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朗
(南昌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31)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包括小號藝術在內的音樂藝術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最近二十年多年來,國家舉行的重大慶典活動都是由小號吹響主旋律,同時,小號也逐步進入大眾音樂視野,人們對小號演奏的節奏和音準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小號演奏者特別關注唇部肌肉的力量訓練,加強氣息控制,熟練運用唇震技能保證演奏質量。
小號依靠氣流吹動嘴唇產生震動發出聲音,是歐洲管樂器中很早加入交響樂團的樂器之一。在小號演奏過程中,唇震是很關鍵的演奏技能之一,直接影響小號演奏的水平。在小號的重奏、獨奏中,唇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號演奏中,演奏技法的統一、聲音的穩定是極難突破的難點,它要求演奏者將氣息與嘴唇肌肉協調統一,以實現對每個細節的精確控制,保持好唇部震動的頻率和力度,從而在小號演奏中呈現飽滿的音色和優美的旋律。在小號演奏中,演奏者需做到嘴唇持續震動,才能演奏出飽滿的音色。如今,大多數出色的小號演奏者都將嘴唇震動與氣息控制訓練當成提高自身演奏能力的重要訓練內容。
隨著小號藝術的發展,人們對小號演奏的節奏、音色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相對于以往的更快、更高、更強的演奏觀念,小號演奏更加看重“低、慢、響”的技術標準,而達到這一標準有很大難度,對演奏者的身體條件、嘴部肌肉控制能力、唇震技巧有極高要求。在小號演奏技巧不斷創新的今天,小號演奏者更加看重基本功的訓練,在唇震技巧訓練中,不能僅看重嘴唇肌肉活動,更要注重與氣息連貫、聲音質量、演奏音準等方面的結合,以確保良好的演奏效果。
小號樂器唇部震動訓練需要做到氣息連貫、音準正確,是一項長期的訓練任務,演奏者需充分震動唇部肌肉,呈現多樣的音色及音量。有時候,演奏者在小號演奏過程中需要補充額外力量,從而造成氣息丟失,這會對演奏者的耐力、體力造成影響,所以,在小號演奏中,如何借助嘴唇震動實現高效演奏,是值得小號演奏者反復琢磨并長期訓練的內容。
小號演奏者在進行演奏時,是通過嘴唇傳導氣流產生震動,來確保小號聲音正確發出的。嘴唇產生震動的情況將會對小號樂器的聲音質量造成很大影響,同時,還會對小號樂器演奏的旋律帶來直接影響,因此,唇震對小號樂器的演奏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號樂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上下嘴唇在通過氣流的過程中出現摩擦,進而引起震動,以滿足小號演奏需求。演奏者通過嘴唇震動與小號號嘴接觸形成共鳴,在樂器中形成空氣柱共振,從而形成小號節奏及旋律。
在小號演奏過程中,會出現各種變化,不同音符、不同演奏力度、不同時值都會對小號演奏效果帶來影響,這是小號演奏的特性之一,小號優美的聲音是小號演奏者正確演奏小號的結果。同時,演奏者在演奏小號的過程中,還應當在錯綜復雜的音符變化中,針對樂曲的情感變化,將自身的演奏技巧、情感呈現出來,演奏中的唇震必須適應這些變化。
在人的身體中,肌肉是很關鍵的部分,人的活動都是建立在肌肉運動的基礎上。在小號樂器演奏中,肌肉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演奏者通過嘴唇肌肉的震動,實現小號樂器的演奏。演奏者嘴唇周圍的肌肉必須緊密配合,讓氣息通過嘴唇引起震動、產生旋律,可見,在小號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嘴唇周邊的肌肉都會成為唇震的重要部分,包括唇三角肌、口輪匝肌、上方唇肌、下方唇肌等,演奏者通過嘴唇周邊肌肉的支撐,做到口型穩定。同時,嘴唇肌肉不僅可以幫助演奏者固定口型,還能根據小號樂器的不同音域、風口大小,來達成收縮口型目的,從而契合風口大小。演奏者在小號表演過程中,對于高音展示比較關注,而嘴唇肌肉可以為演奏者提供很大幫助,提升演奏者的耐力,輔助演奏者控制高音。在小號演奏過程中,嘴唇肌肉的作用很明顯,并且,嘴唇肌肉還會牽動其他肌肉運作,如咬肌、鼻肌,共同配合嘴唇肌肉完成小號演奏。
