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
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保定 072750
國家一直在竭力倡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新人,體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體育教學也是學校體育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體育能力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學校體育最早的教育是幼兒園階段,因此幼兒園的體育教育非常關鍵,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的態度,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幼兒師范高等專科類學校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力量之一,體育課程的設置直接影響了幼兒園教師的體育教學能力。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屬于高等職業類院校,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強、職業道德高的技能型人才為目的的專業教育。高職學校體育教育是以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為主線,強調學生體育職業技能為重點的教育。幼兒師范類高職院校作為高職院校的其中之一體育課的目標不僅僅包涵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的目的,而且作為師范類高職學校體育目的更應突出“師范”二字,幼兒師范類學校作為師范類學校的基礎,體育教育的目的更應該強調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
本文通過對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的研究,旨在找到體育課程設置的原則,為幼兒園培養更優秀的幼兒教師。
本文通過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借閱了相關書籍2本,查閱了近10年的相關文獻15篇,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支撐。
本文在撰寫期間電話訪談和實際走訪了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研室主任及體育教師若干名,為本文的建議和意見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實際經驗。
幼兒體育教育主要是針對3-6歲年齡段的孩子實施的教育是體育教育的基礎環節,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人的身體發展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每個時期都有不同身體部位生長的關鍵期,一旦錯過身體發展的關鍵期就會延誤孩子的生長發育,相反如果在孩子生長關鍵期通過體育鍛煉干預孩子不僅能在生長關鍵期內達到生長發育的高峰而且對孩子終身鍛煉意識的形成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是幼兒的身體各部分和成年人有著很大的區別,并不是縮小版的成年人。幼兒期的孩子機體生長發育是波浪式的,而且生長發育的速度的快慢也是各不相同的,生長發育的階段銜接比較緊湊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層層遞進,前后關系密切,所以在體育鍛煉時不好把控,一不小心就會超負荷,反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那個階段對應發展那些身體機能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期的生長規律是神經系統--淋巴系統--體格發育身高--體重及內臟器官,生殖系統發育最晚。
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幼兒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了解幼兒的生理發展趨勢而且還要通曉幼兒的心理學知識,任道而重遠。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體育課程如何設置?上什么?怎么上?一直是困擾我們的問題。作為體育教育的基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幼兒園老師承擔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幼兒師范高等專科類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的設置情況,我首先通過互聯網查詢了我國幼兒師范高等專科類的分布情況,截止到2017年全國共有高職高專類學校1358所,其中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不足50所,河北省幼兒師范類學校共有3所分別是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唐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通過知網以“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為關鍵詞共搜索出15篇相關文章,其中僅有一篇題為《江蘇省幼兒高等師范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的研究》的碩士論文是關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類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的研究的,其余14篇大多為對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或者高職專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研究,由此看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通過閱讀文獻資料以及實地走訪河北省內三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調查了解其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設置情況,同時在今年4.14日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組織的一次探討幼兒師范類學校體育教材的編寫會議當中總結以下幾點:(1)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均按照國家要求開設體育課程,大多開設時間為2-2.5年,其中大一、大二均全年開設體育課程,有些學校大三開始取消了體育課程,大部分學校在大三下學期由于學生實習取消體育課程。(2)大部分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課程均作為公共課程設置,在上體育課時并不根據學生專業區分上課內容,個別學校教師會根據學生專業做出相應的變動,但是大部分學校沒有學前教育專業專門的體育教師。(3)大部分學校體育教師授課沒有分專項基本都是一位教師籃球、排球、足球、田徑等項目都教,少部分學校會根據體育教師的特長安排教師以興趣班的形式為學校培養比賽型人才。(4)大部分學校體育課是必修課,而沒有專門的體育課選修項目。(5)大部分學校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一般均為田徑各個項目、球類項目、體操項目的基本技能的學習,根據學校女生較多的特點健美操項目也是比較注重的但是好多學校健美操課程并不是必修課程,基本是以社團的形式或者興趣小組的形式。(6)大部分學校體育課程都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為目標,并沒有抓住職業類院校職業特征。(7)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是以“多能”為基礎,“一專”具有局限性。(8)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趨向年輕化,經驗較為欠缺。以上是我經過走訪調查、訪談多個學校體育負責人加之通過互聯網查閱文獻資料對當下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的總結。
身體的生長發展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生長順序是不可逆的,所以什么時期發展什么身體系統是一定的一旦錯過最佳生長發展時期再想有所發展即將難上加難。體育能力的發展的敏感期對人的體育能力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幼兒期更是人的體育能力發展的基礎。研究表明,幼兒期是幼兒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速度能力、靈敏能力以及柔韌素質發展的關鍵時間段。1-3歲是幼兒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期間要幫助幼兒提高協調、平衡能力,可以為孩子設置一些爬、慢跑、輕跳類的運動形式,此時的孩子對新事物好奇心較強喜歡新鮮事物,可以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積極參加運動。3-5歲是幼兒速度能力、靈敏能力以及柔韌素質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作為學齡前兒童,幼兒園應組織孩子多進行室外活動,不同形式的跑、跳、摸高、以及球類運動、體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運動項目。幼兒期幼兒的大腦發育程度,所以在鍛煉過程中會出現動作遲緩、不協調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鍛煉時應該形式多樣、循序漸進。
