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夕龍
東臺市安豐鎮小學黨支部成立于2003年9月,現有中共黨員63名,其中在職黨員32名,設置4個黨小組。近年來,學校以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為指導,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和黨史學習活動為載體,以“黨建+”為平臺,積極探尋新時代學校黨建新格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建+崗位承諾”
完善黨員公開踐諾制度,引導黨員教師主動亮身份、樹形象。以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圍繞中心任務創先進,立足本職崗位爭優秀。結合中層以上黨員干部工作分工和教師辦公樓區分布,設立責任區,明確各黨員責任區責任人,同時設立學科教研組黨員責任區,與日常年級組、教研組管理套搭履職。進行黨員責任區責任人簽名踐諾;黨員教師公開亮身份活動;各黨小組優中選優,建立黨員先鋒崗。
“黨建+青藍結對”
實施“青藍共建”,開展黨員骨干教師與普通教師結對活動,明確師徒雙方培養目標和要求,打造以合作共贏為基礎的成長共同體,建設研究型、創新型教師團隊,促進普通教師和年輕教師盡快步入專業成長快車道。為工作5年內的青年教師舉行“青藍共建”儀式,與1名黨員骨干教師建立師徒對子,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指導與服務。
“黨建+實境課堂”
與骨干教師示范課同步,以黨員示范課為重點,與全員聽課和掛牌上課有機結合,促進黨員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堅守主陣地,主動作示范,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中發揮中堅作用。黨員教師積極參加“人人上好課”“集體備課教學展示”“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示范課”活動,引領課程改革與減負增效有效開展。
“黨建+課題研究”
協同行政做好課題研究與管理,做到黨員教師人人主持或參與一項課題研究,加強校本化研究,從問題中來,在問題中做,服務學校、教師和學生發展。加強微型課題的立項、過程展示和階段性考核,評選優秀課題和先進個人,放大榜樣力量和激勵效能。學校現有立項課題,按照課題研究計劃,開展實質性研究,力爭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尚未申報課題或未參與課題研究的黨員教師要把準課題申報期限,主動選題,爭取早日立項。
“黨建+雙減引路”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減”新政,黨員教師甘當先行者與引路人。集體備課中體現“價值”,課堂教學上體現“效度”,積極踐行“問題導學,限時講授,鼓勵表達”十二字教學要求,建構“學思融通”課堂教學新樣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疑為主軸、動(練)為主線、創為主旨。作業布置上體現“精巧”,關注語文學科的閱讀作業,數學學科的思維訓練作業,英語學科的口語交際作業以及藝體技能提升;課后服務上體現特長。
“黨建+培土育苗”
受所在區域大力實施“黨建領航”行動,推出“黨建豐產方”這一首創黨建品牌,破解基層發展難題、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的啟發,充分認識到教育發展開新局,黨建引領是關鍵。教育園地需要辛勤耕耘,祖國花朵需要用心呵護,立德樹人需要“培土育苗”般的精耕細作。要求黨員教師用行動證明“耕耘培土——有理想信念”“潛心育苗——有道德情操”“厚積薄發——有扎實學識”“靜待花開——有仁愛之心”,爭當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褒贊的“四有”好園丁。
“黨建+”為黨員賦能,為發展助力,為黨旗增輝。學校先后獲得江蘇省和諧校園、省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省智慧校園,鹽城市內涵發展示范校、市教風建設示范校、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東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被東臺市委組織部確定為全市黨組織書記工作室示范點,“培土育苗”黨建文化實踐被鹽城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黨委認定為中小學“一校一品”黨建文化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