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玲 付洪軍
曲阜師范大學外語教學部,山東曲阜 273100
2013年9月,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構想。“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這一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倡議不僅有助于中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對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有著促進作用,因為這一戰略必將發掘區域內市場潛力,促進更多的需求和消費,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山東雖然沒有明確被列入“一帶一路”區域內 ,但山東半島位于“一帶一路”的交匯處,濱海城市煙臺和青島也被列為重點港口加以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和沿線國家會有更多的經濟文化交流和旅游往來,只有優化和升級旅游產業,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山東旅游業的發展是全省對外開放的窗口,隨著越來越多國內外游客的到來,如何提高山東的知名度和國際形象,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山東旅游業如何抓住機遇,拓展與擴大和沿線國家在旅游業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發展國際旅游業,推廣齊魯文化,講好山東故事,成為當務之急。
“一帶一路”的內涵可以概括如下: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韓曉斐(2016)分析了山東省旅游產業如何與“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預言“一帶一路”戰略必將推動各國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一帶一路”背景下,山東旅游業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如何把山東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戴睿敏(2017)建議開發更多的旅游精品路線,加大與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力度,以吸引更多的跨境客源。這就需要充分發掘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開發更多的旅游產品。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將來到山東,通過親歷旅游,了解中國的民風民俗,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這必將消除他們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且也為經貿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機。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建設與推進,使得山東半島有機會與沿線國家在旅游、經貿、教育、能源、文化等諸多領域進行合作,對外合作的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方式會逐漸發生變化。作為外向型產業的一種,國際旅游業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先導產業。發展國際旅游業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經濟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在加大力度發展這個重要產業。山東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發展國際旅游業有著很大的自然優勢和文化優勢。
山東省地處山東半島,有著黃金海岸線3100多公里,星羅棋布著大小島嶼。海拔都在千米以上的泰山,嶗山,沂山,蒙山,五蓮山等大小名山構成了山東的脊梁。各類峽谷和巖洞風光旖旎,美輪美奐,吸引著眾多的游客。山東境內有著三大自然奇觀:黃河入海,蓬萊仙境,泰山日出。有四座歷史名城:濟南,曲阜,淄博,聊城。省會濟南被譽為泉城,遍布著大大小小700多處天然涌泉,其中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龍潭號稱濟南四大名泉。濟南風景綺麗,周圍青山無數,千佛山,舜耕山,靈巖寺云山,山水的靈秀使濟南宛若江南。曲阜是歷代帝王,文人名士仰慕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其中首要的就是三孔遺跡,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淄博南鄰泰山北依黃海,東部臨淄有齊國故城遺址,在630年間齊國前后有30多位國君在此建都。聊城地處冀魯豫交匯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非常豐富。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故聊城被譽為“運河明珠”。東昌湖環抱全城,使得聊城仿佛有著南方風韻的江北水城。山東還有著北方最大的湖泊-微山湖。微山湖承納了魯、蘇、皖、豫四省八個地區的來水,由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個彼此相連的湖泊組成。
山東不僅自然景觀綺麗,而且歷史文化豐富。黃河的下游河段自西南向東北斜穿過山東,形成了一條綿延600多公里的文化帶。京杭大運河在山東流經棗莊,濟寧,聊城,德州四個市,流程將近500公里,流經之處形成了獨特的漕運文化和市井文化。山東還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齊魯文化。齊魯文化是自先秦時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有著獨特的魅力。李仲信(2018)認為,對齊魯文化進行多層次多方位多視角的研究,尋找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協調發展的契合點,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旅游產業完美結合是發展山東文化旅游產業的關鍵。山東境內名勝古跡遍布,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也產生過不少歷史名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資源。泰山是個極具文化內涵的地方,山勢磅礴壯麗,向來為帝王封禪祭祀之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融合,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足跡。從岱廟到玉皇頂一路走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清晰可見。明清建筑的雕刻與繪畫與泰山的山石與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最偉大而又最莊重的象征。曲阜的三孔遺跡,水泊梁山風景區,淄博齊國故城遺址,蒲松齡故居,泰山日出,蓬萊仙閣,運河之都聊城, 牡丹之鄉菏澤,風箏之都濰坊,都蘊含著價值連城的文化資源。山東的歷史名人有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精通兵法的孫子,擅長書法創作的書圣王羲之,土木建筑鼻祖魯班,奠定中醫學診脈方法的醫圣扁鵲,著有《齊民要素》的農圣賈思勰等。
旅游業是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很好的切入口,針對境外游客越來越多的趨勢,山東省旅游機構應該及時調整戰略,優化與升級產業結構,拓展旅游產業的寬度與深度。
