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哲
(山西傳媒學院 山西 晉中 030619)
中國的戲劇舞臺藝術,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展現,是世界藝術長廊中必不可少的精品與瑰寶。舞臺化妝始于“面具”,最初,人們將各種材料制成的面具戴在臉上,進行表演,中國古老的娛神舞蹈“儺戲”就是使用面具進行表演的例子。從寬泛的意義上來看,“面具”也是一定意義上的化妝種類和形態。后來,人們逐漸掌握了一定的化妝技術和工具,慢慢舍棄面具的形式,開始使用顏料來代替面具的部分功能,直接在臉上進行涂、畫。
唐代的文獻中就有關于涂面的記載,到了宋代,在面部涂畫成為滑稽短劇的主要化妝手段。宋代的化妝有花面和潔面兩種,花面化妝用于副凈、丑,而潔面化妝則主要用于生、旦、末。至明代,表演者多使用彩粉繪面。此時的表演空間多為園林等自然環境,背景是自然風光并在自然光線下進行,因此表演者只要薄施彩粉就可以達到美化的目的。清代戲曲演出發展到一定階段,“臉譜化”的舞臺妝面發展成為主流,生、旦、凈、末、丑各個角色都有固定的形式。新式舞臺以及室內燈光的發展使得原本的彩粉表現力不夠,妝感較弱,容易脫妝等缺點也一一顯露。因此,上妝持久,在強光下仍然表現力強的油彩應運而生,其取代了彩粉化妝。油彩可以更清晰地表現演員的面部輪廓,表現手法也更加自然,形象更加鮮活。
雖然我國的化妝術在很早就開始發展,但是舞臺化妝卻發展較晚,20 世紀80 年代,真正意義上的舞臺化妝才開始發展起來。現代舞臺化妝造型是舞臺美術設計中的重要一環,通過設計演員妝容和服飾,結合舞臺美術、燈光、布景等多重元素進行綜合創作。這是一門涉及美學、色彩學、光學等諸多領域的技術。舞臺化妝塑造人物形象,使得角色形神兼備,使作品表現更加完整,對藝術作品表現效果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戲劇舞臺的化妝造型和服裝、道具、燈光以及布景等一樣,都是戲劇舞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戲劇舞臺上,化妝造型對于人物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化妝具有美化功能,可以改變演員的形象;具有再現功能,可以增強演員的表現力;具有象征功能,可以幫助演員準確地表達出人物情感,增加演員對角色的理解,使之更貼近劇中人物,從而增加演員的自信,使觀眾和演員的關系更為親密。符合角色的化妝造型有助于演員把握角色的年齡、職業、性格、地位、身份以及民族等特點。此外,化妝造型還可以增強戲劇舞臺的表演效果,從而使演員的舞臺表現富有感染力。
舞臺化妝通過對角色外在形體的塑造,可以明確角色所處的時代,人物性格以及生理特征。在舞臺表演中,演員是故事情節發展的主要推進者,因此需要對演員的造型和妝容進行精準定位,表現出演員所飾人物的基本情況,即年齡、民族、身份、職業、時代等客觀特征。不僅如此,還要通過化妝造型將人物面部局部特征進行夸大,從而達到突出人物的目的,強調演員所飾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生理特征,從而拉近演員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與視覺距離,呈現出和諧完整的舞臺效果。
每個人都會有自身的缺陷,在戲劇表演中,不論是演員自身的缺陷,抑或是其與角色之間的差異,都可以通過舞臺化妝來加以掩蓋或修飾。作為化妝師,首先需要對演員的五官、皮膚狀態甚至四肢結構進行調整,通過使用一些毛發、特效道具以及化妝品,使演員在外形特征上與所扮演的角色相契合,符合角色要求,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更加具有代入感。
