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男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迅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部分。同時,隨著我國各個方面不斷進步更新,對體育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人們不光重視發展速度,更是重視發展質量。人們追求越來越美好的生活,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體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居民的體育需求與日俱增,所以需要體育產業挖掘新內容,而產業融合正是其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轉折點。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是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步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常態,而體育旅游產業正是其產物之一。
“一帶一路”涵蓋了我國18個省份,分別為東北三省,西北六省,西南三省,東南五省市,內陸的重慶市。“一帶一路”于2013年提出,2015年開始在體育領域開展相關研究,對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該文運用SWOT模型分析“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瓶頸,并給出建議,促進我國體育旅游產業更好、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1.1.1 “一帶一路”體育旅游政策支持
政策文件是發展產業的指南針,政策的出臺是經過專家討論,結合現實發展情況,制定的科學發展文件。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融合是促進產業更進一步發展的關鍵點。《“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發展行動方案》指出,通過加大“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的宣傳力度,創造品牌形象;舉辦精彩的體育賽事,結合地區特色,開展民族體育旅游,宣傳傳統文化,展現民族魅力;建設好體育賽事場地和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完美的硬件裝備。這些都是發展“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的重點任務。這份文件的出臺可以看出“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在政策的支持引導下,體育旅游產業能夠高質量地發展,豐富產業內容與方式。
1.1.2 民眾需求的增加與改變
近年來,隨著居民基礎需求得到了滿足,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人們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在旅游方面,人們的旅游需求變得復雜且多樣,這就需要旅游形式不斷創新,跟上人們旅游需求的變化。加上身體健康和全民健身意識不斷深入人心,體育更是融入了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旅游中進行體育活動,在愉悅身心的同時,能夠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旅游的趣味性。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體育旅游產業可以結合“一帶一路”文化元素,增強體育旅游的豐富性、競爭性。所以,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1.1.3 體育旅游資源豐富多樣
“一帶一路”不僅是從海陸兩方出發,在我國跨越多個省市,融合多個民族,更是連接多個國家。我國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數量眾多,歷史深遠,文化底蘊深厚。不論是服裝、美食,還是獨特的風俗習慣都是經過時間的洗禮而留下的寶貴資源。就我國而言,豐富的民族文化,多樣的民族資源為體育旅游帶來發展的多樣性。相較于旅游產業而言,體育旅游產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較弱,但與體育產業相比較,依賴性還是非常高。中國地大物博,地勢地貌多樣,所以許多地區利用當地旅游風景區,結合體育運動,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通過獨特的風景和歷史人文資源優勢結合特色運動來增強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力。
1.2.1 相關專項政策少
目前,我國對體育旅游越來越重視,也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政策,但就“一帶一路”倡議而言,有關的政策文件非常少,主要還是《“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發展行動方案》。但是這份文件指導的是一個方向,如何讓“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體育旅游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還是一個問題。由于體育旅游產業包含方方面面,過于宏觀的政策,在落地過程中易出現偏差,而具體的政策則可以為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更明確的方向,并且針對產業中不同行業做出不同指令,可以使其減少失誤,更順利地發展下去。由于不同地區的各方面情況并不相同,同時由于大環境的不斷變化,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也較為復雜,所以較少的專項政策不利于“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2.2 產品同質化嚴重
產品是產業發展的靈魂。差異化產品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我國許多地區雖然都在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但是很多都急功近利,沒有對結合當地特色好好規劃分析,直接將體育放入項目上的設置也非常簡單,選擇較少,同質化嚴重。產品同質化是因為缺少文化因素,體育旅游產品不僅依靠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的助力也必不可少,文化內涵的缺失是產品同質化的重要原因,直接將本身旅游產品包裝或復制其他地區特色產業,不深入挖掘文化特色,就會造成產品特色不突出,同質化嚴重,終將導致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動力不足,民族特色沒有被體現,被其他產業超越。
1.2.3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可以說是邁上了新臺階。在發展初期,許多國家地區大力投入,增設項目,力求體育旅游產業能夠快速發展,但是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跟不上產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由于不同國家地區發展并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程度存在較大差距。參與體育旅游的人群很復雜,其中特殊人群的體育旅游需求得到的關注較少,更別說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就成了阻礙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1.3.1 體育旅游產業政策扶持
2008—2015 年是政策探索發展時期,2008 年北京奧運會以后,關于體育旅游的政策不斷被提出,但還處于初步的摸索時期。2016 年至今是政策明確提升時期,這個時期關于體育旅游的政策明顯增多,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更近了一步。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相關的政策文件,這些文件都是國家經過多輪探討,受到國家之間的認可。文件涉及體育、文化、旅游、經濟等方面,多個產業共同發展。由此,可以看出,相關政策與產業融合政策都會極大促進體育旅游產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
1.3.2 經濟飛速發展
除了相關政策的支持,“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體育旅游產業同樣離不開國家經濟的支持。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舉世矚目,2020 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2022 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給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帶來正向的加持,促進國內大循環,結合“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重大體育賽事的影響下,“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1.3.3 中國和平外交
中國發展的過程是曲折艱辛的,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向前發展,國家實力一步步提高,國際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中國外交遵循4 項基本原則,和平外交,愿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而“一帶一路”政策也是中國外交的結晶。中國強大的影響力及和平友好的外交態度,使許多國家越發愿意與中國合作,在2008年奧運會與2022年冬奧會的影響下,體育旅游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
