吳梅,王祥祺
(1.海口市瓊山區龍塘鎮農業服務中心,海南,571149;2.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農業服務中心)
海南年平均氣溫22~26℃,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辣椒是海南農業種植領域的重要作物,具備周年生產的條件。海南辣椒以甜椒和尖椒為主,多采取露地栽培方式,年產量約110.52萬t。海南辣椒種植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農民+種植大戶+合作社”大規種植模式,另一種是散戶自產自銷的小規模散戶種植模式。海南辣椒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采收期一般有3~4個月。由于當地氣候溫暖濕潤,易誘發病害,從而影響辣椒的生長,導致辣椒產量和品質下降,農戶經濟收益減少。為此,亟需總結適于海南辣椒病害的防治措施,提高海南辣椒的種植水平。
辣椒掛果期易發炭疽病,伴有果實腐爛現象,辣椒產量降低。
辣椒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為辣椒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syd.)Butl.]和果腐刺盤孢菌[C.phomoides(Sacc.)Chest.],且以前者更為常見。

辣椒炭疽病
辣椒植株感染炭疽病后,果實受損,部分葉梗、葉片異常。一般果實被為害程度最為嚴重,果實發病后有黃褐色圓斑,分布豐富的褐色小點。田間濕度偏高時,病斑表面有明顯的紅色黏稠物,加劇果實的腐爛。病害未得到及時防治時,葉片上的斑點逐漸轉為褐色。部分情況下果梗染病,可見不規則的褐色凹陷斑,田間濕度偏低時,會不同程度開裂。
分生孢子在田間相對濕度較高的環境中萌發。高溫多雨季節,辣椒易染炭疽病,可以加強田間相對濕度的控制,通常控制在54%以內時可取得較好的防控效果。
田間管理應注重對果實的防護,避免在烈日下暴曬;加強對植株的檢查。發病初期,用1∶1∶2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注意多種藥劑交替使用,以減緩抗藥性。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可取得較好的效果。發生較重時,適當提高防治頻率,增加防治次數。
辣椒鐮孢霉菌(Fusarium Leon)為辣椒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田間溫度在24~28℃時顯著發生。該菌耐熱性好,能耐37℃高溫。
辣椒開花結果期為枯萎病的高發期,植株染病后葉片泛黃,嚴重時葉片脫落。如田間有積水,臨近地面的莖葉呈腐爛狀態,甚至向上延伸,導致上部莖葉異常,常見葉片凋萎現象。植株根系以軟腐狀態居多,莖基部的維管束呈褐色。若田間濕度大,還會出現霉狀物。
菌絲體營腐生生活,或在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侵染辣椒植株。田間灌溉水是枯萎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植株染病后,莖基部或根部最易受害。植株體有傷口或破損時,病菌趁機侵入維管束進行侵害,加劇葉片的枯萎。溫度適宜時,病菌大規模發生,辣椒植株生長狀態越來越差,約15 d后死亡。田間潮濕時易發病,且影響范圍廣,以強降雨后發病最為明顯,最為嚴重。
因地制宜,采取輪作方式;加強田間水分管理,選擇適宜的灌溉方式,嚴格控制灌溉頻率、灌溉用水量、均勻程度,將田間土壤濕度調控至合理范圍內。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單株用藥量0.2~0.4 kg;后期用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防治,病害較為嚴重時,單株用藥量增加至0.4~0.5 kg,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Ere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是辣椒軟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能耐40℃高溫,25~30℃時最易發病。溫度升至50℃時,病原菌將在10 min左右滅活。
主要為害果實,病果呈水浸狀,局部可見暗綠色斑,后病斑轉變為褐色,果實腐爛程度加重,有脫落的跡象。
灌溉水為病菌的主要傳播方式,風、雨也可傳播病菌。病菌由植株傷口侵入,嚴重影響果實的生長。持續陰雨天氣,田間濕度升高時,軟腐病發生嚴重。
實行輪作制度,輪作時間至少為2 a,優先考慮非茄科植物;連續陰雨天氣時,注重田間排水,適度降低田間濕度;定期修整植株,營造良好的通風條件;果實患病時,及時摘除,轉至遠離田間的地方作深埋處理,避免病害擴散;發病初期可用50%DT(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辣椒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易患疫病,以成株期發病為主,病菌可侵染根、莖、葉、果。發生嚴重時常造成絕收。
辣椒疫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fci),顏色較淡,呈菌絲狀,繁殖能力強。
辣椒幼苗染病后,莖基部有水浸狀軟腐現象,呈暗綠色,未及時采取控制措施時,病害加重,植株猝倒乃至死亡。定植后,葉部為疫病的主要侵染部位,病斑為暗綠色,局部軟腐脫落。植株莖染病后,田間濕度較高時病部產生白霉。果實染病,初期可見蒂部異常,后向周邊蔓延,呈暗綠色,如不及時防治或防治不合理時,果實呈失水干縮狀。
卵孢子于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其傳播能力強,可通過田間灌水、風、降雨傳播。卵孢子侵染辣椒植株后,會產生豐富的孢子囊,后轉變為孢子,形成二次侵染。田間地勢低洼或存在積水、過量施用氮肥等易發病,且易加速病害的蔓延。定植至緩苗,植株抗病性差,此期發病,可發生大范圍死苗現象,受風、雨等因素的影響,病原菌加速傳播,易造成大暴發。
辣椒疫病防治的可選藥劑類型較多,常見的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6%露克星(霜脲·錳鋅)膠懸劑600倍液、7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為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宜多種藥劑交替使用。每5~7 d 1次,連續2~3次效果較佳,必要時適當加大防治力度。

辣椒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