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勒川

為響應“推動質量變革創新,促進質量強國建設”的主題,遵循“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領指引,9月5日—9日,TiD2022質量競爭力大會在北京朗麗茲西山花園酒店拉開帷幕,以“聚焦數字化轉型,構建開放的質量生態”為主題,匯聚全球數據、軟件、區塊鏈、云計算、智能制造等多領域近200位高智精英講師,通過18大高階課程,25場專題論壇,為與會者奉上一場全球軟件領域極具質量競爭力的思想盛宴。
據悉,TiD質量競爭力大會,由中關村智聯軟件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主辦、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軟件造價分會協辦,自2014年首次舉辦以來,以純技術交流與分享為主,一直秉承追求行業高度(Top)、技術創新(innovation)、專業深度(Depth)的目標,是國內唯一內容覆蓋軟件研發全流程以及軟件研發各角色的高端會議。
本屆大會設置的一場全體大會和兩場國際論壇匯聚國際思維,騰越全球高度“開腦洞”。以9月7日的全體大會為例。當日上、下午的會議,分別由中關村智聯軟件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副秘書長肖然、賽仕軟件研究開發(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政主持,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關村智聯軟件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理事長左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來自國內外的六位keynote重磅嘉賓,通過線上線下雙通道的方式,分享了智能系統、軟件測試、數字化轉型、測試職業發展等前沿方向及話題。
快速軟件測試創始人Michael Bolton,分享了“Lost in Transformation(譯:數字轉型中的迷失)”,讓與會者了解了如何在不確定的條件和極端的時間壓力下,熟練而可靠地測試軟件,成為負責任的問題解決者;Test Masters Academy創始人Anna Royzman,帶領與會者思考“Tester's Role:Evolution or the Revolution?(譯:測試人員的角色,進化還是革命?)”該堅定地尋找BUG,當好質量衛士?還是模糊地混同于QA,做個守門人?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寧德軍,攜“智能系統與數據系統”,為與會者開啟智能時代;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IT副總裁Alexander Angebrandt(安博睿),結合實踐案例,分享了“從數字工廠(BMW iFACTORY)的實現看華晨寶馬的數字化轉型”;Infosys中國董事會董事、副總裁Prabhat(康博瑞),通過“全球數字化轉型趨勢與最佳實踐”,教授如何在組織內部管理大規模的業務轉型項目;中國工商銀行業務研發中心專家任長清博士,將“基于業務架構的數字價值實現(DVR)”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
除六位keynote重磅嘉賓外,全體大會還邀請到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興通訊、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騰訊、支付寶、中石化、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國能網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中高層研發人員參會。精彩的主旨演講環節中,更穿插了一場SPI CONF 20+活動以及兩項團體標準的發布,也成為當天會議的“吸睛亮點”。
期間,大會發布了“2022 SPI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優秀案例、2022 SPI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創新案例”,共有20家企業22個案例入選,有望通過案例傳播業內優秀經驗,促進行業質量效能持續提升;現場發布的《企業敏捷教練組織成熟度模型》團體標準,填補了國內企業在面對數字化VUCA時代缺乏組織持續賦能體系的空白;《軟件研發效能度量規范》團體標準,建立了適合中國軟件研發效能提升的度量框架和指標集,為軟件組織的軟件研發、管理和改進提供依據,同時也為業界軟件研發數據平臺建設、數據交換和交流協作提供基礎,是我國自主創新助力研發數字化的重要理論依托。

全體大會之外,本屆TiD2022質量競爭力大會還聚焦“數字化轉型”,專注前沿創新“扎深度”。今年首推的“數字化轉型論壇”和“汽車產業數智化實踐論壇”,請來了中信銀行、中國銀行、騰訊、亞馬遜云科技,寶馬、蔚來、上汽等汽車行業的實戰數智化精英分享,也被譽為“構建開放質量生態”的最佳代言。另外,由24位出品人精心策劃的25場專題論壇中,還聚焦“研發效能、項目管理、大數據”等方向設置了議題。其中,基于“研發效能”打造的系統、連貫且體系化的“BizDevOps論壇、研發效能論壇、DevSecOps論壇、E3CI研發效能度量論壇”四大新專題,堪稱“研發效能的四維空間”;此外,18場大時段并行課程,特別從敏捷、測試、大數據等多方向備課,堪稱軟件技術培訓的“天花板”課程,僅就敏捷方向就設置了八場以上高階課程;專題會議中嵌入的“SPIChina第二十一屆中國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年會”和“第七屆中國軟件成本度量大會”,內容同樣精彩。
求高度,謀創新,講深度。整整五天的精彩,TiD2022質量競爭力大會線下線上參會人數再創新高,吸引了來自金融、能源、汽車、通訊、互聯網、物流等產業領域的300余家機構和企業參會,輻射上萬人次,規模空前。與會者紛紛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期待通過“TiD2022質量競爭力大會”的平臺載體,參與到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全新的歷史使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