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久華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目標要求,強調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這為加強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樣也為注冊會計師行業隊伍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30號)實施,注冊會計師行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求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把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實抓好,為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社會監督體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參與國家治理、服務國家建設、解決當前主要矛盾的中堅力量。當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正處在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應對新挑戰、實現新作為,建設一支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注冊會計師隊伍至關重要。這既是時代大勢所趨,更是事業發展所需。
1.履行審計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監督體系特別是資本市場監管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提出,“支持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依法對企業財務、納稅情況、資本驗資、交易行為等真實性合法性進行鑒證,依法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進行核查把關”;《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30號)提出“建立行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管理體系,完善中介服務執業規則與管理制度,提高中介機構服務質量,強化中介服務機構的責任”,進一步強化了對注冊會計師審計服務的要求,賦予了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同時,對股票發行融資的企業和上市公司進行注冊會計師審計,是《注冊會計師法》賦予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定職責,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制度安排,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信任和重托。所有這些,都對注冊會計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注冊會計師行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在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上下功夫,以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推動國家法律法規落實落地。
2.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迫切需要。隨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入推進,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領域將空前拓展,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但是,“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會計師事務所的“金剛鉆”就是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縱觀目前注冊會計師提供的審計專業服務,服務對象不斷擴大,服務領域涉及會計核算、財務、稅收、投融資、營銷、信息系統、內部治理等諸多方面,這對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迫切需要鍛造一支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注冊會計師隊伍,讓廣大注冊會計師成為服務國家建設的行家里手,堅決履行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國家建設的重大歷史使命。
3.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伴隨注冊會計師行業職能的不斷發展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涉足的專業服務領域越來越多,客戶與市場對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能力不足、經驗不夠、專業不強已經成為阻礙和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影響行業職能充分發揮的關鍵因素。尤其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提出的要求更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也明確提出注冊會計師需要具有專業勝任力,其專業執業能力與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發展無疑息息相關。因此,注冊會計師行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把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不僅要注重會計、審計、法律、管理、金融等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也要注重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判斷能力的提升,著力建設具備多種技能和專長,以及豐富的實務經驗高素質的專業團隊,為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專業素養是一種綜合素養,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是專業發展的基礎,專業作風是專業發展的保障,專業精神是專業發展的動力,必須統籌考慮、一體推進。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專業勝任能力建設,必須進一步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將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錘煉專業作風、涵養專業精神貫穿注冊會計師培養全過程,構建起科學系統的專業素養體系,不斷提升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和水平。
