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建青
(淮安市文工團 江蘇 淮安 223000)
在舞臺劇表演過程中,舞臺藝術監督要統攬全局,負責藝術行政領導及后臺組織運營等工作,參與演出、排練、立項等活動,承擔組織協調、指揮監督等職責,藝術監督是舞臺劇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職務之一。然而,有些藝術監督崗位的工作人員職業素養較差,無法有效組織開展舞臺劇表演各項工作,影響舞臺劇的藝術效果呈現。基于此,為使舞臺劇表演更具藝術性,本文以原創舞劇《我的劉老莊》為例,探析舞臺劇表演中藝術監督的地位及作用。
隨著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舞臺演出藝術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作為組織、協調、計劃與引導舞臺演出的藝術監督,在話劇、綜藝晚會、戲曲、歌劇等不同舞臺演出藝術形式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人們對高質量舞臺演出藝術的追求對藝術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藝術監督不僅要用傳統的優秀管理方式協調與組織舞臺表演、加強團隊合作、制定舞臺演出計劃,保證臺前幕后的良好環境,還需要具備整體性、立體性與系統性的思維,多維度、多角度思考影響舞臺演出藝術效果及感染力的因素,針對不同演出形式細化細分舞臺管理方案,結合當前舞臺演出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創新管理方式。藝術監督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演出管理理念,積極學習前沿、先進的舞臺技術、舞臺設計思想和舞臺表現形式,把握好舞臺演出藝術的本質屬性與一般規律,掌握新技術、新設備對舞臺演出效果的影響,掌握更加多元、豐富的專業知識,實現對舞臺演出的全面與精準把控。目前,對不同演出形式進行差異化管理已經成為藝術監督領域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藝術監督是演出團體中的一種職務,負責舞臺藝術各個部門的總體組織與管理工作。藝術監督這一角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宋、元時期,當時便有類似藝術監督職位的記載。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舞臺演出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舞臺演出流程、模式愈加完善,藝術監督在舞臺演出管理中的職能也發生了轉變。綜合而言,現代意義下的藝術監督在舞臺演出藝術中的管理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大方面:1.組織表演作用。參與不同舞臺演出形式的藝術創編、組織協調過程,全面組織各個演出部門和演出人員,并劃分職責,保證舞臺演出效果達到預期目標,為舞臺演出提供保障;2.協調溝通作用。提前布置好舞臺演出場地,確定舞臺演出的藝術管理責任,提醒與指導演員維持自身情緒狀態,降低演出事故發生概率;3.優化環境作用。對演員化妝、換裝等場所進行合理布局,為演出提供支持,并對燈光設備、音響設備等進行綜合管理,創設良好的臺前幕后環境;4.團隊配合作用。統籌規劃好舞臺演出流程及計劃,督促演出人員及管理人員相互配合,保障舞臺演出效果。
從演出監督的角度來講,藝術監督有以下幾個作用:一是協調演員,與演員溝通,幫助演員了解劉老莊連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并揣摩烈士與百姓的心理狀態,使之抓住人物精髓塑造藝術形象。同時,藝術監督要根據演員外形條件定妝,在現場組織排練,從藝術效果角度幫助演員在肢體語言、走位、配合等方面作出調整,使舞劇整體表現力與感染力更強;二是組織演出,以排演為主,使布景、燈光、音效等方面協調統一,將最佳的藝術效果展現出來,以八十二烈士分排跨立、手握鋼槍、決心奮戰這段表演為例,這段表演需要舞臺上有煙霧效果,需要渲染硝煙彌漫的戰斗氣氛,背景中要有深藍色和黑色的“云朵”浮動,以交代戰爭時間,同時,要在演員身后射出黃燈,有效勾勒人物的剛毅形象,將觀眾帶入戰斗情境,并用燈光、煙霧等舞臺效果表現革命精神,讓演員、燈光、布景渾然一體;三是質量把控。藝術監督工作者要用專業態度對待日常工作,小到八十二烈士臉上塵土的設計,大到舞臺整體調度,藝術監督均要心中有數,心中要有一把衡量舞臺劇質量的標尺,以使大家高質量完成表演任務為出發點加強質控。
