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冼玉清在韶關嶺大村的教學與生活

2022-11-05 05:55:25鄧秋華仲紅衛
嶺南文史 2022年1期

鄧秋華 仲紅衛

人們提到冼玉清(1894-1965)先生,多是稱贊她在嶺南文獻整理和詩歌創作方面的杰出貢獻,而關于她的生活談的并不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孟子·萬章下》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章學誠《文史通義·文德》引申言:“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文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這就是說,后人要了解一個人的文辭,首先需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但如果僅僅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而沒有更深入一步考慮其所身處的具體境況,也不可以隨意議論其文。“論世”屬于宏觀歷史,而“身處”則屬于微觀歷史。將“論世”和“身處”結合起來,才能做到“知人”。1942-1945年,冼玉清先生作為嶺南大學的教師,在偏遠的韶關嶺大村度過了整整三年時間。這三年的生活經歷,對她中年以后的詩歌創作和學術研究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要了解冼玉清后半生的研究和創作旨趣,在韶關嶺大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回避的。

冼玉清到嶺大村,是應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之特別邀請。1941年香港陷于日軍之手,借香港大學地方臨時辦學的嶺南大學不得不宣布全員疏散。彼時日軍準備在香港成立所謂的香港文化協會,有意延請冼玉清擔任協會職務,而冼玉清不愿為日軍做文化漢奸,因此在嶺南大學之事基本結束后,就計劃化名乘船返回澳門家中暫住。1942年6月20日,冼玉清取得香港離境證,21日買船位返澳。在船上,她還遇見了觀本法師。彼此問過姓名之后,兩人甚為欣喜。

嶺南大學在香港淪陷后即籌劃在曲江復校。1942年四五月間,曲江嶺大村的建設基本完成,學校開始進入復課準備時期。7月中旬,冼玉清在嶺大的弟子李毓弘奉李應林校長之命前來澳門邀冼玉清北上“歸隊”。李毓弘對冼玉清說:“復校事易,而師資為難。粵北地方窮苦,道途遙遠,恐有資望者不肯前來。吾子一向生活優豫,人人所知。倘吾子肯來,則其他必望風而至。蓋弱女子毅然先到,丈夫漢何以為辭?此一舉動,其影響固甚大者。”冼玉清同親友商量,大家一致反對,認為冼玉清孑然一身,住在澳門尚可得以安生,而北上不獨生活艱辛,還可能冒硝煙彈雨之危,倘若遇到危難,屆時誰可為之護持?面對這一人生重大抉擇,冼玉清一時之間也難以取舍:如果去,則生命可危;如果留,則志節有憾。經反復思量后,為國盡忠的大義終于占了上風。她這樣解釋自己的決定:“譬如父母病危,為子者不奔侍湯藥,置身事外,何以為人?今國家正在危難之時,我應與全民共甘苦,倘因一己有優越條件,而高枕茍安,非素志也。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臨難毋茍免’之謂何?”冼玉清是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臨難毋茍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促使她在重大關頭毅然作出北上曲江的決定。

當時從澳門到內地有兩條路:一條從斗門都斛入,這條路不但最便捷,而且費用低、用時最少,但缺點是人擠盜多,安全難以保障。另一條是從廣州灣入,此路曲折遷迥,但是最為安全。冼玉清最后選擇了廣州灣一路。1942年8月15日,她灑淚辭別親友,帶著千疊國愁獨自乘坐白銀丸號返回國內。她先在湛江登陸,然后經廉江、玉林、柳州、桂林,輾轉一月有余,終于抵達韶關。這一個多月的路程有喜有憂:在廉江,她的行李被盜,不得不滯留盤龍等待救濟;在玉林,她偶遇故人洪鈞、歐陽雄,又結識了新朋友朱善卿和黎繼全;途徑賓陽,她住在“斷垣飄雨鼠跳床”(《流離百詠·歸國途中雜詩十首·宿賓陽旅店》)的旅店之中,在孤獨無依中只能偷偷流淚。在柳州,她專門拜謁了柳宗元廟;在桂林,她前往偏僻的龍隱巖讀了隱沒在荒草中的元祐黨人碑。對于一個立志獻身于傳統文化研究的人來說,拜謁柳廟和讀到黨人碑,于她無疑是莫大的安慰。抵達韶關的當晚,她和迎接自己的兩名女弟子同宿在武水河畔、黃田壩孝弟橋邊的一葉小舟之上。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冼玉清心情開朗,在《抵曲江與女弟子左坤顏、王瑞文宿阿秀艇》中欣然寫下了“為愛滌塵臨武水,畫船呼伴試行窩”的句子。