只有準確把握專業勝任能力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具體要求,才能確保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正確方向。筆者以為,可從四個維度考察專業勝任能力。
1.政治素質過硬。政治上不過硬,就必然會迷失方向、偏離軌道,專業再強、能耐再大也不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注冊會計師資質考試。考核評價、教育培養注冊會計師,必須把政治素質放在首位,將政治標準、政治要求貫穿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全過程、各環節,確保注冊會計師隊伍既政治過硬,又本領高強。
2.知識學問廣博。專業化不能是“專一化”,應是“博”和“專”的有機結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具備精湛的專業能力,同時也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學問。加強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必須處理好“博”與“專”的關系,不斷完善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注冊會計師知識結構體系。
3.科學思維貫通。思維方式引領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直接關系到工作的效率和結果。只有思維方式科學,才能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才能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專業勝任能力建設,必須把培育注冊會計師的“五大思維”作為重要內容,引導注冊會計師樹立科學思維方式,增強注冊會計師運用科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專業素養深厚。專業素養是一種綜合素養,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是專業發展的基礎,專業作風是專業發展的保障,專業精神是專業發展的動力,必須統籌考慮、一體推進。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專業勝任能力建設,必須進一步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將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錘煉專業作風、涵養專業精神貫穿注冊會計師培養全過程,構建起科學系統的專業素養體系,不斷提升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和水平。
在深入貫徹落實國辦發30號文件,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下,造就高素質的注冊會計師隊伍顯得至關重要。注冊會計師素質高低、能力強弱,會直接影響著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和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然而,素質的增強需要經過長期鍛煉與學習,方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和素養。作為注冊會計師要持之以恒從以下五個方面做起。
1.把培育人文教養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導向羅盤。在注冊會計師素質培育中,要自覺地把提升人文教養作為一條紅線,以讀書、講座、征文、訪問革命圣地、組團考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專題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提高注冊會計師的人文修養。通過耳聞目染,樹立注冊會計師為國家服務、為公眾服務、為客戶服務的理念,讓每一個注冊會計師都感悟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必須無愧于注冊會計師這個稱號,無愧于資本市場“看門人”這個角色,無愧于“經濟警察”這個期望,并在審計實踐中逐步確立起一個信念: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下,肩負著客戶會計信息的鑒證者、社會公眾利益的維護者、國家經濟秩序守護者的重任,特別在上市公司審計中,守護著上市公司千家萬戶的投資理財和經濟利益。所以,注冊會計師需要比其他人更關注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從數字、財富出發,洞悉數字、財富后面的人、制度與社會關系,養成真摯寬廣的人文情懷,為人與社會的發展提出高質量的專業服務。為此,注冊會計師應有積極合理的人生目標,過一種有信仰、有理想的生活,熱愛自己從事的注冊會計師審計事業,增強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從思想道德到業務技能,全方位地勤奮學習,全面發展自己,在審計工作中充分使用自己的學習成果,發揮自己的優良品質,把法律賦予的審計工作做得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人文教養能使注冊會計師素質的提高變得事半功倍,審計之路越走越寬。
2.把培育知識學養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堅實根基。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實踐和發展趨勢告訴我們:首先,注冊會計師要有一個搭配合理、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能夠精通本專業知識,熟知相關專業知識,廣泛了解人類知識體系。管理學、法律學、工程學、經濟學、信息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尤其是審計前沿所需要的管理咨詢和信息化、數字化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注冊會計師都應掌握。