“一帶一路”構想為發展國際旅游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但是跨境旅游,首先要克服語言障礙帶來的不便。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游客來山東旅游時可以起到溝通的橋梁作用。為了方便境外游客,山東各精華景點應配備合適的公示語和英文簡介。劉法公(2008)指出,英文公示語要統一,簡潔,易懂。一般用祈使句或短語,可以直接借鑒英語國家現成的慣用的公示語,如“游客止步”可以譯為staff only。如果譯成Passenger stop here, Tourists stop the steps, Guests go no further,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和思維方式,顯得生硬,令人困惑。另一個常見的公示語是“小心碰頭”,可以譯為watch your steps或Caution, low ceiling。如果譯成Take care of your head, 或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d,就不合適了。如果沒有現成的可以借鑒,可以參閱英文報刊和辭典,尋求統一的翻譯。精華景點的英文介紹,應該簡明扼要地道,避免生硬的字面翻譯和逐字翻譯,避免不規范和謬誤,還要考慮到海外游客的文化背景,在景點介紹中加入文化成分,否則可能會影響傳播中國文化的質量。陸國飛(2006)對旅游景點漢語介紹英譯的功能觀進行了研究后指出,旅游景點介紹的預期讀者極有可能缺乏有關中國語言、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背景知識,所以譯者應該適當補充相關背景知識,必要的時候做解釋性翻譯。另外,還要培養一批合格的精通英文的導游,以幫助海外游客跨越語言障礙,在游山玩水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山東,感受齊魯文化。
山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要發展山東旅游業,傳承、挖掘和弘揚齊魯文化是根本途徑。齊魯文化集泰山文化、海洋文化、泉文化、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為一體,不僅是山東旅游資源的主體和靈魂,而且也是山東地域特色形成的基礎。山東旅游應該深入挖掘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齊魯傳統文化精髓,富有創新性地宣揚儒家思想,講好山東故事。褚艷兵(2009)認為,將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博大的精神轉化為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產業資源,必將推動山東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此外,山東源遠流長的藝術文化也有著獨特的魅力。風箏、木版年畫、剪紙、布玩具、內畫壺、魯繡、魯錦、魯硯等傳統工藝品讓旅客愛不釋手,呂劇、柳子戲、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武術、雜技等民間藝術也吸引著眾多國內外游客。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來自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各異,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對中國文化熟悉程度不同。在接待境外游客的時候,既要科學展示自身文化,又要充分尊重對方文化,這樣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境外旅游者。旅游和文化是相互交融,無法分割的,2018年文旅部部長雒樹剛就提出了 “文旅融合”的理念。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曾說過,“旅游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又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事業”。曾博偉 (2019)探討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山東如何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他的概括簡明扼要。山東省精品旅游應該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精準定位、精妙營銷、精美環境、經典項目、精細服務、精彩活動、精密管理、精致生活。郭云鵬 (2019)分析了山東發展文化旅游的優勢和策略, 指出“文旅融合”的旅游模式實現了旅游景點外在景觀與內在文化的完美統一,可以幫助游客得到全新的娛樂休閑體驗。以景區資源為基礎,在旅游過程中加入文化成分,可以彰顯文化影響力,更好地傳播中華文明。
文化旅游品牌通常展現了旅游產品鮮明的個性。該品牌的推廣說明旅游產品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認同。2007年提出的“好客山東”品牌,核心就是連綿2000年的山東地域文化。可以這么說,“好客山東”深深植根于齊魯文化,展示了齊魯文化的精髓。褚艷兵(2009) 認為“好客山東”品牌的實踐探索有助于打造山東旅游業的“軟實力”。這一品牌表現為誠信至上,熱情好客的“山東性格”和充滿仁愛的“山東精神”。同時,這個品牌為山東人提供了行為準則,具體體現在“山東民俗”中。“好客山東”給了山東旅游業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所以這一品牌的建設得到了山東省旅游主管部門和各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被投入到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建設旅游服務設施中。這些舉措有助于山東省成為 “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來山東旅游,“好客山東”品牌會持續發揮它獨特的魅力。
山東旅游業現在仍然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基礎設施亟待完善,資源利用需要增強可持續性;行業管理力度需要加大;旅游人力資源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旅游資源的開發需增加投入,提高創新意識等。有些旅游景點內部和周邊現有設施和服務開放缺乏整體規劃,存在著隨意性,盲目性及短期性特點。針對這一問題,王曉斐(2011)強調,在保證旅游安全正常功用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和二次建設,從而減少對于景區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污染和破壞。加大旅游行業管理力度,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進和完善旅游價格體系,整頓旅游景點不合理收費或亂收費現象,消滅價格欺詐,消除游客的消費心理障礙。至于如何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素質,這就要求多引進精通旅游業經營與管理的專業人才,以適應新時期旅游需求。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才能更好地打造山東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旅游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另外,要想加大旅游業收益,還應該創新性地開發旅游資源。目前山東旅游業仍處于觀光型階段,以門票經濟為主。加強休閑旅游產品開發,發展高端旅游群體可以成為增加山東旅游業收入的另一個來源。發展各城市間的旅游聯盟也是一個明智的舉措。山東旅游發展不均衡,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實力強,交通便利,所以旅游資源開發比較充分,但是中西部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導致豐富的旅游資源得不到開發,旅游市場蕭條慘淡。所以推進全省范圍內的資源整合,在原有旅游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推出新的旅游項目,是保證山東旅游活力的關鍵。
“一帶一路”背景下,必將有更多的海外游客來山東旅游,旅游部門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旅游平臺作為國際宣傳窗口,加大旅游宣傳,提供優質服務,以此來提高山東旅游的國際形象。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濰坊國際風箏節,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海洋節,煙臺國際葡萄酒節等都是有山東特色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這些品牌效應,必將提升山東省的國際聲譽和影響。此外,山東省旅游業應進一步加快旅游產品創新,增強入境旅游市場競爭力,突出“好客山東”文化內涵,向世界展示山東悠久歷史文化和濱海旅游品牌形象,推動齊魯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