從演出管理的角度來講,藝術監督有以下幾個作用:一是制訂演出計劃,保障計劃嚴密、合理、高效,依托舞臺劇公演策劃書對主題、時間、地點、對象、宣傳方案、預算及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明確,保障舞臺劇表演效果。2021 年3 月18 日晚,《我的劉老莊》在淮安人民大會堂首演成功,市長、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淮安駐點指導組組長、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及多位市領導觀看演出,這就需要藝術監督工作者針對上述對象制訂演出計劃,保障演出順利展開并得到領導認可;二是凈化幕后環境。雖然藝術監督工作主要在幕前,但優質的幕后環境可使舞劇表演有條不紊,避免演出人員之間產生矛盾,保障團隊氣氛和諧,確保搶裝、換服裝、化妝等環境不受影響,為優化表演效果奠定基礎;三是做好記錄工作,保障藝術監督決策可追溯,為責任制的高效推行提供依據,所記錄的內容需以藝術檔案的形式妥善保管,為今后舞臺劇演出提供經驗支持。《我的劉老莊》在2021 年9 月28 日會演后,省文旅廳、省委宣傳部相關領導專家給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淮安市文工團作為縣區級劇團排出這樣的舞劇在全國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藝術監督相關資料有極高的借鑒價值,可以為更多優質紅色題材舞劇項目的孵化提供有力支持。
藝術監督工作者需理解舞臺劇的內涵,通過藝術監督工作為舞臺劇內涵的外化提供服務,使觀眾通過燈光、布景、舞臺調度、角色造型、演員之間的配合等與演出產生共鳴,從舞臺劇的內涵中獲得啟發。為使藝術監督職能作用的研究更具實效性,以下對原創舞劇《我的劉老莊》進行分析,為立足實際進行專項研究奠定基礎。
在建黨百年的大背景下,淮安市文工團以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習“四史”知識為指向,充分利用淮安地區紅色文化資源,以新四軍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跡為原型,創排了當地首臺大型原創舞劇《我的劉老莊》,該劇共四個篇章,即風云突變、鐵血擔當、千秋壯歌、英雄遺響,在舞蹈表演的同時,該劇充分利用聲、光、電等資源,再現革命英雄奮勇抗爭的歷史場景,歌頌劉老莊八十二烈士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大無畏精神,助力觀眾傳承紅色文化、崇敬英雄人物、體悟革命精神,使“劉老莊連”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播撒愛國敬黨種子,唱響熱愛和平主旋律。為使原創舞劇《我的劉老莊》藝術表演效果更優,藝術監督崗位工作者需以增強該劇的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為出發點,統籌調控并調配資源,保障劇本打磨到位、舞臺布置合理、現場調度高效、部門配合得當,為呈現一臺有深度、有價值的原創舞劇奠定基礎。《我的劉老莊》主要歌頌了八十二烈士的革命精神,頌揚了革命老區人民在動蕩歲月能無畏犧牲、在和平年代能不懈奮斗的精神內涵。藝術監督工作者需抓住這一內涵做好溝通、協調、組織、統籌、規劃等各項工作,為更好唱響舞劇主旋律提供條件。
藝術監督工作者需不斷提升業務素養,使各項工作有理有據,對演員、編劇、導演、化妝師、燈光布景等各崗位的工作加強了解,研究影響舞臺劇藝術效果的內因,如造型不合理、燈效不理想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可行建議,帶領演出團隊作出調整,聚合一切力量掃清藝術表演障礙。劇本研讀是藝術監督業務素養提升的關鍵,對于《我的劉老莊》這臺舞劇來講,藝術監督工作者需了解劉老莊連犧牲的經過,根據風云突變、鐵血擔當、千秋壯歌、英雄遺響四個篇章加強藝術設計,使這四個篇章既連貫暢通又相互獨立,演出中心思想一致且各具特色,使舞劇情節富有層次,增強舞劇的藝術張力,提高藝術監督的有效性。
藝術監督工作者需善于反思自省,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基于此,在《我的劉老莊》表演完畢后,藝術監督工作者需及時組織復盤工作,率先引領演員、燈光音效等其他崗位工作人員開展自評,說一說工作表現與感想,以增強舞劇的觀賞性、藝術性與思想性為著力點,向大家提出更高要求,指出演出存在的有待完善之處,包括幕后環境凈化、各部門協調等,發揮“評先爭優”的作用,使團隊成員保持對藝術創作的饑渴狀態,不滿足于現狀,更不能被鮮花掌聲沖昏頭腦,要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樹立工匠意識,傳承匠人精神,通過反思自省持續提升藝術監督水平,助力《我的劉老莊》獲得更大的全國性獎項。
綜上所述,《我的劉老莊》自成功首演以來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社會反響較好,這是淮安市紅色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的成功實例,為紅色文化的高效宣傳提供了渠道,有關領導專家指出,淮安市文工團能編排出該舞劇,在全國都是非常難得的,而這一工作成果的取得,離不開藝術監督工作目標的貫徹落實。藝術監督需在充分了解該劇的基礎上,從演出監督職責、演出管理職責兩大角度出發做好協調、計劃、組織等各項工作,保障舞臺劇的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為了做到這一點,藝術監督工作人員需深入理解舞臺劇內涵,提升業務素養,善于反思自省,帶領團隊勇攀高峰,充分發揮藝術監督在舞臺劇表演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