其次,注冊會計師應有必要的審計實踐知識,這是與書面知識不同的另一類知識,也是書面知識不可替代的知識,所以注冊會計師必須勇于實踐、科學實踐,在審計工作中不僅自身積累實踐知識,而且要充分借鑒他人的實踐知識,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次,注冊會計師應具備必要的自學能力,能知道自己現在從事和將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會需要哪些知識,自己怎么去尋找、學習這些知識。要在即使沒有外部培訓的條件下,自己也能把這些知識學通弄懂并加以運用。一個審計團隊總是一個分工合作體系,團隊成員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人人是經濟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和軟件工程師,但在分工基礎上的整體知識學養和知識結構應該是完整的、優質的。基于這些認識,注冊會計師隊伍應該成為一個“學習型團隊”,建立制度化的學習機制。注冊會計師應當經常積極參加知識講座、讀書交流等學習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提升知識學養。做到“坐下來讀書,靜下來思考”。新的學習意識不僅僅是以解決已經發生的問題為出發點,而且要把解決未來的或將要發生的問題作為出發點,這樣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站穩審計的腳跟。
3.把培育職業素養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核心主干。注冊會計師是專家職業,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職業群體,良好的職業素養是這個群體的題中之義,所以必須把它作為注冊會計師素質的核心與主干,通過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知識教育,滋育和澆灌職業素養,通過嚴密的工作制度、人事制度、責任制度和嚴格的工作實踐,規矩、錘煉、激勵職業素養,使注冊會計師職業素養不斷得到提升。在職業素養培育中,要著力在提升職業意識、職業精神、職業操守、職業技能、職業習慣和職業形象上下功夫。就職業意識而言,要積極引導注冊會計師確立自覺的角色意識,看到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社會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力量,在服務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等領域承擔著重要使命,擔當著市場經濟運行的“守護者”,社會誠信文化的“實踐者”、社會管理創新的“推動者”和資本市場“看門人”等多重角色,還是為政府、為相關單位、為民眾、為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供給者,因此必須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忠于黨和國家,忠于人民和社會。就職業精神而言,必須要求注冊會計師樹立求真務實、嚴謹細致的專業精神,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就職業操守而言,必須要求注冊會計師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立場,忠誠于公眾利益,守住法律和良知的底線,嚴防道德風險,珍視自己的職業身份和職業聲譽。就職業技能而言,必須要求注冊會計師在職業環境中保持職業價值觀、道德與態度,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專業知識,包括智力技能、技術和應用技能、個人技能、人際和溝通技能、組織和企業管理技能等。就職業習慣而言,要大力提倡注冊會計師養成工作高度專注的習慣,一旦上手,就全身心投入;養成一氣呵成的習慣,審計項目一旦開始就馬不停蹄,對繁瑣、堆積如山的報表、憑證、賬簿等運用先進的審計技術和手段一“審”到底;養成知難而進的習慣,越是困難,越是鍥而不舍,敢啃硬骨頭;養成做事縝密的習慣,心細如絲,工作中不疏忽任何細節,不留任何漏洞;養成注意證據的習慣,沒有證據不說話,不得到證據不停手;養成職業敏感的習慣,對所進行的審計工作,對于審計相關的法規變動、行業狀況、政策走向、企業變化、社會輿論等情況能保持足夠的敏感并及時做出反應。就職業形象而言,必須要求注冊會計師樹立理性、秉公、專業、客觀、友善、文明的公眾形象。
4.把培育道德修養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不竭動力。道德源于人的自律,它不像制度那么剛性,但它對注冊會計師素質的作用有優于審計制度的一面,只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為隊伍素質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注冊會計師素質培育中,可以減少專門的道德修養教育,但必須有意識地把它貫徹在所有的培訓活動和實際工作之中,如春雨潤物一樣潛移默化,重點引導和宣貫,做到“五清”即清正、清白、清廉、清高、清凈。這里的清,是指透明、純真、無雜質、坦蕩、大氣;清正中的正,指人正直、正派、正義;清白中的白,指人潔凈無暇,沒有任何污垢的拖累;清廉中的廉,指人奉獻很多,從不索取,自奉甚儉;清高中的高,指人之于高遠,心存善念,潔身自好,不為聲名所累,有所為有所不為;清凈中的凈,指人心有所屬,抱持正確的信念與理想,心平如鏡,心明如鏡,心態平和,很少煩惱。反映到實際工作中,就是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行鑒證業務時保持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和職業懷疑,堅持廉潔從業,守好底線、筑好防線,維護好與客戶“親”“清”關系,堅決杜絕不正當競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真誠回饋社會,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風氣,塑造行業良好的公眾形象。
5.要把培育個性涵養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建設的可靠支柱。與道德修養一樣,注冊會計師個性涵養也十分重要,它甚至能決定一項工作的成效,所謂“情緒可以建設一切,情緒可以毀滅一切”。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結合各種教育培訓,結合學習工作,結合人際交往和社會公共活動,引導注冊會計師明白個性涵養是一件大事,是人的素質中一個支柱性的部分,沒有個性支撐的良好素質常常是靠不住的。同時引導注冊會計師明白審計職業所需要的良好個性涵養,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在個性的理智方面,仔細、精確、周密、愛知、好學、喜歡思考、講理服理;在個性的情緒方面,樂觀開朗、平和隨緣、耿直較真、嫉惡如仇;在個性的意志方面,有主見、敢負責、能決斷、善自治、義無反顧、堅韌不拔。從會計師事務所中高層管理團隊成員到每個注冊會計師,大家都把在這些方面的個性修煉作為自己的日常功課。個性不同,各如其面,但經過長期的自我修煉,注冊會計師確實能形成一些審計職業所需要的共同個性特征,這些個性涵養方面的進展,能有力地支持和促進注冊會計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