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軍
感冒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中醫認為,感冒可分為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其病因病機、癥狀、治療原則及用藥差別很大。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感冒,再對癥使用中醫自然療法,可有效緩解病情。
1.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侵襲、肺氣失宣所致,治療的關鍵是出點汗。
隔姜灸法 選大椎、風門、肺俞等穴,取0.5厘米厚、直徑大約3厘米的鮮姜片,用針穿刺數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艾炷高約1厘米,炷底直徑約1厘米)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一般灸3~5炷。若患者感覺灼熱時,可上下或左右移動姜片,灸至局部皮膚紅暈和濕潤或者微微汗出。每天灸一次。可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祛寒益肺解表。
敷貼療法 大蒜、生姜適量共搗爛如膏,取適量敷于肚臍,外蓋紗布,用膠布固定,1天換1次。敷姜蒜后可吃熱粥,療效更好。
鹽包法 將食鹽、生姜搗爛,蔥白切碎,和艾絨混合在一起,裝進一個白布袋內,表面噴少量的水,放入微波爐內中火加熱3~4分鐘取出,趁熱用它按摩身體腰背部、胸腹部及雙下肢。可使身體發汗,驅逐體內毒素,激發人體抵抗能力。
2.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治療以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為主,平常要多飲溫開水。
中藥擦涂 取蔥白頭、生姜各30克,食鹽6克,共搗如糊,加入適量白酒調勻,用紗布包好,涂擦胸背、肘窩、腋窩及手足心,然后躺下休息。涂擦后15分鐘左右會出汗,能解表散邪,對感冒的諸多癥狀都有緩解作用。
刮痧 用熱毛巾將背部擦干凈,將刮痧板均勻涂抹潤膚油,從上而下刮拭脊柱兩側。用力均勻,刮拭角度以45度為宜。不強求出痧,以病人感到舒服、刮痧部位輕度發熱為宜。能調理臟腑氣血、溝通經絡、宣肺祛邪。
呼吸蒸汽 用400毫升水煎煮桑葉、菊花各10克,煮沸約3分鐘,放人大口碗中,面對著裊裊上升的熱蒸汽深呼吸,直到碗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感冒初發時效果較好。
中藥泡浴 取桑葉、菊花、薄荷、荊芥各15克,蘆根30克,用水煮兩次,混合,加溫度適宜的熱水,倒在浴缸或浴桶中泡浴。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病愈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