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芹
(中國民航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挑戰與機遇并存,要化“危”為“機”,專業出版社需要找準發展路徑。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時代,專業出版社只有堅定不移地依托行業資源優勢,堅持專業特色出版路徑,堅持精準服務行業,才能在專業領域的開拓創新中走出一條特色化發展的道路。
正確的專業定位,決定了專業出版社的發展方向。專業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就被劃定了發展目標和相應的圖書出版范圍,承擔著服務行業、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專業出版社在其細分領域的深耕細作中培養了精于專業的編輯隊伍,擁有相對穩定的作者群,培育了特定的讀者市場,“術業有專攻”的優勢顯著。有別于大眾出版、教育出版的廣泛受眾,專業出版社由于專業涉及面有限,圖書品種比較單一,讀者范圍也相對小。因此,專業出版社要揚長避短,避其“窄”的劣勢,而揚其“精”的優勢,從而促進自身發展。此外,可以緊緊圍繞行業工作大局,立足資源和專業優勢,出版反映行業前沿的科技精品圖書,在精準服務的過程中探索出一條具有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中國民航出版社就是在精準服務中國民航業中實現了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專業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牢記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專業方向,在行業領域中努力探索、耕耘和積累,才能逐步形成獨特的品牌特色和較大的影響力。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在多個重要場合就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把握歷史等理念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強調“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可以說,行業歷史文化的發掘和傳播對一個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國家以文化為內涵而實現持久發展,行業以文化為根基而欣欣向榮。對專業出版社而言,為行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以及構建行業人的精神家園是其使命與擔當,尤其是科技類的專業出版社,更要注重歷史文化選題的開發和出版,這不僅有利于打造專業出版社致力于傳播文化、倡導科學精神的業內形象,也有利于深入挖掘行業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為自身發展注入動力和源泉。
以1949年11月2日為起點,新中國民航事業承載著黨和人民的厚望逐步發展壯大,在藍天白云間抒發報國之志、進取之心和奉獻情懷,創造了彌足珍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建設先進的民航行業文化,能夠發揚民航前輩忠誠事業、敬業奉獻的精神,使之能夠在新一代民航人的思想上生根、行動上落實,從而轉化為建設民航強國的強大動力。中國民航出版社以此為出發點,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開發出版了《中國民用航空史》《中國民航百年精彩錄》《典藏民航70年》等重大歷史題材圖書。
針對工業用地進行智能選址分析,可以根據工業用地的實際性質和規模,通過行政區劃、文件導入和自定義繪制三種選址方式進行項目范圍選址,再綜合工業項目特征確定項目選址因子評價體系,通過所選的項目影響因子體系對項目用地進行條件設定選址,最后選出符合條件的圖斑并生成項目選址對比方案如圖7,最后推送相關部門討論分析敲定最佳選址方案。
10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民航事業,領導民航事業實現了從“民航小國”到“民航大國”再到“民航強國”的歷史性轉變。為獻禮建黨百年,中國民航出版社策劃出版了 《百年偉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民航事業》,圖文并茂地記錄了在黨的領導下,民航因黨的初心使命而立、為黨的初心使命而興、靠踐行黨的初心使命而強的創業史,弘揚了“兩航起義”愛國主義精神、當代民航精神和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精神。
這些圖書對打造專業出版社的品牌、強化專業優勢、提升文化品質以及提升行業影響力都有重大意義,也是專業出版社引領高品位的文化建設,致力于品牌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叩問行業,忠實記錄行業大事件,將行業發展的每個動人亮點,包括新成就、新舉措和新焦點,以文字濃縮進圖書中,這就是專業出版社不容忘記的初心。
專業出版社只有與行業同呼吸共命運,與行業同頻共振,才能精準把脈行業需求,積極響應行業召喚。這種及時反映行業發展的“民意”,經過充分調研、反復論證與多方篩選,進而轉化為富有鮮活時代氣息的圖書選題。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懷、親自推動的首都重大標志性工程,其落成與投入運營,對提升我國民航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全國對外開放、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民航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在民航局的支持和多方努力下,《中國大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誕生記》幾經修改、打磨,如期出版,并受到業內外讀者的喜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國家和行業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中國民航肩負著國家運輸的重任,是全國抗疫的重要戰場,為突顯其在危難之際的責任和擔當,中國民航出版社以圖文分述的形式推出了 《中國民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事記》,在弘揚抗疫精神的同時,更加凸顯了民航人在崗位上爭當先進、勇于奉獻的可貴精神。
就行業發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工程而言,專業出版社及時跟蹤,科學謀劃選題,對填補行業空白、推動全行業工作、增強行業從業人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有重要作用。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民航行業既是資金、技術、人才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又具有安全性、大眾化和國際化的內在稟性。這也決定了行業的主業發展和行業的管理內容,不僅包括該行業的安全狀況、管理水平、技術進步、國際競爭,還涉及專業工種、一線崗位和生產環節等。