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涉及到幼兒的課程我們教師都要慎之又慎,由于幼兒期年齡較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兒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示范來以及良好的課堂組織來完成體育教學,幼兒教師所具備的一般體育能力就包括動作示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在課堂上既能正確的示范動作,因為幼兒的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還要用有吸引力的語言吸引幼兒的關注流暢的講解,同時還要有規律的組織課堂教學使課堂順利進行。
幼兒教師體育教育的專項能力首先應該是對體育項目的掌握,包括對體育項目的技術動作以及示范講解的掌握。我們都知道體育課的目的一是提高身體素質,二是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所以我們幼兒體育教師的專項能力不僅是讓學生學會某些體育運動技能,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運動技能,積極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基礎技能的學習過程中一般比較枯燥,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有創新能力,兒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教師要不斷改變形式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張念宏在他的著作《教育學詞典》中提到“幼兒教師最基本的業務是重視運動與游戲相結合,使幼兒具有一定的運動技能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減少運動傷害,提高運動能力。”兒童的體育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有運動參與體驗,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只有當兒童某項運動產生樂趣或者興趣時理想的結果才會出現。所以幼兒教師的體育教育能力不僅在動作技術的傳授,最重要的是對幼兒運動興趣的激發及引導。
人不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的,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僅是指能掌握一定的跑、跳、投等運動技能以及發展兒童的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等身體素質,還有應對環境的變化,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幼兒教師的應用能力應該包括對室內體育的組織能力、對戶外體育活動的敏銳的洞察能力以及幼兒遠足時的領導能力及安全意識能力。室內體育尤其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兒童,由于孩子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戶外體育活動自然環境不易掌握,活動場地較寬闊,安全因素不易控制,更容易出現危險事故。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敏銳的洞察力是教師基本的教育能力,教師通過學生的言談舉止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的變化過程。幼兒園因為場地限制經常會舉行遠足或者采摘等活動,幼兒的安全意識較差并且好奇心較強所以常會發生安全事故,幼兒教師應該提前做好安全知識教育并且做好安全措施。
(1)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制度還不完善。
(2)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常常被學校忽視。
(3)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還在探索中,需要國家對其的大力支持。
7.2.1 深入貫徹高職院校職業性教育的屬性
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以就業為導向,“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住”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也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培養目標不僅要遵從高等職業院校的目標并且要體現“師范”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因此,要培養應用型高素質教師人才為培養目的。體育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結合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的培養目的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功能,以終身體育鍛煉為主線,強調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
7.2.2 根據學科專業性質設置體育課程
幼兒師范類專科學校雖然是以培養教師為主要目的,但是,學校除了學前教育專業以外還設置了其他專業,比如,小學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音樂教育等,不同的專業體育課程的設置應該不同,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應該重點突出培養教師的目的,而其他專業師范性質較弱應該主要以培養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提高身體素質為主設置體育課程。
7.2.3 根據幼兒教師的體育教育能力需求設置體育課程
幼兒教師所需要的體育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專項能力和應用能力三種。體育教育能力的發展主要依靠學生的練習而取得,所以在設置課程的時候應該加一些以發展學生的講解、示范、組織等能力為主的課程發展學生的小教師的能力,比如安排一些幼兒操的講解、示范練習,體育游戲的組織教學,在自我主導的課堂中主動思考如何讓幼兒園孩子接受力變強、如何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如何調動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提前投入到教師身份。
7.2.4 根據女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設置體育課程
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性別特點很明顯——大部分是女生,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又不同于男生,這個時期的學生大多18、9 歲正是朝氣蓬勃,愛美的花季,體育課程田徑比較枯燥無味,并且相對來說很累,女生的生理特點是力量相對較弱,加之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吃苦能力較弱,對于這些枯燥的課程對他們的吸引力遠遠不及手機。但是田徑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不得不學,所在在設置課程是應該以活潑有趣的形式組織教學。女生大多很愛美,并且協調能力也較強,操類運動技能提升氣質同時又可以發揮女生的特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在設置體育課程時應該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女生的優勢。
7.2.5 根據幼兒園體育課程設置體育課程
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培養的學生一般是面向幼兒園的,大部分學生會投入到幼兒教師行列,作為實用型人才,我們的體育課程的設置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幼兒園的體育課程,幼兒園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密切關注幼兒園體育課程變化,緊跟時代步伐培養實用性強的高素質人才。
7.2.6 根據學校的場地設施設置體育課程
體育課程大多為室外課程,室外課程對場地的要求非常高,什么項目需要什么場地都是一定的,所以我們應在現有的場地設施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作用盡可能安排適宜的運動項目學習。學校應在保障學生安全時盡量滿足學生需求。
7.2.7 根據學校體育教師的專項能力設置體育課程
幼兒師范類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師的專項能力決定學生的專項水平,體育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才能培養體育能力強的學生。體育教師的專業應該多樣化以滿足教學所需。學校應適時引進不同專業的體育教師或者通過培訓、進修等手段培養社會所需的體育專業教師以保障有力的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