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華,尹進田,唐 杰,林 立,黃國華
(邵陽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422000,湖南邵陽)
工程教育認證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工程教育質量,實現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各大高校正在積極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對于應用技術型高校,在進行工程教育認證時,需要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規章制度等進行改革。教學大綱是專門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中的具體體現,傳統教學大綱已經很難滿足人才培養要求,因而編制出適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且符合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的教學大綱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1-8]。邵陽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率先申請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電機學作為其專業核心課程,編制出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大綱迫在眉睫。文章以電機學課程為例,闡述如何對電機學課程教學大綱進行重新編寫,并對大綱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方法、課程考核方法和成績評定等進行改革,以確保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的合理達成。
(1)教學目標方面:傳統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不具體、不可衡量、不明確。
(2)教學內容方面:傳統教學大綱側重基本理論和基本特性的教學,工程應用方面知識較少,重理論輕實踐。
(3)教學環節和方法方面:傳統教學大綱主要采用多媒體PPT 進行講授式教學,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4)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定方面:傳統教學大綱中課程考核偏重學生知識,成績評定主要采用簡單的考勤成績+課后作業+期末考試的方式,過程考核過少,一紙定成敗,考核手段單一,成績評定難以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
根據工程教育認證理念和學校應用技術型高校辦學定位,對電機學教學大綱進行了重新編寫,主要對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方法、課程考核方法和成績評定等進行改革,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工程思維和動手能力等,具體如下。
電機學課程教學目標一共有5 個,分別如下。
目標1:能夠辨識電氣設備中直流電機、變壓器、交流繞組、異步電機、同步電機的基本結構;能夠合理分析直流電機、變壓器、交流繞組、異步電機、同步電機內部的電磁關系。
目標2:能夠利用直流電機、變壓器、異步電機及同步電機的基本理論推導出電勢平衡方程式與等效電路,建立數學模型,并能分析出直流電機、變壓器、異步電機及同步電機工程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基本運行特性。
目標3:能夠合理分析直流電機、變壓器、異步電機及同步電機正常運行過程中的轉速、頻率、電流、電壓等參量變化。
目標4:能根據直流電機、變壓器、異步電機及同步電機的基本結構、基本理論、基本特性等輔助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維持電力系統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平衡。
目標5:能不斷學習加深對電機的認識,具有終身學習意識。
課程目標1 和4 主要支撐畢業要求2 中的指標點2.1 關鍵環節與參數表達;課程目標2 和3 主要支撐畢業要求4 中的指標點4.2 實驗實施;課程目標5 主要支撐畢業要求12 中的指標點12.1 自主學習意識。
改革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內容設置上,著重體現工程教育認證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融入課程思政,以直流電機為例,具體設置如表1 所示。

表1 直流電機教學內容
(1)課堂采用講授教學方式,主要講解直流電機、變壓器、交流繞組、異步電機及同步電機的基本理論、特性、等效電路、參數及輔助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等的應用。要求學生具備合理使用直流電機、變壓器、三相同步電機及三相異步電機輔助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能力,簡單認知直流電機、變壓器、交流繞組、同步電機、異步電機發展趨勢及相關新技術,以適應電力系統發展對新的工程技術的需求。課堂采用引導式教學方式,盡量采用與現實生活貼近的實物把抽象的電機知識引入課堂,結合項目式教學、對比式教學等教學形式,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培養學生工程思維和創新能力。
(2)采用多媒體課件和白板備課,教學過程中采用板書、PPT、視頻和直流電機實物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量。
(3)建立班級QQ 群,加強和學生的聯系,課內提問和課外答疑相結合,每次課后及時答疑。
(4)課程實驗教學,讓學生能夠正確完成實驗電路接線,學會測量電機內部的參數、分析電機運行性能、掌握電機應用,培養工程思維。
(1)課程考核內容如表2 所示。

表2 電機學課程考核內容
(2)過程考核評分標準(以課堂表現為例)如表3所示。

表3 電機學課堂表現考核評分標準

續
畢業要求達成度和課程目標總達成度計算:

通過對電機學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改革,學生近三年的課程目標達成度如圖1 所示。從圖1 可以看出,課程目標1~5 達成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過程成績考核更加合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斷提高。

圖1 電機學課程學生課程目標達成情況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理念重新編寫電機學課程教學大綱,對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方法、課程考核方法和成績評定等進行了改革,進一步加強了過程考核和形成性評價,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工程思維和創新能力等,通過持續改進,取得了較好效果,學生課程目標達成度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明顯提升,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