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葳 | 淄博市中華職教社
袁雷 夏文燕 | 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的培育則離不開職業院校的支撐。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就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出要求: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產教融合是保障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然而,在具體實踐中,由于產教融合的主體——企業和學校,在運行機制、行為準則等方面的差異,融合中的矛盾沖突和合作不深入等問題頻繁出現。怎樣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路徑——產業促專業,專業出實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融通互惠,打造命運共同體。
怎樣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長期以來,山東輕工職業學院深入領會國家、省、市有關文件和領導人講話精神,堅持走校企混合所有制之路,瞄準區域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力,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提升專業與產業的匹配度,不斷完善“一標桿兩骨干三基礎”專業群布局——以時尚創意專業群為標桿,以信息通信技術、互聯網商貿兩個專業群為骨干,以智能制造、醫養健康、文化旅游三個專業群為基礎,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學校的前身為1960年成立的山東省絲綢工業學校,紡織品設計、染整技術等專業是學校的起家專業,怎樣賦予這些傳統專業新內涵?學校的做法是與國際一線時尚品牌面料供應商——上海賽特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建國際時尚學院,集合服裝與服飾設計、紡織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藝等傳統專業,打造特色鮮明、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時尚創意專業群。
怎樣與時俱進上新專業?學校與國內一流通信技術服務企業——嘉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嘉環ICT產業學院,在信息通信技術專業群建設上持續發力,構建了以現代通信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為主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與山東世博華創動漫傳媒公司共建世博動漫學院,培育漫畫創作及VR、AR制作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與山東網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電子商務專業,助力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通過校企合作,不斷提升專業與區域發展的匹配度,真正實現了專業建在產業鏈、需求鏈上。
與此同時,學校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學校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設計等,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并鼓勵企業在學校設立工作室、創新基地和實踐基地。另外,將職業資格認證項目嵌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培訓內容嵌入課程體系,將行業標準嵌入課程標準,將行業企業文化嵌入素質教育,實現了人才培養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快速匹配。
例如,國際時尚學院順應紡織服裝產業“科技、時尚、綠色”轉型升級趨勢,結合行業對數字化設計人才、互聯網+智能化應用人才的需求,在條件建設、資源引進、運營管理等方面引入企業元素,建設特色鮮明的校內實操性實訓基地,實現產業空間與教學場所相融合、產業內涵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企業運營與教學過程相融合、企業業務與學生實訓相融合,加快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數字技術向垂直行業滲透,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融入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打通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保證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達成度。
學校在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培育高質量人才的同時,開始依托專業和人才,招商引資,試水與企業合辦公司,走出了一條“產業促專業,專業出實體”的良性循環之路。
學校與山東世博華創動漫傳媒公司合作,在青島建起了占地500多畝的“世博華創產教融合園”,集影視動漫人才培養、制作研發、版權交易、眾創空間、文創旅游等功能于一體,以數字創意、影視、動漫游戲、藝術及工業設計、文化傳播等為主形成若干專業群,開設30余個專業。園區核心包括世博動漫學院、影視動漫產業基地、世博動漫版權交易中心、世博動漫小鎮四大板塊:影視動漫產業基地以“京滬高鐵文創產業隆起帶”為資源依托,借助高鐵交通優勢承接產業轉移,聚集百家以上優秀影視動漫游戲企業,預計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致力打造中國最大規模的動畫制作基地;動漫版權交易中心是基于互聯網和文化金融創新理念而打造的集動漫版權咨詢、評估、交易、創投、保護等五大基本功能于一體的線上線下交易平臺,以動漫版權價值為核心,通過“創意版權化—版權資源化—資源資本化—資本產權化—產權金融化”路徑,實現動漫創意與金融對接,服務園區企業和國內動漫產業發展;世博動漫小鎮集國內國際優秀IP推廣、動漫雕塑園、影院、動漫博物館、動漫餐廳、動漫主題賓館等內容于一體,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創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
此外,學校還與嘉環科技共建智能信息通信(ICT)公共實訓基地;與江蘇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共建由劉韻潔院士擔任顧問的“科創中心”,實現“項目+高層次人才+平臺+資金”的多元共進;與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電子勞動學會校企合作促進會、華為公司等,共同籌備成立中國通信與網絡職業教育集團,實體化運行;與企業共建1960絲綢文化創意園,并啟動1960高水平專業群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孵化自有品牌。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出了高素質的新一代職業人才,這些人才支撐起產業和企業的發展,也促使學校不斷做大做強,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真正實現了企業發展、學校發展和服務能力三遞增。
就嘉環ICT產業學院來說,通過校企合作,學生綜合技能得到迅速提升,多半學生在校內考取華為中級工程師職業資格,“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通過率達98%。嘉環公司各項目組提前預訂產業學院的學生,目前共有684名畢業生活躍在公司各個項目組,其中60余人已走上項目經理等領導崗位。同時,校企合作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與學校合作七年,招生人數翻了10倍,公司業務能力增長了30倍。
另外,嘉環ICT產業學院全面開展對社會、企業的服務工作。成立信息通信技術人才培養及研發基地和PVUE考試中心,面向山東及周邊區域開展華為培訓認證服務,承辦華為技術認證研討交流沙龍,為全國26省市高校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并承接山東理工大學、淄博職業學院、威海職業學院等院校學生專業實訓服務,參訓學生超過300人。團隊師生還參與了G20杭州峰會通信保障、煙臺近海覆蓋增強型網絡部署等126個項目的建設任務。同時,學院常年面向淄博市及周邊地區企業提供信息咨詢與技術支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嘉環ICT產業學院的校企合作模式,現已在湖北文理學院、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淮陰工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等多所院校推廣。人才培養到哪里,企業的業務就拓展到哪里,公司業務爆發式增長至30多億元。目前,校企雙方已續訂協議,公司首期投入4000萬元與學校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級產業學院。
除嘉環ICT產業學院外,學校其他校企合作專業在服務區域發展方面也卓有建樹:電商專業與山東毛豆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共建京東(中國)特產·淄博館,共同整合78個品牌、447款產品上線,月銷售額50余萬元;1960絲綢文化創意園集設計制作、藝術展陳、時尚走秀、旅游研學、文創展示功能為一體,校企雙方充分發掘絲綢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深刻內涵,開展染擷、魯繡等公益性培訓及中小學生研學游等活動,打造創意園區的文化名片;世博動漫學院建立了淄博市動漫產業基地,創作20余部原創動漫作品,為50余家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開展員工培訓5000余人次,開展技能鑒定1100余人次,開展產品開發、技術服務30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