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彤,尚明瑞, 夏敬飛 (.甘肅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漯河 46000)
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一直以來,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是高校面臨的現實問題。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其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近幾年,“課程思政”成為了當下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新方向,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著重把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有機結合,實現教育發展新格局。
在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下,行業專業人才缺口大,特別是對高素質人才需求迫切,因此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教師有必要將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度挖掘,加快推進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尋找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的結合點,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以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
自“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誕生后,便不斷融入各門類的課程當中,現已在高等教育階段得到了廣泛推廣。課程思政是一種“隱性教育”,通過思政教育與各類專業學科同向、同行、同頻,形成協同效應,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給學生指引正確的人生發展方向,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課程思政的特點主要有:滲透性。以專業課程為載體,將思政理論與專業課程內容的知識點相融合,深度挖掘課程當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政元素,尋求結合點與恰當的融合方法來滲透思政教育;貫穿性。課程思政要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確保在每一個教學環節合理融入思政內容;系統性。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做好學生的價值引領與能力培養。
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構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是立德樹人的“最后一公里”,在物流管理專業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明確如何培養人才、怎樣培養人才、為誰培養人才等問題,將創新精神、奉獻精神、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等價值意蘊良好地展現并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之中,讓學生關心時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培養一批專業性強、道德素養高的接班人,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發展的根本目標。
在實際工作中,物流管理主要涉及的是倉儲、運輸、配送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因此物流管理行業對復合型的應用人才方面有著迫切的需求。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也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例如《生產與運作管理》作為物流管理的重要課程,在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內容設置方面體現出較強的實用性和職業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結合生產實際案例來進行講解,通過將思政理論教育融入物流管理的專業課教學中,將專注的職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深埋在學生內心深處,有利于培養復合型的物流人才,推動教育的良性發展,確保高校培養的人才真正為社會所需。
在現階段,多數高校在構建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思政育人體系中缺乏頂層設計。第一,從學校層面來看,并未建立相關制度,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工作浮于表面;第二,從教師層面來看,其往往更關注學生的專業課程成績、職業證書和技能大賽等,對于思政理論知識方面不重視,缺乏對學生的正確引領與考核;第三,在教學內容與大綱設計方面,大綱基本上還是按照傳統教材進行編寫與設計的,思政內容較少,因此教學設計與大綱方面還需不斷完善,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接受到思政理念。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一些專業課程的教師在思政理論水平方面有所欠缺,特別是部分教師由于長期進行專業領域任務的教學研究,對課程思政缺乏足夠的重視,缺乏對思政理論的深入研究,依舊秉承著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專業課程的根本是傳授專業知識,未領會到思政育人的關鍵意義,這就導致教師并未充分挖掘出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課堂效果也大打折扣,使得課程思政的改革愈發艱難。
高校課程思政的建設尚處于發展當中,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在挖掘思政元素方面尚有不足,教師對如何挖掘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尚存在一定的疑問。例如,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融入多少較為適宜?過多地進行思政教育,是否會導致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未能完成,如果滲透過少,只是蜻蜓點水,那么能否起到思政教學效果等,這都是實際困擾教師們的問題。另外,部分教師未接受過正規的課程思政改革培訓,缺乏實際經驗,難以有效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課堂上未能將專業課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甚至有的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只是一味地為了思政而思政,未發揮出實際的教學效果。
在專業課程教授過程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陳舊,缺乏創新性,仍以“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缺乏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現在的學生多數是伴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00”后,個性較強、思路活躍、勇于挑戰,因此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效果不佳,甚至還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如果長久地以這種方式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難以將思政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思維的禁錮,打破以往呆板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科特點,創新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將多種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將思政內容潤物細無聲地傳授給學生,讓這些思政內容深深根植于學生的內心深處。