嘴唇肌肉的震動需要在臉部肌肉的配合下進行。通過對小號演奏技巧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演奏比較低的音域時,演奏者的嘴唇相對比較放松,而在演奏高音時,對嘴部肌肉的控制要求較高。嘴部肌肉在充分放松狀態下能讓氣流更好貫通入嘴部,結合震動技巧產生寬廣圓潤的低音音域;在演奏音域擴充的情況下,演奏者的嘴唇會從放松狀態過渡到緊張狀態,隨著氣壓的升高,通過氣息的風口隨氣壓升高而漸漸變小,演奏者嘴部肌肉根據氣息進行控制,滿足高低音演奏要求。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需要意識到,唇部肌肉從放松到緊張的演變過程是由震動頻率變化引起的,但是,在演奏中千萬不能出現唇部肌肉過于緊張的情況。
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會由于唇部肌肉過于緊張而出現肌肉僵化的情況,所以,演奏者必須熟練掌握并運用演奏的力度與方法,避免嘴部肌肉緊張過度。當嘴唇肌肉保持緊張的程度超過實際演奏需要保持的緊張程度的情況下,就會造成肌肉長時間處于不必要的緊張狀態,造成肌肉僵化,在這種情況下,演奏者在演奏時的音色會發生極大變化,而演奏者本身的體力也會因此降低,如果演奏者形成了這種演奏習慣,就會對其今后的演奏能力提升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演奏者自身的唇部靈活性也會影響到其演奏效果,如果演奏者唇部靈活性低,在演奏過程中就會比較吃力,發出的聲音很干癟,嚴重影響到整體演奏效果。
復雜的小號樂器演奏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進行不同身體部位的緊密配合,從而將最優美的旋律呈現出來。氣息在小號演奏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氣息的合理運用,有利于降低嘴唇肌肉壓力,這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嘴部肌肉壓力過大又會影響到氣息。在小號演奏中,為了將震動通過氣息這一載體轉化為音樂,唇部肌肉壓力必須保持在適當水平,如果壓力過大,就會對音色造成不良影響,但是,只考慮氣息控制而忽視嘴唇肌肉力量,也無法獲得好的演奏效果。所以,在實際中,演奏者需要盡量對嘴部肌肉的壓力進行控制,并且要將注意力放在氣息控制上,通過氣息填補嘴部肌肉的力量空缺點,并適當借助演奏者腹部力量實現音樂演奏。在演奏過程中要發出美妙的聲音,就需要產生相應的正確的震動,小號嘴應該在演奏者嘴唇施加相應壓力,并且,這種壓力需要控制好力度,壓力太小無法發聲,壓力過大又會對嘴唇震動造成干擾,甚至會造成嘴部肌肉僵硬,無法通過震動發出聲音。復雜多變且難度大是小號演奏的基本特征,在吹奏長篇樂句時,難免會出現高音區不間斷大音量輸出的情況,這對演奏者本身的嘴部肌肉控制能力要求極高,并且,長時間的演奏會讓演奏者處于疲勞狀態,為了做到持續震動,演奏者就會調動全身力量強迫唇部震動。在實際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可以向外輸送自己的氣息力量,緩解嘴部壓力,保持嘴唇的持續震動,實現良好的演奏效果。嘴部壓力與小號演奏的吐音、音準、聲音、耐力等都有極大關聯,在演奏高音時,還需得到腹部氣息支持,這樣才能確保高音區的音色具有極強的松弛性,緩解演奏者嘴唇肌肉的壓力。
