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躍 (江蘇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0)
1995年,顧基發先生與朱志昌博士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論”(Wuli-Shili-Renli),簡稱WSR方法論。WSR是一種方法論,也是一種解決復雜問題的工具。在觀察和分析問題時,它能夠體現出自身的獨特性,并將中國傳統哲學思維融在其中,是多種方法的統一,屬于定性與定量分析綜合集成的東方系統思想(如圖1所示)。WSR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中,如制造領域、物流領域、軍事領域、安全領域等。

圖1 WSR方法論的工作過程
在本案例中,將用WSR中的物理分析庫存&運輸管理到底怎么影響變速箱的產能;用事理指出原材料供應商以及變速箱廠家的庫存&運輸管理體系的不足之處;用人理指出最好怎么做才能盡量避免因為庫存&運輸管理導致該問題的發生。
首先,庫存和運輸管理到底怎么影響變速箱的產能?變速箱是由殼體、齒輪、軸承、傳感器和潤滑系統等諸多零部件裝配而成的,這其中任何一種原材料的缺失或質量不合格,都會影響到變速箱最終的產能。首先,原材料的缺失顯而易見地會造成變速箱裝配線的停線,這將直接影響產能;而原材料的質量不合格,將影響到下線檢測臺的合格率,也會間接地使得變速箱產能不達標。
變速箱產能不足的問題是由原材料供應商的庫存&運輸管理不良,以及變速箱的生產過程中缺乏原材料或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所導致的。物理噪音不良演化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產能不足的物理演化過程
由圖2可以看出,變速箱產能不足有以下4點原因:原材料供應商的庫存管理不良:A.原材料供應商沒有設置合理的安全庫存,當生產過程出現問題或客戶加大訂單量時,原材料供應商無法按時發貨,導致變速箱生產商無材料可用,產線停產。B.原材料供應商的庫存管理混亂,良品區和不良品區沒有嚴格的管理規程,導致不良品流入良品區,降低了原材料的合格率。原材料供應商沒有良好的運輸管理方式:沒有選擇合適的包裝方式、固定方式、運輸方式、運輸路線等,導致成品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磕碰傷或無法按時到貨。變速箱生產廠家沒有足夠的良品安全庫存或沒有合理的安全庫存預警機制:無法提前消除庫存不足的風險。裝配線使用的原材料質量不合格:變速箱廠家沒有完善的來料檢查規程,導致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流入生產線,從而導致下線檢測臺的合格率低。
在事理層面,原材料供應商的庫存管理、運輸管理、變速箱廠家的庫存管理等對變速箱的最終產能都有較大的影響。此外,政策的落實、獎懲制度的明確也需要嚴格執行。事理分析演化如圖3所示。

圖3 產能不足的事理演化過程
由圖3可以看出,企業事理層面的風險逐漸演變為產能不足的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1)原材料供應商庫存&運輸管理體系不完善。A.沒有合理的安全庫存制度,沒有專業的人員去做庫存不足的分析預警,經常發生無貨可發的情況。B.沒有良好的庫存管理制度,針對來料庫、良品庫和不良品庫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且存儲環境要滿足相應的要求。C.沒有良好的運輸管理制度,相關人員大多通過個人經驗來完成此工作,無法找到相應的作業指導書按要求完成包裝、貨物固定、運輸方式選擇的工作。(2)變速箱生產廠家的庫存&物流管理體系不完善。這其中有四個問題點:A.沒有良好的來料檢驗制度,因為老版本的來料檢驗制度中規定來料不分批次,只按十抽一的頻次做檢查,而新型號的齒輪箱對原材料的要求更高,這種方式無法保證每個批次里的零部件都被抽檢到,就無法保證流入裝配線的原材料都是合格的。B.沒有良好的安全庫存制度,變速箱裝配線經常處于無料可用的狀態從而直接停線。C.沒有良好的上下料運輸管理制度,倉庫到裝配線的運輸管理混亂,沒有嚴格執行先進先出的規章制度;缺乏合理的上下料工裝,導致材料在上料過程中受到損壞。D.沒有良好的人員培訓制度。沒有針對該新型號變速箱的特點而制定新的培訓規范。(3)沒有明確的監督及獎懲政策。運輸人員、生產人員和設備人員以及供應商質量人員經常互相指責,沒有特定的人員來明確責任以及進行獎懲工作。
導致噪音不良發生的人理風險主要指影響企業內部、外部人員決策或行為的內在因素,其演化分析如圖4所示。