冼玉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就此開啟。

戰時物質短缺,而粵北山區尤為貧苦。冼玉清《流離百詠·曲江詩草·嶺南大學遷韶書事十首》(以下簡稱《十首》)專門記述了當時嶺南大學的辦學條件和自己的種種生活細節。

住:嶺南大學遷址嶺大村,曾得當時廣東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襄助。余將嶺大村、橫崗兩地原先屬于軍隊的四十八座竹制棚屋移交給學校作為校舍;李應林校長又多方籌款,委托司徒衛先生在嶺大村新建了一些建筑。這些移交的棚屋和新建筑皆屬于“竹織批蕩”之作,也就是用竹木建成的簡易建筑。《十首》中《遷校》說“竹屋茅檐結構新”,指的就是這一狀況。

食:在嶺大村,冼玉清自己親自買菜下廚。《十首》之《生活》詩云:“買菜清朝馳遠市,拾薪傍晚過前山。執炊滌器尋常事,簞食真同陋巷顏。”詩中所言的“遠市”不知具體位置。粵北地方鄉俗,常有村民在日出后不久聚在就近交通方便之處賣菜,形成一小型自發市場,約九十點即散去。嶺大村位置偏僻,惟距此約1公里處有粵漢鐵路仙人廟站(今已廢)。冼玉清須早起買菜,極可能就是去此小站附近的自發市場。嶺大建在一山坡上,周圍皆山,因學校無電無煤,故冼玉清須親自到周邊山上拾薪。在《十首》之《下廚》詩中,她以略帶調侃的口吻,說自己作為大學教授,剛剛放下手中寫文作畫的筆,就要操起刀子劈柴切菜:“誰惜摛文揮翰手,丹鉛才歇析炊旁”。生活如此清苦,冼玉清卻毫無怨言。孔子云:“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冼玉清在詩里以顏回自比,苦中作樂,其人生態度和人生氣節可見一斑。

衣:除拾薪做飯,衣服也要自己拿到村邊的小河里去洗。《十首》之《浣衣》詩云:“薄浣青衫到小溪,坡陀礙屐袖沾泥。臨流庸照新來影,不似當年鳳髻低。”青衫是古代學子常穿的衣服。此處若是實指,則冼玉清日常所穿之衣應是青色的袍服,這也正是民國時期大部分知識分子的裝束。詩中提到的“屐”,是用木頭做鞋底的鞋子。相傳屐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宋代以后基本只作雨鞋使用。冼玉清在下雨之后,穿著木屐小心翼翼走下泥濘的土坡去洗衣,弄得衣袖上也沾上了泥巴,以至于她甚至不敢看小河里自己的倒影——當年那個梳著鳳髻、生活優渥的華美女子,怎么成了這樣一個粗陋的“村婦”?

行:除工作和勞作,冼玉清的生活中也有消閑和寧靜。她會在校園里漫步,看滿園滿山的蒼蒼松柏和參天巨樟,耳畔是聲聲鳥鳴和村里傳來的雞鳴狗吠,大自然的種種都讓她覺得無比親切(《十首·校園》)。春天來臨,離嶺大二里之外的橫江村,潔白如雪的李花簇簇盛開。冼玉清獨自一人越過小溪,在春日暖暖的陽光里,披著滿身花影緩步而行。她聽到鷓鴣此起彼伏的啼聲,想起當年在廣州時和陳寅恪等教授同游蘿崗賞梅的時光,心里飄過一陣陣的哀愁——在這兵荒馬亂的歲月里,難得還有這樣的美好可以去尋訪(《曲江詩草·橫江看李花》)。閑暇的日子,她還去踏訪遺跡和名勝。粵北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盛唐名相張九齡就出生、成長、歸葬在粵北,冼玉清專程拜謁了這位洞燭先機、憂國憂民的“嶺南第一人”(《曲江詩草·謁張文獻墓》)。她到湘南旅游,在衡山尋訪懷讓禪師的道場福嚴寺和著名的磨鏡臺,登上祝融峰,在上封寺賞月,在觀日臺等待日出,在白龍潭晚泳(《湘南詩草·南岳紀游八首》);離別衡山,她又到了耒陽,夜晚的耒陽讓她想起了熟悉的珠江,在這里她逐一參訪了杜甫墓、蔡侯池、鳳雛亭(《湘南詩草·耒陽紀游四首》)。顛沛流離的生活不但沒有擊垮她,反而使她對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更加熱愛和尊崇。

