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程
今年以來貨幣基金投資收益持續走低,截至9月15日,貨幣型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41%,創下歷史新低。比同期的銀行六月期定期存款利率1.45%還要低。貨幣基金作為一種穩健型的投資品種,向來是許多低風險偏好投資者鐘愛的理財手段之一。數據顯示,2022年7月末,貨幣型基金的凈值已經達到11.09萬億元,是整個公募基金中規模最大的品類,占比達40%。然而隨著收益率的下滑,不少人開始尋找新的投資品種。
2013年余額寶貨幣基金面世,當時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超過6%,收益率輾軋一眾銀行理財產品。加上余額寶貨幣基金具有風險小、收益率高、買賣方便、流動性高等特點,使得類似的眾多互聯網貨幣基金贏得了一大批投資者的青睞,成為了許多人“零錢理財”的首選。
國內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銀行間正、逆回購,以及銀行發行的大額存款存單等短期票息資產,受貨幣政策及資金面情況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市場利率水平走低,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在持續下滑。特別是2022年8月以來,以DR007(銀行間存款類機構以利率債為質押的7天期回購利率)為代表的資金利率進一步下行,DR007月度均值為1.42%,較7月下行14BP(基點)。受上述因素影響,貨幣基金投資收益率出現了相應的下行。此外,在資金價格整體下降的情況下,銀行大額存單價格跟隨下行,四大行大額存單的平均利率水平從年初的2.4%—2.6%,降至目前的1.9%左右,下降了約50個基點。貨幣基金重要的投資方向之一就是銀行大額存單,因此,貨幣基金收益率出現了相應下滑。
即使是“國民理財神器”——天弘余額寶也不能例外。9月12日,天弘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降至1.36%,創下年內新低。與2020年6月1.31%的7日年化收益率低點相比,距離不遠。而在高峰時期,天弘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沖至6.76%,目前相比于高峰時期,收益率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雖然收益率“節節敗退”,但是貨幣基金的規模卻是“節節攀升”。由于近年來資本市場不景氣,含股票類基金投資收益率呈負數,2022年上半年6637只混合基金,共計虧損5265.91億元,2770只股票基金合計虧損2561.22億元,374只FOF(基金中的基金,一種專門投資于其他基金的基金)合計虧損63.99億元,291只海外投資基金合計虧損233.89億元。另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初,當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1.58%,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6.22%。
權益類基金投資收益為負數,導致貨幣基金等收益相對穩定的基金,雖然收益率在下滑,但是依然吸引了資金的流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22年7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06萬億元。其中,股票基金規模相比6月末減少0.06萬億元;混合基金的規模為相比6月末減少0.2萬億元。在一眾基金規模下跌的時候,貨幣基金規模逆勢而上,達到11.09萬億元,比上月增加0.49萬億元,為近兩年的峰值。
貨幣基金收益率的下滑讓不少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替代品,這使得同為短期理財的短債基金日益受到關注。短債基金主要投資于銀行間的債券市場,兼具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的優點,這是一種收益高于貨幣基金,凈值穩定增長,流動性可以媲美貨幣基金的基金產品。
2022年以來,短債基金規模實現爆發式增長,新發行數量及規模也出現猛增。在中長債、混合債等基金類型出現季度規模占比環比增速下滑的情況下,短期純債基金季度規模占比環比增速持續增長。據廣發證券研報統計,2022年以來,短債基金的規模持續增長,一季度接近6000億元,二季度則突破8000億元,達到8244億元,環比增長38.7%。短債基金在純債基金中的占比也由2020年的6.3%提升至目前的13.5%。
收益率方面,據Wind數據統計,從2022年初至9月2日,短債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中位數為3.4%,高于貨幣基金的1.57%,略低于中長期型純債基金的3.9%。從單只產品來看,不少中短債基金規模實現了正增長,其中部分產品增幅較大。例如,某短債基金二季度期間資產凈值規模從1.18億元增至20.68億元,增加了16倍。資金的大量涌入,甚至使得多只短債基金加大了限購力度。例如,某基金公司公告稱,為了保證基金的平穩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旗下某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自9月19日起暫停大額申購。另一家資管公司也公告稱,9月14日起旗下的一款短債基金產品暫停大額申購期間,單個賬戶每一開放日申購不得超過100萬元。
除了短債基金之外,同業存單基金也受到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青睞。2022年以來,同業存單基金的發行一直十分火爆。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場一共有32只已經成立的同業存單基金,如果按照存續產品的二季度末規模和新發產品的首募規模計算,32只同業存單基金的合計規模為2103.6億元,其中僅6月份就有15只同業存單基金成立,單月發行規模超千億元。
相比于貨幣基金,同業存單基金預期收益相對較高,但由于市值法運作而存在一定波動性。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2日,成立于2022年之前的6只同業存單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67%,風險收益介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之間。
最近由于股市動蕩,讓不少投資者開始關注兼具股票和債券特性的可轉債。可轉換債券的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也可以選擇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
可轉債的債券特性讓其具有低風險的特性,除非公司出現債務違約,否則投資人至少能拿回本金和約定的利息。同時在可轉債作為債券到期之前,它又是一只股票,與公司股價的波動呈現正相關關系。在持有期間如果市場價格高于票面的100元,投資者可以選擇像交易股票一樣賣出,賺取差價。
近年來由于股票市場波動較大,追求低風險的同時獲得潛在高收益的投資者開始涌入可轉債市場。2021年可轉債市場全年成交額 高達15.62萬億元,為史上最高水平,同時也是該市場年度成交額首次超過15萬億元。2021年全年中證轉債指數的漲幅為18.48%,僅次于2019年的25.15%。具體來看,2021年上半年可轉債市場表現相對平淡,下半年市場量價齊升,交易額約占全年成交額的三分之二。市場交易活躍,涌現出許多漲幅較大的品種,甚至單月價格“翻倍”的也有不少。
2022年可轉債投資同樣備受市場關注。8月份中證轉債指數最高較年初上漲18%以上。在個債上,市場熱度也在不斷增加。例如,5月份,某可轉債以150元“頂格”開盤,全天上漲276.16%。
市場的火爆也催生了一些投機炒作的亂象。為了抑制可轉債市場的投機炒作等亂象,監管部門及時出手。7月29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秾嵤┘殑t》明確了漲跌幅限制。可轉債上市首日設置-43.3%至57.3%的漲跌幅限制,并實施20%、30%兩檔盤中臨時停牌機制,次日起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增加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標準。結合漲跌幅調整,增設了可轉債價格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標準,同時規定上交所可根據可轉債異常波動程度和監管需要,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異常波動公告或停牌核查。新增特別標識。在可轉債最后交易日的證券簡稱前增加“Z”標識,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債券交易規則對相關表述進行調整,如“競價交易”改為“匹配成交”。《實施細則》的出臺,在給予可轉 債合理定價空間的基礎上強化風險防控,有利于防止過度投機炒作、推動可轉債市場健康長遠發展。
收益方面,僅看票面 利率,可轉債通常采取利率按年遞增的方式,年利率通常在0.4%~2.5%。例如某公司發行的可轉債,票面值為100元,期限為6年,年利率分別是第一年0.4%,第二年0.6%,第三年1%,第四年1.5%,第五年2%,第六年2.5%。收益率并不算高。但作為一種低風險的博弈工具,票面價值的增長可以帶來潛在的高回報??梢哉f是以小博大。
風險方面,可轉債的本質是中長期債券。存在發行公司到期不能償還本金和利息的風險。目前為止尚未出現可轉債違約的案例,但投資者也需要警惕這種風險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