目前高校的多數課程還是以書面考試為主,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更多地還是以提高分數為動力,學生錯誤地以高分為學習目標,功利心較強,對卷面考試以外的內容并不重視,沒有約束和壓力,導致學生參與思政學習的程度低,教學效果不佳。教師長久以來受大綱與教學任務的約束,在以往的專業課程考評中也未加入思政考核要素,缺乏思政方面的考評措施。
亟需修訂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設計,結合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充分考慮物流行業崗位工作流程以及企業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現實需求,深度挖掘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注重團隊協作,強化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思政教育。
以《冷鏈物流管理》課程為例,可通過對大綱修訂來提升思政內容的比重,結合教學目標,圍繞專業知識點,將思政內容嵌入大綱中(見表1),另外,還要結合實際案例深入剖析,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表1 《冷鏈物流管理》課程思政內容與知識點的銜接
教師要參加專業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水平,例如通過校內培訓以及線上思政教學講座等多種途徑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提高思政理論覺悟,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高度融合,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扎實地落實到課堂中,確保學生能夠真正領會到其中內涵。另外,與其他專業教師加強交流與溝通、相互學習,打造一支新時代的復合型教師隊伍。
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要深度挖掘課程內容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將思政教學內容貫穿到教學當中。以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采購管理》為例,深入挖掘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講授“認識采購管理”這一章節時,可結合實際案例,在新冠肺炎大肆爆發時期,各種醫療物資、防護物資亟需采購,物流公司加班加點地確保能夠第一時間將緊缺的物資配送到位,在講授采購管理內容時向學生傳達采購理念,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在非常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懷以及物流人的社會責任感;在講授“招標采購”這一章節時,通過對招標采購案例進行分析,明確招標采購的含義,熟悉招標采購的流程,同時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理解團隊協作精神。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科學設計課程內容,利用先進的思政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確保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4.4.1 “雙線并行”翻轉教學模式
教師通過講授、小組討論等方式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前和課中,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思想上也得到了教育。以《倉儲管理實務》課程為例,教師可提前發布學習任務單,要求學生提前完成預習任務,任務單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知識及能力目標:學生掌握立庫、出庫、信息流轉流程,熟練應用物理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團隊協作完成一單貨物的立庫、出庫任務;第二,素養目標:培養學生的安全作業意識、團隊協作精神、通過實物操作演練培養職業認同感和自信心,感受物流人的工匠精神。
4.4.2 體驗式教學模式
在課前,教師可布置作業,讓學生利用網絡、刊物、數據庫等多種渠道搜集國內知名企業的文化、物流人的先進事跡以及與物流產業相關的熱點新聞事件,并在課中將搜集的資料以PPT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與闡述,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使得學生加深了對物流行業的了解,理解了物流人的工作使命,從而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認同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4.3 實踐式教學模式
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復合型人才,所學的專業課程內容偏向于應用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一些設備、仿真系統等進行實踐性教學,還可以組織學生去校外一些知名的物流企業去參觀實習,真實地感受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職業認同感,在實習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提出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與企業工程師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工匠精神,培養了學生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
在教學評價、考核體系方面,從考核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角度出發,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和考核權重,采用多種模式的全程考核機制,構建課程綜合考核體系指標,分別從思政內容和專業課程內容兩個層面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構建基于課程思政的綜合評價體系,并且應結合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實際表現以及企業方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價來進行綜合評定,客觀公正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評價。
首先對專業知識技能的考核評價,要將過程考核(如平時表現、布置作業的完成情況、課堂中的參與積極性等)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其次要注重思政素養的考核,考核學生對思政內容的領悟與理解能力、學習態度、創新能力、實踐過程中求真務實的工作品格、安全意識以及職業精神等。與此同時,還要調動學生主動挖掘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可通過網絡留言、直接發言等方式將自己的想法反饋給專業教師,作為一個加分項計入總成績中,一方面有利于完善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師生對課程思政的重視度,提升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當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重點是加快推進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內容的深度融合,高校要充分發揮課程思政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引領作用,教師要加強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水平,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設計,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實施多樣化思政教育,將思政教學與專業教學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