交游:在嶺大,冼玉清沒有名教授的架子,和學生、職員的關系頗好,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冼姑”。她剛剛抵達韶關時,曾和迎接自己的學生左坤顏、王瑞文同宿一舟;1944年的除夕之夜,她與兩名學生黃貞綽、李銀生在樟林酒家(嶺大學生自己開設的小酒家)吃年夜飯。三人都是羈旅之人,在這一特殊時刻,自然感愁滿懷,解酒抒情。冼玉清喝得有些醉醺醺,最后由兩名學生扶回住處(《曲江詩草·卅三年除夕江西黃貞綽、李銀生兩生招飲樟林酒家餞歲》)。與學生同宿同飲,這種師生之間的情誼在今天已不多見。有一位秘書卓振雄,邀請冼玉清去他在黃岡烏蛟塘的別業做客。卓秘書用來招待冼玉清的,只有一道苜蓿菜。冼玉清不但沒有因此埋怨卓秘書,反而覺得在這哀鴻遍地的亂世之中,有一頓苜蓿餐就應該知足了(《曲江詩草·黃岡烏蛟塘訪卓振雄秘書別業留贈》)。冼玉清和同在粵北避難的徐學芬女士關系很親密。徐學芬,東莞人,清末進士徐夔飏女,善詞,是思想進步的嶺南新一代女性。冼玉清在坪石、連縣(今連州市)時,至少三次和徐女士一起飲酒縱論。兩人在連縣見面時恰逢七夕,臨別之時徐女士贈予冼玉清龍眼,而冼玉清也寄詩酬謝(《連州詩草·坪石端午徐學芬女士招飲莘莘學室,連陽七夕復荷臨存,暢談湘北戰局并惠贈龍眼,別后卻寄》)。徐學芬曾有“有財非富,無德為貧”的高論,冼玉清聽后極為震撼,以為有“棒喝”效果(《坪石詩草·從連縣返曲江經坪石再過徐學芬女士》);兩人談論時局,冼又對其胸襟視野多有佩服,稱贊徐氏“丈夫難得此襟期,時局盱衡眼似箕”。

冼玉清的中學同學梁鏡堯時在韶關仲元中學任校長。冼玉清到韶關后,不時會到梁家拜訪,兩人之間的情誼極為深厚。1944年日軍犯境,梁鏡堯父子為保衛學校英勇殉難。噩耗傳來,冼玉清悲傷難禁,連寫三詩以記之。在詩里,她引用“刑天舞干戚”(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句)的故事,稱贊梁氏父子“赤手撐持舞斧柯,頭顱如許奈伊何”,又批評不戰而逃的國民黨軍竟然將守土責任委諸一介書生,而自己也只能用痛哭來祭奠好友和殘破的國家。“干城竟屬書生事,哭爾寧如哭國多”“感逝傷時天欲問,《國殤》才讀已吞聲”。在難言的悲痛中,她只能希望梁氏父子的忠魂可以早歸故里。“清楓月夜知歸路,好挈佳兒返里門。”

冼玉清自小就立志要將全部身心獻給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事業。在嶺大村教書期間,她以《寫志》詩表達自己的人生志向:

廿載皋比自抱芳,任銷心力守書堂。

拒霜冷淡秋荼苦,欲植青松蔚作梁。

詩人剖析心志,說自己二十年甘守講席,將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教育和研究之中,乃是為保全個人志節和為國家培育棟梁。正因為有這份崇高的堅守與執著,在教學和生活條件都非常簡陋的情況下,冼玉清依然保持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十首》之《授課》詩說:“更無紗幔障宣文,百二傳經愧博聞。虞溥著篇先勸學,一生砥礪在精勤。”宣文指前秦的宣文君。她的父親傳給她《周官》之學。戰亂之后,國家人才缺乏,苻堅知道她精通《周官》后,就下令在她家里開設講堂,選派了120名學生跟她學習,時宣文君已八十歲了。因為男女有別,所以她授課的時候,和學員之間隔著一層絳紗。由于她的教學,《周官》之學重新盛行于世,苻堅封她為宣文君。虞溥是西晉的教育家。他在地方任職時,大修學校,廣招學徒,學生達到了七百多人。虞溥為此專門作了一篇勸學的文章訓誥學生。冼玉清引這兩則典故,間接地表達了自己愿意踵繼前賢的心志。

教學和研究,書籍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嶺南大學在當時是頗有聲譽的私立大學,其圖書建設情況在全國各高校中首屈一指:“嶺南大學圖書館在抗戰前藏書頗豐,其數量在全國大學圖書館中占第五位。……至1941年底香港淪陷前,圖書館在廣州和香港兩地已合計擁有藏書約20萬冊,其中中文藏書約14.2萬冊,外文藏書約5.8萬冊。”但是經過兩次遷移,尤其是從香港遷往韶關后,嶺大原有的藏書有相當一部分或失散或毀滅,留存部分之絕大多數亦未能轉運至韶關。面對空空如也的書架,冼玉清分外懷念自己藏書豐富的瑯玕館。《十首》之《缺書》詩云:“苦憶瑯玕舊池館,蕓香應冷子云書。”作者在瑯玕一句下自注:“瑯玕館為予藏書處,精槧甚多,亂后不知下落。”為解決圖書問題,嶺大除積極籌措資金采購圖書外,還通過嶺南大學同學總會發起為母校捐書運動:“凡屬本校同學,均盼每人最低限度贈送一本……如覺無可贈之書或以為買書不便,請捐助代金,每本金額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三種。”看到嶺大如此缺書,比鄰的東吳大學捐出國幣五千元協助嶺大購書,協和神學院也借予中英文圖書一批。雖然想盡辦法,但是看起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抗戰勝利后,嶺大圖書館返回廣州時僅僅攜帶圖書1萬冊。也就是說,嶺南大學在粵北辦學四年間學校圖書館所累積的全部藏書只有區區1萬冊!這個數量,只是1941年學校藏書量的二十分之一。

教師是實施教育活動的主體,優秀的教師是教育最寶貴的資源。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曾言:“大學之良窳,幾全系于師資與設備充實與否;而師資為尤要。是以吾人之圖本校之發展,之圖提高本校之學術地位也,亦以充實師資為第一義。”有資望的教師在各學校間自由流動,為民國教育界常態。冼玉清以富家女而身負才名,在當時可謂鳳毛麟角。得冼玉清者,不獨得一人才,亦且樹立一尊師重教的絕佳榜樣。在乳源桂頭辦學、距嶺大僅一水之隔的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就欲厚禮延聘冼玉清任教。文理學院請冼玉清的舊友王韶生帶領何士堅、黃文博,一行三人親自上門與冼玉清面談。冼玉清雖然為文理學院的誠意感動,但是仍然婉拒了邀請(《曲江詩草·桂頭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厚禮延聘,感懷舊游,口占三絕柬王韶生、何士堅、黃文博三君》)。遠在貴陽的國立貴州大學也寄來聘書,同時還請張西堂、岑家梧、羅香林三位與冼玉清有交游的名士寫信敦勸。冼玉清對于貴州大學的邀請頗感意外,她在去留之間猶豫了好久,最終決定繼續留在嶺大(《曲江詩草·貴陽國立貴州大學聘書遠至,張西堂、岑家梧、羅香林三君來信敦促并盛道花溪風景優勝,率成二絕奉答》)。

