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信息與商務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作為在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中逐步發展起來的經濟模式,數字經濟創建了一個數字化、自動化的環境,在它的不斷推動下,數字技術也必將對跨境物流的管理模式產生重大影響。跨境物流是物流的一種主要形式,是將商品從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貨輪、飛機等運輸工具運輸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一種物流服務。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多元需求,跨境物流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必須重視新興數字技術的合理運用,在此基礎上逐步進入智慧化、自動化的物流時代。因此,文章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合理地運用如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解決跨境物流中存在的痛點問題,創新物流運轉模式。
中國的跨境電商市場在近些年進入了高速發展時代,逐漸成為創新發展的新渠道、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動能。隨著近年來跨境電商市場的持續火熱,作為其重要產業之一的跨境物流,其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
由圖 1 可以看出,近5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在2019年首次突破 2 萬億元大關。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的交易規模較上年增加2萬億元,達到了12.5萬億元;2021年的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3.6%,達到了14.2萬億元,預計2022年交易規模將增長至3萬億元。

圖1 2017—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趨勢圖
近些年來隨著世界各國經貿合作的日益加強,中國跨境物流的合作方式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包括協議合作、收購、并購和投資等多種方式。
跨境物流合作方式中的協議合作指的是宏觀層面上,國家之間對于跨境物流采取的方式、范圍、時間、內容等進行商討并簽訂協議的過程。就投資合作方式而言,為加快中印兩國的物流配速效率,阿里巴巴在2018年斥資1億美元投資了位于印度西部的物流公司。由于收購和并購的成本更高,因此這種方式更多存在于國家層面之間,例如2017年上半年,中國花費200多億美元完成了9項港口的收購交易。
雖然跨境物流的合作方式越發多樣,但不同的方式在合作、銜接、運輸等方面也有所區別,因此成本不同。因此,在面對不同國家時,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對各種因素進行全面的考量。
相較于過去傳統的物流體系, 數字化物流體系注重在各個環節引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從而有效整合各項物流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物流體系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水平,進而降低物流的成本。
近些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在逐漸擴大,為跨境物流行業數字化的發展奠定了要素稟賦,加上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中國跨境物流行業逐漸呈現出數字化發展趨勢,但總體水平仍然較低。當前中國跨境物流的發展仍不健全,與之相關的信息技術以及基礎設備設施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跨境物流的質量和效率產生了影響。數字化水平低使得每一個運輸物品無法被數字化標記,會產生物流信息無法同步、跨境賣家的妥投率降低、時效拉長、事故責任追溯難等問題。
隨著經貿合作的日益加強,跨境物流的規模不斷上升,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需求,跨境物流要積極朝著數字化方向轉型,必須重視對新興數字技術的合理運用,在此基礎上逐步進入智慧化、自動化的物流時代。
跨境物流的供應端和需求端涉及到多個交易主體,主體之間的信息并不完全對稱,因此帶來了跨境物流傳遞信息的不及時、不準確、安全性不高等問題,導致用戶的體驗感和訂單交易量下降,阻礙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影響跨境物流交易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當前產品跨境物流涵蓋的數字信息比較多,不僅有靜態的方式還有動態的方式,不僅有聲音、文字、圖像等內容,還有相應的視頻信息。由于這些交易信息數據紛繁復雜,在現有的市場模式下經常會無法對其詳細數據進行記錄與同步。二是互聯網模式的數據傳輸雖然具有一定的數量性和快速性,但特定數據內容的傳輸仍然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從而限制了整體信息的交流共享。
跨境物流中的信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決定了運輸路線、存貨水平、生產計劃和存貨位置,交易主體還能據此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了解產品的供需情況和用戶端的需求,對市場進行預測。在目前的跨境物流體系中,與交易相關的信息數據傳遞機制仍有待完善,在數字化轉型的新時代背景下,緩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是跨境物流行業面臨的挑戰之一。
現代物流業作為復合型的服務行業,包含了人工費用、租金費用、運輸渠道、個人信息等多項因素,因此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其成本普遍很高。跨境物流的成本主要集中于倉儲和運輸這兩個方面。跨境物流涉及國外段運輸、出境清關、跨境運輸、進境清關、分撥與配送等環節,這使得物流成本更加高昂,且任意兩個環節如果銜接不到位就會產生額外的物流成本。
跨境物流的交易主體不確定性的特點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成本。供需雙方一方來自國內,一方來自國外,在進行交易時各種影響因素的出現都會在無形中影響物流運輸的時效性,從而增加跨境物流的成本。
