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琪 諶和平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歷史的洗禮,在世界文化寶藏中獨樹一幟。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書法教學成為時代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將書法教育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素質教育下中小學書法教學現狀
1.書法教育師資匱乏
從事書法教育的教師普遍較少,大多數書法教師從教于培訓機構。在學校從教的書法教師占比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書法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許多學校通常會委任語文教師承擔書法教學工作。事實上,許多語文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書法培訓與學習,在書法教育方面的知識有限,從長遠來看,這不利于學生書法水平的真正提升。
2.書法教育重視性不夠
在現行的教育模式中,應試教育仍處于主流地位,提高學生的課業成績仍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學校的書法教育雖然也在逐步開展,但書法課堂仍面臨一些問題。在中小學的教育體系中,書法課往往不是主課,教學課時較少,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學到足夠的書法知識。很多學校的書法教育配套設施不完善,未設置書法社團,也沒有激發學生對書法的興趣,使得書法課程的教育成效僅流于表面。
二、素質教育下中小學書法教學優化路徑
1.書法教學不止于筆墨紙硯
教師在開展書法教學工作時,應不拘泥于筆墨紙硯,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書法,培養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在開展書法教學時,教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將書法文化融入課堂,激起學生對書法文化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體會和控制筆毫在點畫中的各種變化”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王羲之的作品,了解其創作時執筆力度變化與字體變化的關系,再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此外,教師還可以用王羲之“書成換白鵝”的故事進行拓展延伸。王羲之認為養鵝不僅能培養情操,還能從鵝的某種體態中領悟書法運筆的道理,這種與書法相關的小故事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學生對書法文化的了解。
2.書法實踐不止于學與練
書法學習重實踐,學生要通過不斷地學、練、評才能掌握書法的基本要領。學校可以開展書法評比活動,對優秀書法作品給予獎勵并進行展示,供所有學生學習參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書法實踐活動,如欣賞古今名人書法作品、鼓勵學生進行書法創作等。教師還可以適當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書法的魅力。比如,在教學楷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寫楷體字,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還可以組織楷體字書寫比賽。教師應當不斷鼓勵學生學習書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使學生對書法學習產生信心。
3.書法師資不止于書法教師
新課標要求書法教育開足相應的課程課時,但多數情況下,書法課變成了語文課。其實,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書法課需要專業的教師進行授課。針對書法教育師資少的情況,學校可以考慮開拓“生資”,就是讓會書法的學生授課,以生教生。學校中有部分學生自幼練習書法,有一定的書法功底,因此,學校可以變生為師,讓這些學生把平日所學的書法知識教給其他同學。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書法教育師資短缺的問題,又可以保證書法教學的穩步開展。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往多元化方向發展,將書法教育與中小學教學內容相融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學校應當適時開展書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書法的魅力。良好的書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法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