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潔
冠心病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供應心臟的血管叫冠狀動脈,如果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血液便無法送達心臟,最終導致大面積心肌梗死,甚則死亡,即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大多發生在夜間12時至凌晨,等家人發現再送醫院已經來不及了。
一般來講,健康人的腦部血流停止供應6.8秒即出現神志喪失。暈厥為猝死和暗示血液循環停止的首要表現。有人提出心臟停搏并不是猝死的機制,而心臟以顫動的形式收縮,才是猝死直接和即刻死亡的原因。心源性猝死還與運動、勞累、情緒變化、寒冷等有關,但睡眠中發生的猝死有時難以確定誘因。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缺少運動、吸煙史、有冠心病家族史等,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熬夜、壓力、焦慮、抑郁、暴躁、容易發脾氣等,也不可忽視。近年來,30~50歲的心臟病患者越來越多,這些人在發病前常常對自己的健康漠不關心,認為自己年輕,身體不會有什么大事,但卻不知,熬夜、抽煙、喝酒等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壓力,使以往老年人群易患的心血管疾病悄悄出現在不少青壯年身上。很多白領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導致身體處于虛虧狀態,加之連續熬夜的勞累,過度疲勞,會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亂,增加猝死的可能性。國外有報告指出,每天花兩小時盯著手機、電視、計算機屏幕的人,罹患心臟疾病致死率是平常人的一倍。
多數人認為猝死是可逆的。對心源性猝死患者,口服救心丸、硝酸甘油作用不大,真正有效的急救措施是徒手心肺復蘇術,即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如發現猝死的患者,在快速撥打救護電話的同時不能忙于搬動患者,應讓患者就地平臥,并立即對患者的心前區拳擊。拳擊的部位是左胸前乳頭部位。拳擊的次數一般為2至3次,要有力;隨后立即進行心臟按壓。按壓時用力要均勻,以一手掌平放病人胸骨下段胸壁上,另一手掌壓在該手背上,上下起伏垂直按壓。一分鐘要按壓80~100次。在對猝死者急救時,人工呼吸應和心臟按壓同時進行。解開患者領口和褲帶,使其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用一手將患者頸部托直,使頭后仰,打通氣道;一手捏緊患者雙側鼻孔,急救者口唇與患者口唇密合后進行吹氣。最好是一個人吹氣,一個人按壓心臟,堅持到醫生到來。
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一些“拼命三郎”,工作上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盡量少熬夜,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每周最好能進行一次有氧運動,打球、游泳、跑步或者散步都是不錯的方式。戒煙、限酒,少吃甜的、油膩的食物等。同時,要盡量避免或矯正可能導致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使血壓、血糖、血脂及體重達標,防止便秘,保持心情開朗。
要注意過度疲勞的危險信號,重視發病的前兆癥狀,如焦慮易怒、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質量差、頭痛、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脫發明顯等。當機體出現這些情況時,應放慢工作節奏、適當休息,讓機體得以恢復。如不能緩解,應立即前往醫院救治。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病史的人,應多與醫生溝通,及時調整治療藥物;對室性心律失常進行危險評估,包括常規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動態心電圖等檢查,明確心律失常類型,評估猝死風險,做出治療決策。控制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定期心臟健康體檢,有問題盡早到醫院診治,對避免心源性猝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