另外,跨境物流服務體系不完善,自動化、數字化程度低也會影響到跨境物流的成本。信息孤島的存在會加劇供求雙方和跨境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供給者參照市場行情向需求方報價,而需求方難以找到更為合適的且性價比高的產品,從而增加了跨境物流的交易成本
在跨境物流中,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是其最為關注的兩個問題。跨境運輸的商品要經過多個環節和主體,目前主要使用的產品信息鑒別技術有二維碼識別、各種條碼識別技術等。運用此類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追蹤產品生產的質量問題,但仍難以解決跨境物流交易中低質產品和假貨的銷售等問題,信息的真實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跨境商品運輸過程中環節眾多,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虛假信息的產生,很難找到真正的責任主體,消費者一旦買到虛假、低質產品,商品溯源十分困難,退貨更是不易。
另外,很多時候由于當下的跨境物流交易系統中相關記錄不真實或不詳導致事故責任得不到準確界定,最終需求方很難得到及時和應有的賠償,給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跨境物流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的發展十分迅速,并且開拓出全新的貿易領域。但跨境物流要想在未來保持業務的不斷增長和穩定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在中國高校專業設置中跨境物流方面的課程少之又少,作為一個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興行業,其專業人才大多是從國際經濟貿易和傳統物流行業中轉變過來的,這兩類人才都對該領域的知識了解不夠充分。此外,隨著中國跨境電商消費產品和消費群體的不斷迭代和升級,跨境物流因為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沒辦法在較短的時間里依據數字化領域以及物流信息系統及時地對結構進行調整。未來該行業的專業人才除了要具備平臺運營、物流等相關知識外,還要掌握一定的供應鏈管理、數據分析能力、電商管理等數字化知識。
區塊鏈技術在跨境物流中的持續和深入應用,需要一個全新、完整的生態環境來作為支撐。一方面要鼓勵和引導大型的跨境物流企業率先使用區塊鏈技術,從而帶動中小型跨境物流企業積極運用該技術。另一方面要鼓勵和支持跨境物流企業在各個領域和環節嘗試應用區塊鏈技術。
3.1.1 應用區塊鏈技術降低交易成本
跨境物流涉及多個業務環節,因此有著較高的人力運輸成本。在區塊鏈的公鑰技術下信息被加密,數據更加透明,供應鏈中的每個信息節點都能夠滿足跨境線上交易有序進行的需要,且不用額外的費用,從而減少企業資金的消耗,交易成本得以降低。
3.1.2 應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清關效率
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改善通關的速度和便捷程度。由于所有相關的商品信息都能在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上實時共享,因此跨境商品在到貨之前以及通關時,在平臺內就能夠完成相關業務的查詢和處理。海關可以通過系統獲取和管理的有關信息、提交文件,審核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3.1.3 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商品溯源
在跨境物流交易中,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方式追責難的問題。可追溯性指在區塊鏈內的任意相關交易主體都能夠追溯查詢其所有的交易記錄,從源頭上防止貨物信息被更改,從而避免延遲交付、商品丟失以及冒領代簽等問題的產生,有效地解決了跨境物流追責難的問題。另外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交易信息公開透明,更加真實可靠,提升了商品運輸信息的安全性。
人工智能賦能能夠提升跨境物流中分揀、運輸、運作、倉儲等環節的銜接運轉效率,有效地解決了跨境物流行業的痛點問題。在分揀商品時,傳統的人工效率較低,并且很容易出錯。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智能揀貨機器人來替代傳統人工,能夠更快速、更精準地分裝貨物以及處理訂單信息。在倉儲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一方面可以減少物流和人力成本,充分發揮個人和組織的價值,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客戶需求篩選出最佳的倉儲位置,從而提高配送速度,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傳統的計算手段已經不能滿足跨境物流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信息分析的需要,而建設以云計算為核心的分析系統能夠實現對跨境包裹從用戶需求、商品選擇到運輸的精準追蹤,大大地降低了數據分析以及數據處理所耗費的時間。通過對大數據的智能化分析,在合適的地點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運輸模式,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不斷強化對運輸環節的全面管理。以云計算為核心的分析系統為用戶實時查詢商品的訂單以及為運輸配送提供了便利,有效地提高了商品信息的調度管理。
隨著跨境物流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的迅速發展,新增業務不斷增長的同時,與之匹配的專業人才卻愈發緊缺,跨境物流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受到影響,限制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跨境物流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除了要強化其相關的物流專業技能外,新興數字技術的培養也至關重要。通過對未來跨境物流人才需求的精準定位,為學生制定與之相關的課程體系,培養一批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通過對新興數字技術的不斷剖析和講解,讓學生深入理解跨境物流的管理流程,將所學技能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操作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