圖4 產能不足的人理演化過程
由圖4可以看出,人理層面的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產能不足發生的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1)原材料供應商廠家投入的成本不足,嚴格執行安全庫存或改善存儲環境等都需要增加成本,對人員的培訓或者招聘經驗豐富的倉庫&運輸管理人員也需要提高成本。而原材料供應商企業的負責人想要利益最大化,歸根結底就是原材料供應商的負責人對市場沒有信心,除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之外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品牌效益帶來的附加值。(2)變速箱企業的負責人不重視倉庫&運輸管理的問題。變速箱企業的負責人更為看重的是來自客戶的訂單、企業的生產成本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產品產能不足,高層認為生產部門會想辦法解決該問題,例如安排工人加班或增加排產計劃,而該問題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不會構成決定性的影響,也就導致了公司的高層不會特別重視該問題。(3)變速箱生產企業缺乏專業的倉庫&運輸管理能力和經驗。倉庫管理人員不是專業的管理人才,或是從生產線崗位上調用的,缺乏庫存管理的專業知識,風險排查意識和應急能力較弱。現場上下料運輸人員對變速箱不了解或責任心差,無法意識到或不在乎現場物料運輸時對變速箱質量造成的影響。
企業庫存&運輸管理系統中的物理、事理和人理并不是各自獨立的,它們之間聯系緊密并相互影響,通過相互作用轉化為本文中分析的產能不足的問題。具體分析如圖5所示。

圖5 物理-事理-人理的耦合致因分析
由圖5可以看出,變速箱企業VT5的產能不足的風險是在閉環的庫存&運輸管理失效產生的,其耦合作用也是決定于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與制約。企業需要有完整的、合理的庫存&運輸管理體系流程,且需要各個環節的人員嚴格落實。例如高層的決策、企業員工的專業能力等會影響到庫存&運輸管理體系、員工培訓的制定,之后又影響到運輸設備、存儲環境、庫存管理工具,反過來,物理中的因素又會影響到事理中的規章制度,再影響到人理中的高層決策。而閉環的庫存&運輸管理應該如下所示:良好的庫存管理(原材料供應商)—合理的產品運輸(原材料供應商)—合理的來料檢驗(變速箱廠家)—良好的原材料庫存管理(變速箱廠家)—合理的上下料運輸(變速箱廠家)—最后反饋到原材料供應商督促其不斷改善。
上文中通過“物理-事理-人理”以及三者之間的耦合關系,從四個方面對企業庫存&運輸管理如何影響該變速箱生產企業的產能不足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到的結論是閉環的庫存&物流管理失效導致了該問題的發生。失效點在于供應商缺乏成本投入以及庫存&運輸管理的人員水平有限、變速箱企業的高層不重視、來料檢驗不完善、安全庫存失效、裝配現場沒有合理的運輸規程、現場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和責任心差等。
對于該變速箱企業面臨的產能不足的問題以及通過WSR分析得到的根本原因,給出以下改進措施:商務方面找原材料供應商高層談判,促使其提高庫存&物流管理水平,使用先進的庫存管理軟件并培訓相關的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庫存管理制度和運輸管理制度,避免無貨可發、漏發錯發、運輸延誤、運輸損傷等問題的發生。分析統計每周的產能缺口和因為質量不合格導致下線拆解的變速箱數量,計算成本并反饋給公司高層,讓公司高層看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引起高層的重視。完善公司的庫存&運輸管理規程,根據新型號變速箱的特點,制定合理的來料檢驗工藝卡,從盲抽改為批次首末件抽檢,嚴格審查供應商提供的來料報告。嚴格執行安全庫存制度并提前預判庫存不足的風險,責任落實到人,由專人負責安全庫存的管理,避免裝配線停線情況的發生。嚴格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并改進裝配現場的物料運輸規程,增加現場物流運輸工裝,避免由原材料運輸導致的變速箱質量不合格。針對該新型號變速箱的技術特點,編寫合理的培訓體系文件,按月或按季度舉行人員技能培訓活動并考核,制定明確的監督和獎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