在人體器官中,嘴部是很關鍵的一個部位。在小號演奏中,嘴部肌肉起著關鍵作用,從生理的角度看,小號震動是演奏者嘴部肌肉配合氣息形成的,演奏小號會用到上方唇肌、下方唇肌、唇三角肌等關鍵肌肉群,為了確保小號演奏有序進行,就需要演奏者提高對這部分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并且,還要注重風口大小的調整和嘴部的收縮。
從表面上看,小號演奏的核心就是嘴唇的震動,但是,其本質是嘴部周圍肌肉的相互協作,并配合氣息完成震動。與其他肌肉一樣,嘴唇肌肉想要變得更強,也需要經過持續的鍛煉,這需要小號演奏者不停地練習和演奏。在震動中,嘴部肌肉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震動的本體是嘴唇,嘴唇情況也會對震動效果帶來影響,如在秋冬季,氣候比較干燥,嘴唇表面水分流失比較嚴重,人們習慣用舌頭舔嘴唇,這樣一來,雖然嘴唇暫時會保持濕潤,但嘴唇表面水分蒸發后會造成內部水分流失。對小號演奏者來說,需要在實踐中保護好嘴唇,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在小號演奏結束后,也要注意嘴唇肌肉的放松。在開始小號演奏后,演奏者的嘴唇肌肉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而號嘴離開嘴唇后,嘴唇可以自動調整,放松肌肉,這時就需要演奏者有意識地及時對嘴唇進行保護。
在進行小號樂器演奏時,演奏效果與氣流經過嘴唇產生的震動有直接關聯,震動的強弱程度會對小號聲音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在實踐中,小號樂器演奏者必須充分掌握唇震原理,并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唇震控制。唇震簡單而言就是小號樂器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在氣息運用下,通過嘴唇摩擦,使唇部、號嘴出現共鳴,在音量放大后,樂器會在空氣柱下出現共振,從而發出觀眾可以聽到的演奏聲音。在小號樂器表演中,影響演奏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力度變化、音符變化、時值變化等,同時,還有很多變化是演奏者自身主觀可以改變控制的,這就對演奏者本身的演奏技巧提出較高要求,小號演奏者要通過唇部肌肉、氣息力量保持演奏的連貫性,發出美妙的聲音,并傳遞相應的情感,從而帶給聽眾良好的聽覺體驗。
小號演奏中的唇震不僅要控制好肌肉,還應該融入相應的嘴部技巧,如在進行低音演奏時,小號演奏者應該將自身的嘴唇調整到松弛狀態,放松各部分肌肉,使氣流可以自然通過嘴唇引起震動,發出飽滿的音色。隨著音高提升,演奏者的嘴唇也需要從松弛狀態過渡到緊張狀態,逐步縮小風口,在氣息通過時要適當加強壓力,實現高音演奏。小號演奏者要強化自身嘴部各肌肉的配合能力及風口收縮控制能力,以此靈活切換各音區音色,并且,在演奏不同音程時,演奏者還應該借助嘴部肌肉進行靈活控制。從小號樂器的演奏理論看,隨著音高的改變,嘴部肌肉的緊張程度也會做出調整,在實際演奏中,有的演奏者會由于緊張而出現無法很好控制嘴部肌肉的情況,造成了肌肉僵化,削弱了演奏效果。在演奏期間,演奏者需要保持嘴部肌肉處于一定的緊張狀態,當演奏者的嘴部肌肉緊張度超過了相應閾值,就會影響到自身的耐力、聲音效果,進而造成音色不佳。此外,還有的演奏者在小號樂器演奏中會出現嘴部肌肉靈活性比較低的現象,會感覺演奏比較困難,聲音干癟、尖銳。鑒于此,小號演奏者需要在平時強化對自身嘴部肌肉的控制訓練,借助嘴部肌肉控制與氣息控制訓練,更好發揮唇震作用。在日常訓練中,要做好肌肉力量訓練工作,關注肌肉收縮練習,并且,要嘗試將各部分肌肉都融入演奏訓練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表演控制水平。此外,演奏者還需要做好心理調節工作,尤其是在上臺表演之前,更要調節心理,保持平常心,在舞臺上盡最大努力將平常訓練成果體現出來,帶給聽眾美妙的小號音樂欣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