作為先進的交通運輸方式,民航安全永遠在路上,這也是“人民航空為人民”行業宗旨的基本要求。“安全第一”是民航的生命線,沒有安全,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安全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行業始終把守住安全底線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努力保持總體平穩的安全態勢。中國民航出版社致力于開發行業安全方面的圖書選題,既符合行業主管部門的政策要求,又受到了業界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針對行業主業發展和行業管理涉及的管理水平、技術進步、國際競爭、專業工種、一線崗位和生產環節等,中國民航出版社應主動開展調研,堅持和發展本社的行業出版資源、專業出版優勢,突出行業特色和專業特色,使出版的圖書真正服務于行業各個領域的發展需求。
此外,專業出版社應根據不同的專業,分門別類地進行建設,開采特色資源的“富礦”。
首先,集中力量做好原創選題的開發策劃、組稿編寫和編輯出版工作。優質的作者是選題構想得以實現以及圖書質量的重要保障,可以遴選各領域專家、行業精英、一線崗位能手參與到選題策劃和書稿編寫工作中來,直面行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時將新技術、新成果、新經驗轉化為圖書成果。比如,中國民航出版社圍繞民航安全推出了 《常懷敬畏之心守牢安全底線》《民航安全管理理論與方法》《論民航持續安全》 《民航客艙安全讀本》 《空難啟示錄:誰是航空安全的金鑰匙》 《民航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等圖書;同時,在飛行技術、飛機維修、適航管理、空中交通管理、通用航空、航空公司、機場、民航醫學、民航法律法規等專業門類上,也出版了一批服務于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圖書。
其次,有針對性地進行版權引進,也不失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辦法。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中國航空公司應如何加快國際化進程,在風云變幻的全球民航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是中國民航面臨的挑戰。為加快中國民航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中國民航出版社引進出版了技術先進、內涵豐富的 《航空公司運營與管理》 《航空安全》 《控制飛行差錯》等系列圖書,為提升中國民航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市場的占有率提供了智力支持。這些叢書的出版不僅僅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為中國民航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也進一步夯實了出版社服務于行業發展的品牌優勢。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專業出版社要特別重視對行業各類教材的建設,這不僅僅是因為行業教材是專業出版社銷售量最大、讀者市場最明確的產品,更是因為專業教材關乎行業未來,是一份責任重大、無上榮光的事業。專業出版社只有堅定編書育人、培根鑄魂的職責使命和擔當,才能矢志不渝地做好各類教材的開發、編輯、出版、印制、發行、培訓服務、立體化建設等各項工作。
就民航院校的教材建設而言,行業教材的開發和建設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集中全行業優勢資源,做好統編教材的建設,有利于推動行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化、規范化。在行業科教部門的牽頭下,依托民航培養人才的五所院校,中國民航出版社分專業、分步驟、分層次地開發了以飛行、機務、空中交通管理、機場、乘務、安保、運輸服務等為民航特色的核心專業統編教材,突出了行業教材的權威性和整體性。二是各院校教師獨自編寫或者合作編寫的實用講義,也能夠加快高質量教材進課堂的步伐。三是行業特色專業培訓機構所需的相關教材和圖書數量增加,因而為其提供“私人訂制”式的教材也是一種雙贏的合作。
在職培訓教材是專業出版社對接行業職工培訓和職業資格考試的需求特殊教材,是提高職工素質的利器。在職培訓教材由于一定的“剛需性”,其銷量和市場都有一定的穩定性,是保障專業出版社運營的良性業務板塊。為保障民航行業中的飛行員、乘務員、安檢員、機務人員、空管人員等崗位的職業資格考試需求,中國民航出版社推出了 《民航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教材》《中國航空運輸協會1+X證書制度系列教材》 《航空貨物運輸裝載系列培訓教材》等教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傳統出版向融合出版轉化的趨勢下,專業出版社也應該與時俱進,順勢而為,積極在傳統教材的出版形式上謀求創新和突破,利用各種技術和載體為立體化教材賦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的互動需求。
行業科普圖書作為專業圖書新近崛起的細化品種,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愈發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它不僅能夠有效普及行業知識,直面行業發展的問題,也能在多種渠道營銷中創造出不錯的銷售業績,成為拉動圖書經濟效益的新增長點。
為做好行業科普工作,中國民航出版社深挖行業需求,“零距離”直面乘機旅客的困惑,通過科普圖書的進行答疑解惑,推出了 《民航與旅客面對面》《我和飛機有千萬個約會》《空中音符》《民航法律知多少》《一本書讀懂無人機》等“民航科普叢書”。其中,《民航與旅客面對面》因正面回應了“航班延誤”的“兩會”熱點話題,做到了從行業需求出發,以解決旅客最為關切的問題為落腳點,在民航業內外引發了廣泛熱議,開創了民航行業科普圖書的開發路徑和模式。
這些民航科普圖書針對在民航行業中,引起社會關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策劃、出版,旨在宣傳與普及民航行業知識,滿足人們文明乘機、安全出行的需求,促進航旅和諧,成為專業圖書中不可小覷的細化產品。由此可見,做好行業科普圖書的關鍵是應時而需、應運而生,最大限度地煥發出行業科普圖書的生命力。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表了一系列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鼓舞人心的重要論述,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義。
專業出版社在扎根行業謀求發展的過程中,應積極響應國家召喚,堅守好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陣地,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選題策劃和圖書工作,致力于開發行業中出版反映行業前沿、奏響時代主旋律的科技精品圖書,以專業優勢來實現專業出版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