1944年11月,日本侵略軍集合兩萬多兵力,發動了第三次粵北會戰。1945年初日軍攻占韶關,廣東省政府隨之遷至連縣。實際上早在1944年5月下旬,韶關就已警報迭起。嶺南大學于5月30日接到戰區命令,要求在6月10日前疏散完畢。嶺大遂決定先行疏散教職工家眷及女教師,男教師一律留校辦理未完成工作。從6月到11月間,冼玉清先被疏散到坪石,很快又遷至連縣,然后又在戰事暫時安穩后回到韶關。

冼玉清達到坪石的時間應該是1944年6月9日,因為她在這一天寫下《曲江告急疏散至坪石嶺南農學院》二首記錄此次行程。從詩中“迎云晚對金雞嶺,入廛朝渡水牛灣”兩句看,冼玉清應是乘坐火車于傍晚時分到坪石,在金雞嶺下住一夜后,第二天早上再從水牛灣渡河到鎮中心。水牛灣位于武水在坪石轉彎的地方,粵漢鐵路在此設有水牛灣站。坪石鎮是湘粵交界處的大鎮,商業繁榮。冼玉清說坪石“上中下三街店鋪多至數百間,百貨云集,亦一市埠也”。在赴坪石路上,冼玉清還遇到了李沛文、黃偉勝、李德銓、邵堯年四位同事。李沛文、李德銓、邵堯年是嶺大的校務委員,黃偉勝職務不詳。

在坪石住了一個多月后,因為形勢日趨緊張,冼玉清又要被疏散到連縣。連縣在坪石北二百五十里, 抗戰期間,民國廣東省政府曾先后于1938年11月、1939年冬、1941年秋、1942年7-8月、1944年6月五次遷連。1944年廣東省政府遷連后,嶺南大學一部也隨之遷連,冼玉清就在此次遷連的人員之中。冼玉清原先準備自己買汽車票,但是因為車站運力不足,她奔波一天都買不到位子,只能看著打包好的行李一籌莫展。面對這國家淪亡、民生艱危的局面,她在悲傷之余,在詩里對政府面對人民疾苦的冷漠進行了嚴厲批評(《坪石詩草·擬向政府購車位赴連縣不可感賦》)。她把自己眼前的境況與亡國后倉皇南奔的李清照相比,覺得時隔千年,情景竟如出一轍:“烽煙報急近燃眉,漫卷圖書淚暗滋。后序怕看《金石錄》,艱危奚啻易安時。”7月19日,她終于搭上友人的車到了連縣,算是暫時逃離劫火(《連州詩草·燕喜學校閑居十二首·甲申五月廿九日偕胡繼賢行長、繼良及繼雄夫婦乘小汽車從坪石至連縣》)。

在連縣,冼玉清以筆為槍,積極挖掘連縣的鄉邦文獻,欲以此喚醒人民的愛鄉愛國之心。她明白地說:“欲人民之愛國,必須使其知本國歷史地理之可愛,而對于本鄉本土尤甚。所以言史學者,對于鄉邦文獻,特為重視也。”在連縣的三個月間,她陸續發表了《連縣之史地賞析》《劉禹錫在連州》《靜福山之文獻》《孟賓于之詩》《連陽掌故》和《連州三月記》等文章。1944年中秋,廣東省農林局、廣東省振濟會,連縣民眾教育館、婦運會、青年會,廣州真光中學、培英中學等聯合舉行“迎月會”,并邀請冼玉清向婦女作《詩人對月之各種感情》的演講。演講結束時,冼玉清深情地說;“在座諸君,有是遭亂的,有是離鄉的,有是遠隔兄弟姊妹朋友的,有是夫婦分離的,有是曾經戰陣的軍人,有是無憂無慮的少年,我們對著今晚的月亮,情感又怎么樣呢?總之希冀抗戰成功,希冀和平早日降臨,這是我們共同的心理。但祝明年中秋戰氛盡掃,各返鄉閭,我們得到一個更美滿、更如意快樂的賞月。”這次演講,可算是顛沛流離近一年間冼玉清最欣慰的一件事。

