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萌 李志國 孟麗莉

中核礦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礦業科技)隸屬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9 年7 月由中核集團骨干科研、設計單位——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核四院)、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以下簡稱核化冶院)重組整合成立,是集基礎科學研究及研產一體化、全過程工程設計咨詢及總承包服務、產業孵化及建設運營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型科技集團公司。
圍繞核工業新時代發展承擔的重要歷史使命和戰略任務,重組整合后的中核礦業科技加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步伐,通過加強董事會建設,推動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深刻變化,兩個擁有60 余年歷史的老院所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核四院、核化冶院為我國核工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是我國核科技工業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重組整合前兩院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存在部分重疊,優勢資源缺乏協同沒有形成合力。兩院重組整合后成立的中核礦業科技圍繞先進核工業體系建設目標,致力于建設成為國家天然鈾及共伴生放射性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創新基地,中核集團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平臺,更好服務國民經濟。為實現上述目標,重組改革科研院所需要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加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步伐,以有效解決創新資源分散重疊,提升創新資源配置效率,進而提升服務戰略的綜合能力。
董事會制度有利于在企業內部推動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提高發展質量效益。通過加強董事會建設,能夠解決重組科研院所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中存在的監督制約不夠、權責界限不清晰等問題,進而引領帶動全方位改革,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的整體功能和綜合效應。
中核礦業科技以董事會建設為重點,著力構建現代法人治理體系,實施規范的決策程序、科學的決策方法、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實現“三塊牌子(中核礦業科技、核四院、核化冶院)、兩種體制(企業、事業)、一套機制(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法人治理機制)”的“321”獨特治理機制順暢運行,對提高企業科學決策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
一是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體系深度融合。以強化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為著力點,將黨的建設相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編制發布《黨委工作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管理規定》《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明確公司黨委直接決定30 項黨的建設、人事任免、人才遴選等方面重大事項,前置研究討論86 項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確保黨委既把好方向又不包辦代替,支持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二是推動建立環環相扣縱橫銜接的權責鏈條。以完善制衡機制為出發點,將授權體系建設作為規范治理主體行權履職的核心抓手,對授權原則和程序進行規范,分別建立各治理主體的授權事項清單,并綜合匯總形成《公司權力清單》。形成了環環相扣、縱橫銜接的權責鏈,實現“一張清單”清晰界定權責界限,精準實施決策程序,支撐整個治理體系有效運行。
三是推動形成各治理主體溝通協同的議事決策機制。以規范決策機制為落腳點,堅持“重大事項不授權”的原則,強化決策過程中各治理主體的有效溝通。董事會授權總經理的事項決策前充分征求董事長意見,董事長不列席總經理辦公會,不直接參與授權事項決策過程;總經理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授權事項的決策和執行情況,確保董事會對授權事項開展有效監督;明確經理層成員匯報董事會議案,既保障經理層行權履職,又強化經理層成員對董事會履職盡責,行權履職效能顯著提升。
一是健全完善治理主體組織保障。中核礦業科技保留了核四院、核化冶院兩塊牌子,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一體化管理,核四院與中核礦業科技均成立董事會,并在組織結構、人員配置和決策程序上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四同步”“四對接”原則設立黨委,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專職黨委副書記進入董事會,紀委書記兼任總法律顧問,一定數量的黨委成員進入董事會、經理層。董事會下設戰略與投資委員會、審計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4 個專委會,為董事會決策相關事項提供專業咨詢建議;設置董事會秘書、董事會辦公室進行專業管理、提供服務保障。發布《公司容錯糾錯機制實施辦法》,先行先試制定領導干部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良好氛圍。
二是規范協調治理主體行權制度保障。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和管理,共發布規章制度319 項。明確公司治理類制度為基本制度,制定公司治理制度29 項和一系列配套制度,為董事會充分發揮“定戰略、做決策、防風險”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圍繞董事建設和服務保障編制董事會工作制度19 項,規范董事會議事決策機制。
三是健全提升董事會服務保障。出臺《外部董事履職保障工作方案》,健全外部董事“企情問詢”機制,暢通“上情下達”“下情上達”通道。持續完善外部董事調研和培訓機制,保持外部董事參加公司重要活動常態化,近年陸續組織董監事調研通州、石家莊、七五〇三個基地,全面了解重組改革后“一總部三基地”整體布局;對重點項目進行專項調研,及時跟進董事會決策事項執行情況。特邀國企改革權威專家清華大學周麗莎教授、康智咨詢總經理佟虎為董監事和經理層成員講授國企改革中的焦點問題和相關政策,幫助董監事不斷提高履職能力。
一是依法有序落實本級董事會各項重要職權。落實中長期發展決策權,制定“十四五”綜合發展規劃和7 個專項規劃;聚焦主責主業,培育計量檢測等新業務并成立區域專業化公司,核檢測能力向民用市場高效轉化。落實經理層成員選聘權、業績考核權和薪酬分配權,實現中核集團內第一個在本級和二級單位全面完成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建立一體化勞動合同管理制度和業績考核制度。構建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績效貢獻為依據的薪酬管理制度;健全中長期激勵機制,制定項目收益分紅實施方案,兌現崗位分紅激勵。落實重大財務事項管理權,制定融資、擔保、對外捐贈制度以及資產負債率、“兩金”壓降管控方案。
二是督促指導重要子企業加強董事會建設和落實職權。將子企業中核安徽、中核巖土列為落實董事會職權重要子企業,督促其編制計劃逐步落實董事會職權。發布派出董事監事管理、所投資公司董事會建設管理及評價等制度,編制《子公司董事會評價內容及要點》,對子企業開展董事會建設多維度測評并提出改進意見。
按照現代企業治理和運營模式進行機構和機制優化后,企業內部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在2021 年度中國鈾業所屬區域化和產業化公司董事會工作評價中獲得“優秀”。
公司通過結構性改革,強化協同創新意識,初步形成鈾礦冶與核化學化工研究-咨詢-設計-工程一體化價值鏈,全產業鏈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全力構建“小核心大協作”創新體系,實現“柔性引智”,聯合23 家科研機構和5 個院士團隊組建“海水提鈾技術創新聯盟”,牽頭發布我國首個《海水提鈾中長期發展規劃》;針對“卡脖子”技術實施“揭榜掛帥”項目管理機制,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優勢資源加快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的突破;發布科技人才管理辦法,首次獲批國家級高層次創新團隊。實施研究設計工程一體化,在推進我國建成天然鈾單體產能最大項目、中俄核能合作重大工程咨詢服務、國家重點項目EPC 總承包建設上取得顯著成效,并探索形成具有地勘企業特色的本質安全管理體系。
成立三年來,中核礦業科技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平均增長率分別為22.2%和20.2%,2021 年利潤總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高質量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企業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和上級部門對公司發展支持力度大幅提升,公司發展邁入快車道。公司在2020 年中核集團首次科研院所改革評估職工滿意度調查中排名第一,2021年第二次評估中滿意度達90.15%,廣大職工干事創業激情高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