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蓉,梅 玉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東北土壤肥沃,自動化、機械化程度高,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產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東北地區農產品往往直接出口海外,農產品的邊境貿易相對集中,在國際市場中的市場地位較高。如圖1所示。

圖1 東北地區上、中、下游農產品產出值
目前,東北地區的農產品在整個經濟發展中容易出現庫存過剩的現象,造成農產品的大量損失。在此背景下,需要對供應鏈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優化,以促進農產品的快速周轉,對東北地區農產品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牛鞭效應”。在當前供應鏈的基礎條件下,一些龍頭企業應率先創造一定的市場空間,使農產品快速地流通到全國各地,最終在全國形成物流網絡,加快東北農產品的發展和產業布局的形成。
目前,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當中,并帶動許多行業的經濟發展,形態和速度有所改變。這種商業模式是通過經濟的快速發展,結合傳統行業的特點,最終連接大數據平臺來改造傳統的商業模式。大數據的相關管理和發展思路是現階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在大數據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一定的經濟發展和相關模式的創新,很多物流平臺將全國各地的產品放置在一個大型的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管理控制環節能夠起到重要的預警作用。通過對數據走向加以分析,實現規避風險的目的。
供應鏈起源于價值鏈,學術界對供應鏈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供應鏈是在生產加工以及物流運輸的過程中,為產品、用戶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與企業上下游有關的一種網絡架構。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指的是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流通的過程中,是對相關產品加工、養殖、儲存、打包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服務,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時所形成的網絡架構。在農業產品的物流供應鏈中,環節、組織涉及較多,其中包括各層級產品供應商、產品生產商、轉售分銷商、終端零售商以及終端消費群體等,還包含一部分原材料供應商,也就是種植、養殖農產品所需要的種子、飼料等產品的加工企業、生產企業。在農產品中應用供應鏈,主要的難點是供應商、分銷商和最終消費者?,F階段,東北是重要的糧食、種子和飼料供應地。價值鏈可以實現物流、資金流以及相應的信息流的統一規劃和部署。
東北地區農產品供應鏈的發展主要與相應的供應商、相關商品的分銷商和相應的消費者相關。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出售的農產品最終會到達消費者的手中。由于經濟發展不完善,使得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鏈條不和諧,因此供應鏈需要不斷加以完善。
東北地區現有的農產品供應鏈模型可分為以下4類。
2.2.1 以分散的農民為中心
在這種交易模式下,由于交易往往發生在田間,交易規模和現金流較小,難以形成規模,生鮮農產品難以保存,導致長途運輸十分困難。
2.2.2 以中間商為中心
在這個模型中,由于中間商是一個重要的中轉力量,使得中間商成為整個農產品貿易過程中連接田間和批發商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中間商需要賺取利潤,在經濟發展和農產品貿易過程中存在壓低價格的行為,會直接造成農民的利益損失。在實際的農產品交易流通中,由于分步配送流通,直接導致農產品到達消費者餐桌時價格大幅上漲,使農產品缺乏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2.2.3 以龍頭企業為中心
在這種模式下,整個農產品在龍頭企業的運作下,農民是種植的主要力量,由龍頭企業安排農產品的收購、包裝、銷售和流通。在這種模式下,龍頭企業以品牌實力作為支撐,農產品的質量相對較高且有保障,與農民的合作可以持續較長時間。這樣也有利于農產品的市場流通,在生產經營中更受消費者的信賴。另外由于龍頭企業的支持,農民的收入和銷售也相對穩定,如圖2所示。

圖2 東北地區龍頭企業產值
2.2.4 以農民合作社為中心
在這種模式下,農產品生產者以自發或有組織的方式進行交接,最終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由于生產比較穩定,使得整個農業的產銷數量比較大,極容易產生良好的議價能力,如圖3所示。在市場流通中也是一種有利的組織模式,由于組織內部的約束,農產品的質量較高,在市場上擁有較強的話語權,并且具備與大企業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圖3 東北地區農民合作社產值
東北的經濟增長需要良好的經濟發展作為支撐。農民雖然是農產品的生產者,但并不是農產品供應鏈的組織者和經營者,這就導致了相應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利益分配不均衡。主要問題如下:
東北地區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在這個階段,雖然有大農場、生產組織和合作社的領導,機械化水平較高,但很多地區仍然采用自產自銷模式,不僅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受到信息化水平的阻礙,農產品質量較低,直接導致了土地資源的浪費。由于整個市場的經濟資源相對薄弱,市場水平較低,很多農產品處于原材料的生產階段和銷售階段,附加值相對較低,直接導致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農產品流通的實際價值相對較小。
現階段,由于東北自身原因對農產品的限制,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水平都比較低。此外,物流技術的滯后直接導致了農產品在物流方面不占優勢。由于物流技術的限制,很多蔬菜水果的冷藏都需要連鎖運輸。但由于技術的限制,農產品的智能化運輸水平相對較低,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農產品在物流中損失較為嚴重。而且,受到整個市場發展的制約,東北地區的冷鏈物流運輸相對薄弱,直接導致相應市場的發展受限,冷鏈運輸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亟待改善。
由于信息服務平臺的發展水平有限,東北地區農產品的發展面臨諸多限制,市場條件相對較差。由于信息平臺的不完善,使得農民在生產中難以獲得較高的利潤,造成農產品滯銷,從而造成巨大的損失。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對市場的認識不足以及信息不對稱,很多農民不斷遭受經濟損失。而且,經銷商與農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直接導致經銷商找不到相應的農戶,導致農產品滯銷。
在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中,供應鏈的效率較低,同時管理水平也較低。其中,供應鏈管理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是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嚴重阻礙了相關領域的經濟發展。
在大數據背景下,供應鏈的發展必須以電子商務為主導??梢蕴岣呦鄳牧魍ㄋ俣群拖嚓P物流的整合。供應鏈模式應基于電子商務背景,強化物流配送服務,推廣相應的物流配送模式。O2O模式的推廣主要是為了實現對下游消費者的動員,對經濟發展有非常高的加速作用。O2O模式是一種將供應商和消費者聯系在一起的供應網絡體系,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這種模式可以促進企業在相應經濟發展中的發展與合作。通過這種聯盟方式,可以增強相應經濟發展模式下的供應鏈整合力度,大大降低資源消耗。產品配送可以更好地降低相應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的經濟成本,可以更好地促進相應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化,不斷整合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在產業聯盟的基礎上,可以提高相關經濟發展水平中的信息溝通水平,實現經濟發展的科學配置。
智能物流系統的發展需要多方支持。智能物流模式不僅可以增強相應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接收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實現相應經濟發展中物流模式的創新。改進智能物流模式的途徑如下:通過發展核心企業,提高行業發展水平;通過完善相應物流渠道的優化配送,優化整個信息網絡,最終整合相應的經濟發展條件;物流企業的智能化發展也可以改善相應的物流發展模式。
在農村經濟發展中,需要不斷提高相應的經濟發展水平,并結合農村某些基礎產業進行產業優化配置。例如,將電子商務與農村生產相結合,將電子商務引入鄉村服務,將農產品從田間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
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數據被寫入了經濟發展報告當中。此外,大數據等平臺的建設成為現階段重要的戰略資源。大數據需要分析海量數據集。大數據信息系統的發展可以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大數據可以在東北地區得到更好的應用,可以協調市場的流通和運輸。
大數據的應用可以直接提升東北地區物流的四大功能:通過省級信息平臺的建設,不僅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構建良好的物流運輸體系,而且可以實現信息共享,最終提升市場的經濟發展實力,最終形成信息共享和資源合理配置;通過對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不僅可以實現信息溝通,還可以對物流監管加以強化;從信息系統的發展來看,傳統物流的信息和貨物的流動信息需要提取出來。信息匯總可以為智能物流提供更好的支持,從而改變相應的服務質量,即從提供信息轉變為提供決策服務;在物流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實現資源整合,為相應的物流發展提供一定的機會,可以搭建一個更好的平臺,還可以提供一些數據支持;將大數據理念引入冷鏈物流體系,不僅可以為冷鏈物流的發展和建設提供機遇,也可以為相應農產品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通過產業鏈的整合,最終能夠提升相應的經濟發展水平,實現信息整合,從而推動農產品產生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