1.3.4 科技與新媒體的應用
科學技術在體育旅游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沒有科技的進步,產業的發展就會得到約束,產品的競爭力就會下降。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無論什么事物都會與互聯網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利用科技制作宣傳片、紀錄片等視頻,結合當地特色推出動漫形象、周邊產品,在影視劇作品中體現體育旅游產業,在抖音、微博等影響力較大的網絡平臺上大力宣傳。新媒體的應用為體育旅游產業注入了無限活力,加上在“一帶一路”的支撐下,“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模式將會把體育旅游產業推向新高度。
1.4.1 環境污染破壞
目前,植被減少,海洋污染,全球變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環境與人們息息相關,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更是要依賴于環境資源。“一帶一路”并不是只發展陸路,以海洋環境為例,海洋也是重要的開發對象,但目前海洋資源污染嚴重,塑料垃圾、石油都是破壞海洋的污染物。而海洋資源的破壞則會大大抑制海洋體育旅游的開發,許多海洋項目的開展無法進行,那么海洋事業受創是必然的,僅僅是海洋污染的治理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更別提海洋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與建設,成本不斷提高也會嚴重影響體育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1.4.2 新冠疫情影響經濟
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的經濟都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特別是體育旅游產業更是受到重創。根據相關報告,按2019年各類滑雪場的滑雪人次增長率保守測算,僅冰雪旅游一項,受疫情影響造成的損失就在66.8 億元左右。體育旅游產業是具有敏感性的,突如其來的事件很可能為其帶來重創,我國體育旅游產業正處于初級階段,一些微小企業發展還不成熟,沒有抵抗風險的能力,資金鏈斷裂,嚴重到破產的地步。目前,我國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各行各業都恢復了生產,但是國外疫情形勢極其嚴峻,國內疫情偶爾出現,還是導致體育旅游產業元氣大傷。
1.4.3 文化習俗的沖突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的重要紐帶,連接著許多國家,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一直致力于與其他國家和諧發展,但并不容易,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存在一定的磨合期。不同的文化能夠促進“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的多樣性發展,但是文化沖突也會阻礙體育旅游的發展。如何融合好不同地區的文化,避免造成“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滯后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
完善體育旅游產業相關政策法規,加大支持力度,結合“一帶一路”倡議,鼓勵吸引國內外資金的投入,把握住北京冬奧與杭州亞運會帶來的機會,拓展體育旅游市場,把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成重要的產業支柱。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國家地區之間存在許多風土人情,尊重各個國家的文化習俗,盡量減少不同生活習慣帶來的沖突。要明確相關的管理部門,職責劃分清晰,使相關政策法規落地實施順利,能維持體育旅游市場秩序,監督相關企業的行為,及時反饋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如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安全等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提高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力。
與其他旅游活動相比,體育旅游產業并不完全依賴于山水、博物館等資源,體育賽事的吸引也是體育旅游產業的獨特之處。體育旅游產業要想發展得好,產品差異化是必須的,同質化的產品只會減少產品的生長周期,降低產品競爭力,浪費資源投入。所以合理開發資源,開發差異化產品,才能使體育旅游產業健康發展。在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還要注意環境的保護問題,不能為了發展而破壞自然環境,要時刻謹記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原則。沒有良好的環境,“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只是曇花一現,甚至會帶來更嚴重的危害。所以在充分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各個國家也要共同保護環境。
目前,體育旅游產業的人才稀缺,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是必須的。體育旅游產業豐富多樣,涉及的體育旅游活動形式更是豐富多彩,所以面對不同的體育旅游形式,不僅需要全能型人才,專業型人才更是不能缺少。人才培養離不開學校,所以不同地區的高校,特別是體育高校,針對當地體育旅游產業,培養相關的體育人才。在開設專業和設置課程時,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能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播,更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走出校園時,能夠迅速參與工作建設,減少因專業不精導致人力物力的損耗。在培養國內優秀人才的同時,也可以吸引一些國外的優秀人才,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人才的交流更是不可缺少。通過引進國外人才,了解國外在體育旅游產業相關方面的措施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計劃。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民族體育旅游得到了發展的機會。民族體育源于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生產方式等,具有強烈豐富的民族文化屬性。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擁有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加上冬季冰雪期長,降雪量豐富,具有鮮明的冰雪特色,冰雪運動、冰雪旅游更是其發展的重要產業,結合到當地濃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冰雪旅游品牌。再比如,西南三省的云南省少數民族眾多,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民族體育活動豐富多樣,服裝、習俗更是具有民族風味,所以應結合特色文化,形成具有支撐力的民族體育旅游產業,打造云南風味特色品牌,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在融合特色,培養人才的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許多體育旅游活動對大多數居民來說是非常新奇的,所以需要通過電視、廣播、公眾號等方式來增加知名度。近幾年短視頻平臺愈來愈火爆,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短視頻平臺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大,通過將當地優美的風景、獨特的風俗習慣、靚麗的民族服飾等特色文化錄制成短視頻形式,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大大激發了群眾的好奇心,借此提高廣大游客對其的好奇心。如果資金投入充足,除了線下體育旅游項目的介紹會和推介會,還可以請明星代言,目前明星代言促進消費的情況很普遍,如肖戰代言的一系列產品,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文化的注入,文化內涵的融入是走出國門的利器,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下,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和頻繁,加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好奇,更加需要將體育旅游文化廣泛傳播。
“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國家意志所在。體育旅游產業具有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共性,是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載體,是提高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國體育旅游產業雖然處于黃金時期,但尚處于發展前期,并不是很成熟,很多方面并不完善,還存在較多問題,所以要緊跟國家政策的扶持腳步。雖然新冠疫情帶來了嚴重的打擊,但還是要積極應對,發揮自身優勢,把握機遇,解決改善劣勢,規避威脅,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會,將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新高度,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