成功的舞臺化妝通過對演員的塑造,可以讓其更好地融入角色,保持角色的心態,以形象感染情緒,增加演員自信,將舞臺表演效果推向高潮。例如,瑞士戲劇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創作的《老婦還鄉》,主要講述了一個貴婦衣錦還鄉,向四十五年前的舊情人復仇的故事。劇中主角以及了解事情經過的市民主要為老年人,所以在進行人物化妝造型設計時需要讓演員畫老年妝,強調皺紋、皮膚質地以及面部結構、明暗等。上妝之后,演員可以迅速進入狀態,外在形象充分感染演員情緒,增加演員表演時的自信心。
舞臺化妝藝術是在漫長的實踐中形成的,因此,舞臺化妝設計作為一項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體現了“技巧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結合。影響舞臺化妝的因素有很多,劇本角色要求以及燈光、服裝、舞美等都會對舞臺化妝造型產生影響。并且,在戲劇演出過程中,觀眾會習慣性地從角色的外在形象上來判斷劇中人物的一切,從而展開對劇情的合理想象,這樣的聯想和理解與人的審美定勢是相符合的。因此,在設計舞臺化妝造型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增強舞臺化妝造型的效果,提高整體設計質量。
1.人物生理特征因素
由于每個人的骨骼結構、肌肉結構不同,臉型和五官在比例上也會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人們的長相有所區別。人的臉型可以區分為橢圓臉型、圓臉型、長臉型以及倒三角臉型等。五官之中,眼睛可以分為長眼、圓眼、垂眼等;眉形可以分為柳葉眉、棱角眉、倒掛眉等;鼻子有鷹鉤鼻,酒糟鼻等。此外,健康狀況也會對人的骨骼、體態、皮膚、臉型等產生一定的影響。化妝師要研讀劇本,了解作者對角色的不同描寫,按照要求進行面部化妝造型。
2.人物生活經歷因素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會導致角色的狀態不同。所以,化妝師在設計舞臺化妝造型的時候,要充分研讀劇本,考慮每個角色的生活環境。比如,一個人長期心情和精神較為愉悅,生活較為順暢,那么這個人就會被生活滋養,整個人會顯得面色紅潤,容光煥發。而飽受磨難,生活艱辛,心情壓抑的人就會愁容滿面,臉色蠟黃,皮膚干澀,皺紋較多。考慮到以上種種因素,即便是同樣生理年齡的人,在不同生活環境之下,外表也有明顯的不同,因此,在設計舞臺化妝造型的時候,化妝師要充分考慮這一點,了解角色的生活經歷,再塑造出符合人物生活環境的妝容,使演員還原角色狀態。
3.人物社會環境因素
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不同的角色。由于時代、民族、人種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人們會擁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這些因素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使其產生不一樣的性格。所以,在設計舞臺化妝造型的時候,化妝師要對角色的性格進行研究,充分考慮角色所處的社會環境,認真觀察總結,這樣才能更好地刻畫人物細節,表現人物性格,體現人物真情實感。而在表現手法上,也有相應的技法,例如在表現陰險狡詐的角色時,化妝師可以將演員的太陽穴、眼窩、顴骨下方、鼻骨兩側用深色調加深,將下巴、鼻頭、顴骨上方以及眉弓骨等處提亮,通過這樣的化妝方法,可以使人的面部呈現出緊、窄、尖、細的視覺效果。
燈光是戲劇舞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舞臺藝術密不可分。對燈光與色彩的理解、認知、掌握以及運用是造型師創造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燈光具有顏色、明度、范圍、方向等特性,造型師運用這些特性,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舞臺情景,營造出良好的氛圍,表達出不同的舞臺意境,這對演員表演具有很強的輔助作用,對表達演員內心世界、情感變化具有襯托作用。燈光決定了觀眾是否可以看清演員的妝容,如果觀眾看不清演員的妝容,就算肢體表演再好,觀眾也無法感知演員的喜怒哀樂,無法感受演員的情緒變化,那么這場演出就是不成功的。只有清晰地看到演員的面部輪廓和五官,才能使觀眾更好地融入場景之中。正是因為燈光、舞臺、演員各方面默契配合,才能創造出良好的視覺形象以及完美的藝術效果。