1944年11月,粵北暫時安穩,冼玉清從連縣返回坪石。次年1月中旬,日軍從湘南南下,先后侵占栗源堡(中山大學農學院)、管埠(中山大學師范學院)、坪石(中山大學校本部)。中山大學師生倉皇撤離,嶺大亦處于惶惑不安之中,員生皆檢點行裝,或投親靠友,或北上樂昌。從19日起,冼玉清衣不解帶等待學校安排。20日,嶺大通告可往二十里外的黃坑疏散,冼玉清遂于當日正午十二時與同事眷屬啟行。從這天算起直到5月14日出至仁化縣城,冼玉清在黃坑避難凡一百一十三日。《流離百詠》中的“黃坑詩草”收詩12首,專記此一百多天在黃坑避難的倉皇情景。詩中寫道:敵寇將至之時,嶺大師生緊急躲入校園后的山林之中,雖慶幸未落入敵手,但是叢林荊棘遍布,行動至為艱難(《甲申年十二月七日八日坪石墟樂昌城以次失陷,嶺南大學停課疏散》)。情況稍緩,全校師生扶老挈幼,攜帶干糧向黃坑避難(《全校教職員及婦孺避難黃坑,得歐林清君照拂》)。黃坑在群山之中,地方僻陋,村民生活極為艱苦,師生們住到村民家里,茅屋漏雨,大家只能以草鋪地,臥在上面休息(《茅屋漏雨席草臥地》)。隨后冼玉清跟隨本鄉保長,一同在山中艱難跋涉,勘踏前往樂昌、仁化的道路(《隨鄉保長踏勘通樂昌仁化險隘》)。在黃坑不久,師生們就聽到三十里外的桂頭鎮陷落的消息,嶺大師生不得不再次入山躲避。師生們穿行在深山密林之中,無房無屋,只能蜷伏在山崖之下(《敵駐桂頭入山躲避》)。就在這萬分艱難之時,朋友周郁文邀請冼玉清往住五華(劫掠頻聞,周郁文技正邀住五華,羅雨山秘書約來仁化,歐林清君留居黃坑感賦)。萬般無奈之下,冼玉清選擇翻越高峻的黃嶂嶺先到仁化,然后再返回廣州。(《擬取道仁化返家》《從黃坑赴仁化經黃嶂嶺》)。

就在冼玉清打算返穗而在仁化暫時滯留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來山城。冼玉清喜極而泣。她整理行裝,于9月6日乘船從仁化出發,先沿武江至韶關市區,再進入北江而經英德,于三日后抵達廣州,結束了三年的顛沛流離的生活。

[1]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

[2][清]章學誠:《文史通義》。上海書店出版社,第81頁,1988。

[3]李應林,號笑庵,廣東南海人,中國現代教育家。1937年接任嶺南大學校長一職,1948年辭任。

[4]嶺南大學農學院本部在1940年9-10月間已遷往韶關樂昌坪石辦學。

[5][6]冼玉清:《澳門小住記》。見《冼玉清論著匯編》(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第709-710頁,2016。

[7]以下所引詩句,凡出自《流離百詠》者,皆不注書名而只注該詩所屬章名及詩題。

[8][9][10][11][12][14][15][16][17][18][20][24][25][26]冼玉清:《碧瑯玕館詩鈔》。廣東人民出版社,第47、48、49、50、50、50、63、67、51、49、49、58、58、59頁,2008。

[13][宋]朱熹:《〈論語〉集注》。齊魯書社,第53頁,1992。

[19][22]周旖:《時困猶存劫后書——抗戰時期嶺南大學圖書館的藏書活動》。載《圖書情報知識》,2010年第1期,第66頁。

[21]《嶺南大學校報》(曲江版第3期),私立嶺南大學編印,1943。

[23]梅貽琦:《中國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第57頁,2012。

[27][28]謝建朝:《烽火歲月中的冼玉清二三事》。載《嶺南文史》,1995年第1期,第28、29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片911|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91精品人妻互换| AV熟女乱|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亚洲美女操|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福利视频| 欧美区日韩区| 国产啪在线| 激情亚洲天堂|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1国语视频|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99热精品久久|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亚洲伊人天堂|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婷婷激情亚洲| 免费毛片在线| 欧美日韩va| 免费无遮挡AV| 亚洲三级色| 国产成人一级| 欧美激情首页|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洲av毛片|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77777|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av在线5g无码天天|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99热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国产欧美日韩18| AV熟女乱| 片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99热亚洲精品6码|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91成人| 国产毛片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