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國 (江蘇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隨著政府與社會對藥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冷鏈在醫藥倉儲流通中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疫苗運輸過程中,冷鏈物流具有有不可替代的功效。作為醫藥物流行業皇冠上的明珠,醫藥冷鏈物流自2020年開始,持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基于此,不少企業想要布局醫藥冷鏈物流,然而,這塊蛋糕看似很大,但門檻卻很高,這就決定了入局要謹慎,進入則要快行。
隨著冷鏈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及醫藥領域監管的不斷加強,醫藥冷鏈設備越來越重要。醫藥冷鏈物流對設備要求嚴格,需要從技術層面不斷進步和優化,設計出更加先進的運輸設備。加大對硬件設備的投入力度是冷藏系統、運營管理、倉配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徑,而這就對冷鏈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低溫運輸的藥品對于溫度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比如說實驗類的藥品,包括一些臨床用藥,其對于溫度極其敏感,稍有偏差,藥品質量就可能無法得到保證,而造成的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保證醫藥冷鏈物流“不斷鏈”,需要保障醫藥品流通的信息共享與全程溫控,實現全程可視化、可追溯。5G、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將不斷賦能醫藥冷鏈行業,助力行業提高自動化水平,實現降本增效,同時使整個供應鏈更加靈活和敏捷、可視、可追溯。物流行業中的頭部企業推出冷藏藥品配送到家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滿足冷藏藥品C端配送的場景需求,這是新技術的具體應用。
從公益層面上來說,醫藥追溯體系的建立勢在必行,即藥品的運輸、存儲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在特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操作,實施在途GPS管理,實現冷藏藥品可追溯。而追溯體系的建立,對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醫藥冷鏈物流的應急服務能力、安全性都需要技術的支持。技術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人才是技術的保證,企業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將優秀的員工送到國外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能夠為員工提供較為實際且有效的幫助。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醫藥冷鏈物流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對設備與技術兩方面給予較多的關注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藥冷鏈運輸這一行業逐漸被大眾所知曉,醫藥冷鏈物流或將迎來投資高峰期。醫藥行業有著很強的政策導向性,醫藥物流市場緊密跟隨醫藥行業的政策法規動態發展變化。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很多企業陸續進軍醫藥冷鏈市場,同時也推動了生物制藥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隨著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迅速發展,醫藥冷鏈儲存與運輸的需求迅速增長。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物品,其安全和質量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美好生活與社會的長治久安。醫藥品的安全性不僅在于對生產過程的把控,嚴格把控醫藥冷鏈物流環節也至關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連續出臺,對醫藥冷鏈行業提出了更高、更嚴、更全的要求,2020年中國醫藥的市場價值達到1 200億美元,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醫藥消費國。持續穩定的經濟發展和人們對醫藥消費要求的提高,讓醫藥市場的規模逐步擴大,市場對需要低溫儲藏的醫藥冷藏品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隨著醫藥市場價值的提升,再加之新醫改的深化和國家宏觀政策對醫藥流通領域調控力度的加大,新一輪的醫藥物流建設潮將卷土重來。醫藥冷鏈物流,是藥品物流大行業下的細分領域,是指為滿足國民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等目的而進行的冷藏醫藥品運輸系統工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可期。醫藥冷鏈市場的驅動因素包括政策利好、生物制藥行業得到迅猛發展、需求的增長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新醫改的深化在不同程度上對推動醫藥冷鏈物流的發展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兩票制”等政策的推行,使得中國醫藥的流通規模不斷增大,布局的企業不斷增多,醫藥冷鏈的發展步伐加快。生物制藥技術的發展也將成為推動醫藥冷鏈物流市場持續擴大的強大動力。隨著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醫藥冷鏈儲存與運輸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互聯網醫藥建設步入快車道,將為冷鏈醫藥物流的發展提供機遇。未來,在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以及大家對健康觀念的重視程度加深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醫藥行業市場會不斷擴大,醫藥冷鏈物流需求將不斷增加。
迄今為止,國內的保險公司不愿意去承保醫藥運輸,也側面說明了醫藥冷鏈的風險高、不可控的因素多、終端驗收標準不統一、航空運輸關卡多、應急保障體系不健全等。藥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醫藥冷鏈物流運作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包括包裝、整體的方案、尺寸、藥品的包裝盒的尺寸、溫度要求等,其特殊要求會影響到物流成本。醫藥冷鏈的進入壁壘較高,一是冷鏈物流對倉庫及車輛有特殊要求,成本較高。二是為了控制藥品質量,需要監控、需要打造全流程的冷鏈物流手段。三是需要一定的技術以及相關的資質認證。因此,醫藥冷鏈物流的特點可以總結為:投入高、收益低;技術要求高;人員要求高;運輸環節較多;運作個性化等。雖然中國醫藥冷鏈物流的市場前景良好,但只有規模大、資金實力強、技術實力過硬的企業才能在醫藥冷鏈物流行業脫穎而出。
本文通過考察某一類熱不穩定性的生物多肽原料藥,考察其在冷鏈運輸中的質量變化情況,同時考察該原料藥在不同溫度條件下保存,以及不同時間下的質量情況,從而得知該類原料藥在冷鏈運輸后的質量是否能夠得到保障,該原料藥含量的合格范圍是90%~110%。實驗用儀器和試劑如下:
儀器名稱:高效液相色譜儀,儀器型號:Agilent 1200,儀器廠家:安捷倫。色譜柱:Intersustain C18 4.6mm×250mm×5μm,實驗試劑:乙腈(安徽天地,分析純),三氟乙酸(阿拉丁,分析純),穩定性實驗箱(重慶永生儀器)。
流動相:乙腈-水(50: 50),檢測波長:215nm,流速:1.0mL/min,進樣量:20μL,柱溫:25.0℃。
實驗設計:將生物多肽原料藥分別置于-20℃,-10℃和5℃的試驗箱中,分別于0h,3h,6h,9h,12h,24h,48h取樣檢測含量,考察變化趨勢。
空白溶劑:50%乙醇水溶液。
首先配制流動相:50%乙腈水溶液。
然后稱取對照品兩份,100mg用水稀釋成10mL溶液。
供試品溶液:稱取樣品167mg用50%乙腈水溶液稀釋成25mL。
首先檢測空白溶劑和對照品,空白溶劑是為了扣除基線中出現的雜峰,對照品是通過檢測出的峰面積,計算含量。對照品采用5+2的模式,計算校正因子,RSD≤2%視為合格。
如表1所示。計算,校正因子的計算:=對照品/對照品×0.963%(對照品純度)。

表1 檢測結果
樣品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樣品檢測結果
0小時樣品的含量,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569 6×5÷0.5=1.028 3=102.83%。
-10℃放置3h樣品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6.572 5×5÷0.5=0.991 1=99.11%。
-10℃條件放置6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7 30×26.356 6×5÷0.5=0.983 1=98.31%。
-10℃條件放置9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6.214 0×5÷0.5=0.977 8=97.78%。
-10℃條件放置12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 3730×26.106 3×5÷0.5==0.973 8=97.38%。
-10℃條件放置24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6.039 7×5÷0.5=0.971 3=97.13%。
-10℃條件放置48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5.992 7×5÷0.5=0.969 5=96.95%。
5℃條件放置3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5.919 6×5÷0.5=0.966 8=96.68%。
5℃條件放置6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5.361 2×5÷0.5=0.946 0=94.60%。
5℃條件放置9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5.159 3×5÷0.5=0.938 4=93.84%。
5℃條件放置12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4.635 5×5÷0.5=0.918 9=91.89%。
5℃條件放置24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4.281 4×5÷0.5=0.905 7=90.57%。
5℃條件放置48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3.543×5÷0.5=0.878 2=87.82%。
-20℃條件放置3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495 4×5÷0.5=1.025 6=102.56%。
-20℃條件放置6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459 9×5÷0.5=1.024 3=102.43%。
-20℃條件放置9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423 1×5÷0.5=1.022 9=102.29%。
-20℃條件放置12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403 0×5÷0.5=1.022 1=102.21%。
-20℃條件放置24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319 9×5÷0.5=1.019=101.90%。
-20℃條件放置48h后含量檢測結果如下:
含量=值×峰面積×5/0.5=0.003 730×27.256 3×5÷0.5=1.016 7=101.67%。
統計結果見表3。

表3 統計結果
通過上述實驗結果可以看出該原料藥對溫度非常敏感,該原料藥在5℃的保存條件下含量降低較為迅速,在兩天內降低至合格范圍(90%~110%)以下,而在-10℃的條件下保存的原料含量有緩慢下降的趨勢,在-20℃冷凍保存的樣品含量48小時只下降了約1% 。因此此類原料藥需要嚴格地控制運輸溫度,短時期的溫度上升都有可能造成原料含量下降,這就對冷鏈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中國的冷鏈運輸技術還相對落后,無法實時監測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因此需要不斷提升冷鏈物流的技術和設備,確保此類原料藥在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醫藥冷鏈有望成為冷鏈物流未來發展中最為強勁的細分品類,藥品流通指藥品從出廠到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之間經歷的一系列運輸儲存環節。根據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醫藥冷鏈市場銷售額達3 903.4億元,同比增長14.97%。受到新冠疫苗的批量集中上市、人民群眾對于生命健康安全的愈加重視等因素的影響,預計2022年醫藥冷鏈市場規模將達5 446億元。2020年中國醫藥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73.17億元,同比2019年的137.65億元增長了25.8%。預計2022年中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逼近250億元。從細分產品的占比來看,生物制品占比超60%,其中疫苗占13%,血液制品占10%,其他占40%。
醫藥冷鏈設備三大不容忽視的要點:即冷藏箱、冷藏車、溫濕度記錄儀。冷藏箱的優勢是靈活,冷藏車的優勢是量大,然而無一例外地對溫度把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溫度記錄儀發揮作用,此外還有醫藥冷鏈倉庫,其又具體劃分為陰涼庫和冷藏庫。一旦冷藏車、冷藏箱等設備出現溫度偏離,便會造成很大的風險與損失。目前,中國新執行的是GSP2012版的冷鏈標準,是世界先進標準,需要企業配置高標準的冷鏈設備。隨著中國醫藥冷鏈運輸中對溫濕度實時監控的要求越來越高,溫濕度記錄儀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溫濕度記錄儀在運輸過程中,通過對溫濕度狀況進行實時自動監測和記錄,可有效地防范冷鏈運輸中的“斷鏈”風險,以最大限度確保醫藥產品的品質,從而減小損耗。
目前中國醫藥冷鏈物流行業處于發展初期,物流成本壓力十分大,如何有效地降低冷鏈運輸成本是需要思考的問題,重設備不失為一個重要的選項。總之,醫藥安全事件頻發使得政策監管趨嚴,國民對醫藥產品安全的關注度有所提升,終端客戶對醫藥產品的質量要求不斷增加,新增醫藥產品中對溫度要求高的產品數量不斷增多等因素,使得冷鏈設備在醫藥冷鏈系統中越來越重要。醫藥冷鏈設備向更規范、更標準、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是企業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