化妝與燈光具有非常復雜而密切的關系。在舞臺上,燈光的明暗、色相、光影會對舞臺妝容產生影響,各種不同的色調給觀眾帶來的視覺感受是不同的。光源與色彩的變化直接影響化妝時濃淡深淺的處理,通常舞臺光線強則妝面顯得淺淡,舞臺光線昏暗則妝面顯得深重。燈光色彩對妝面色彩的影響更為復雜,化妝師需要事先了解燈光設計,然后根據燈光變化來設計舞臺化妝造型。例如,亮色調,彩度高,接近純色,可以在鮮艷的色彩中添加白色,如天藍、嫩綠等;鮮艷色調,色彩飽和度較高,常用于裝飾性強的妝面中,如大紅,橙等;中間色調給人以優雅、含蓄、模糊感;深色調則給人以低沉、憂郁感。再比如,黑色在紅光下呈紫黑色,綠光下呈深橄欖綠色,青光下呈青紫色。紅色在綠光下呈黑褐色,黃光下呈鮮紅略帶橙色,藍光下呈暗藍紫色,青光下呈淡紫色。藍色在紅光下呈暗藍黑色,在綠光下呈暗綠色,在黃光下呈綠色,在紫光下呈暗藍色。由此可見,不同的色光對妝面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化妝師在設計舞臺化妝造型前要充分考慮燈光,使二者互相搭配,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在設計人物造型的時候,舞臺化妝與服裝設計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舞臺上,服裝的色彩和樣式直接影響化妝造型的設計風格和表現效果。如果舞臺表演時的服裝色彩鮮艷,頭飾華麗,服裝的明亮度以及反光強度高,就會使面部妝容黯然失色,演員會顯得面部蒼老且沒有精神。因此,化妝師需要增強五官刻畫,加強明暗色調以及整體面部輪廓的描繪,使五官更加立體,突出。如果在演出過程中需要更換服裝,則需要考慮哪一款服裝使用時間更長,以使用時間長的服裝作為化妝的標準,并結合燈光效果,設計妝容造型。如果在演出中燈光變化幅度大,則要先適應燈光并考慮服裝色彩在燈光下產生的變化,綜合考慮之后再對妝面進行設計。
此外,還要確定整體演出風格,在設計寫實性風格戲劇造型時,服裝要對劇本內容以及人物真實的生活環境進行再現,這就要求舞臺妝容符合時代特色,搭配服裝完成設計,尤其是發式的設計,時代性更強。比如,清朝、民國的發型都具有較強的時代特色。設計寫意性風格戲劇造型時,服裝會有所夸張,那么相對應的妝面設計、發式設計就要符合服裝的設計風格。
舞臺美術設計中布景的風格和樣式直接影響著舞臺化妝設計以及舞臺燈光、演員的表演和導演的整體調度。戲劇演出是綜合藝術,舞臺美術的各個部門在設計時要相互參考,將各部分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來進行創作。舞臺化妝與布景有時候可以互相襯托,形成“圖底關系”,使人物妝容在舞美的襯托下更加鮮明。有時候又需要做到將人物與布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將化妝和諧地融入整體的形式和色調之中,使整個舞臺呈現出來的色彩與樣式具有風格性和完整性。
總而言之,舞臺化妝造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創作技術,其在舞臺表演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要想提升舞臺表演效果,就要很好地運用舞臺化妝造型,最大限度地彰顯舞臺表現,更好地完成舞臺表演。造型師在設計造型的過程中應綜合考慮舞臺氛圍、燈光設計、色彩搭配、服裝效果、劇本角色要求以及演員自身條件等影響因素,實現“形、神、韻”的最優組合,深度感知演員的精神世界,從色彩搭配以及審美角度來設計化妝造型,提高演員的舞臺表現力,讓觀眾產生共鳴,確保舞臺表演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