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7月31日報道,今年4月以來,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清朗·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集中整治“色、丑、怪、假、俗、賭”等違法違規內容呈現亂象,從嚴整治功能失范、“網紅亂象”、打賞失度、違規營利、惡意營銷等突出問題。專項行動期間,各直播、短視頻平臺積極開展自查自糾,針對問題全面深入整改,推動網絡直播、短視頻行業信息內容呈現面貌實現初步改觀。專項行動期間,抖音、淘寶、微信視頻號等16家重點直播、短視頻平臺共處置違規直播間56.3萬個,清理違規短視頻235.1萬條,關閉違規用戶賬號12萬個,處置處罰違規主播、短視頻賬號21.86萬個,推動網絡直播、短視頻行業信息內容呈現面貌實現初步改觀。
6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規定》明確了賬號信息注冊和使用規范,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和公開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則、平臺公約,明確賬號信息注冊、使用和管理相關權利義務。互聯網個人用戶注冊、使用賬號信息,含有職業信息的,應當與個人真實職業信息相一致;互聯網機構用戶注冊、使用賬號信息,應當與機構名稱、標識等相一致。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為互聯網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的,應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應當對互聯網用戶在注冊時提交的和使用中擬變更的賬號信息進行核驗;應當在賬號信息頁面展示合理范圍內的互聯網用戶賬號的互聯網協議地址歸屬地信息,便于公眾為公共利益實施監督。
7月21日,中央宣傳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27個部門發布了《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發揮國內大市場和豐富文化資源優勢,加強數字文化內容建設,促進優秀文化資源、文娛模式數字化開發;支持數字藝術、云展覽和沉浸體驗等新型業態發展等。此外,《意見》還提出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口、擴大出版物出口和版權貿易、鼓勵優秀廣播影視節目出口、支持擴大文藝精品出口、推動中華特色文化走出去、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出口、提升文化貿易數字化水平、加強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部署。
7月6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標準綜合重點實驗室區塊鏈版權應用中心主編的《數字藏品應用參考》發布。《數字藏品應用參考》以現有法律法規為基礎,積極探索區塊鏈數字文化產品的合規健康、可持續發展,并從數字藏品的形態定義、發展狀況、安全風險、規范應用、相關資質、案例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論述,旨在為數字藏品行業相關區塊鏈平臺、發行平臺及用戶的應用和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提供理論參考,助力推動數字文化戰略發展,踐行落實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綱要。《數字藏品應用參考》將數字藏品定義為數字出版物的一種新形態,并分為區塊鏈作品版權和區塊鏈數字出版產品兩種產品類型。
7月18日,中央網信辦、國務院未保辦(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在京聯合舉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專項行動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頻率高的短視頻、直播、社交、學習類APP、網絡游戲、電商、兒童智能設備等平臺,集中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涉未成年人問題亂象。此次專項行動將圍繞未成年人網絡生態環境開展集中治理,聚焦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誘導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等重點問題,全方位治理可能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導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