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全黨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錨定戰略目標,牢記‘國之大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跑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比姽俦貏e是黨員干部必須牢記領袖統帥偉大號令和期望重托,準確理解和把握“國之大者”的時代意蘊,提高政治能力、踐行忠誠擔當,錘煉打贏本領、履行忠誠使命,振奮革命精神、永葆忠誠本色,切實以鐵心向黨、矢志強軍、崗位建功的實際行動開辟新征途、交出新答卷、實現新作為,努力在強軍興軍的新征程上跑好歷史接力棒。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赝h的百年歷史,不論是古田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的提出,還是黨的歷史上歷次危難關頭的重大轉折,都源于黨的高超的政治能力,這也是我們黨歷經磨難而巍然屹立、千錘百煉而更加堅強的制勝密碼。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關鍵時期,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對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斷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
一是善于把握政治大勢。黨員干部把握政治大勢,首要是保持清醒政治頭腦和敏銳政治眼光,對“國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數,自覺在“國之大者”上一以貫之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時刻真講政治、敢講政治、實講政治、嚴講政治,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教育引導廣大官兵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自覺從大勢和全局出發去考量、定位、擺布工作。要以大歷史觀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增強歷史自覺,掌握歷史主動,抓住歷史變革時期,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薪火相傳、接續奮斗。要自覺胸懷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涵養“計利當計天下利”的胸襟,主動把個人成長進步融入黨和軍隊建設事業大局,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努力為強軍事業增光添彩。
二是自覺站穩政治立場。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廓清思想迷霧、明辨是非標準,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思想燈塔和精神旗幟,篤學篤信篤行,堅決同各種錯誤思潮、不良風氣和行為作斗爭,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拔刀亮劍、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涵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情懷,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直掛云帆濟滄?!钡膱讨ⅰ按蜩F必須自身硬”的自覺,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為黨分憂、為黨盡責。賡續革命前輩的精神血脈,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保證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
三是堅定把準政治方向。當前,敵對勢力西化、分化、遏制戰略步步緊逼,“顏色革命”、“政治轉基因”工程花樣迭出,鑄魂與蛀魂、固根與毀根、扛旗與改旗的較量日益激烈。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尖銳斗爭,我軍沒有迷失方向,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堅持把牢正確政治方向。要加強對官兵思想政治引領,突出理論武裝這個基礎環節,抓住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根本,努力把理論武裝向政治高位提領、向信仰信念扎根、向改造思想用力,在掌握思想武器、提升理論素養中塑造政治靈魂、鍛造政治能力,筑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緊密聯系當前思想領域和軍事領域復雜形勢,引導官兵在意識形態斗爭一線、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淬煉思想、錘煉信仰,從思想根源上認識“舉什么旗”“走什么路”“聽誰指揮”“為誰扛槍”等重大問題,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做到堅決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負責、讓習主席放心。
習主席反復強調,“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黨的百年歷史經驗充分印證,國防和軍隊建設事關國家安危和民族興衰,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兩個大局”就難以保證。當前,我國安全形勢嚴峻復雜,威脅、挑戰明槍暗箭,斗爭準備刻不容緩,面對現實存在的戰爭危險,新時代革命軍人必須從黨的精神譜系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凝聚起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一是聚力破解備戰打仗的瓶頸制約。面對新的使命任務、新的戰爭形態和新的能力要求,作為離戰場最近、貼官兵最緊的軍隊黨員干部,唯有自覺知重負重,帶頭糾治和平積弊,帶領官兵練好勝戰之功,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備狀態,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才能履行好黨賦予人民軍隊的使命任務。深刻把握國家安全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始終牢記“丟掉幻想、準備斗爭”的諄諄告誡,按照打仗要求謀劃部隊建設,從思想教育、戰備訓練、指導方式、工作作風等方面,對和平積弊來一次深入徹底的大起底、大掃除,進一步強化危機意識、打仗意識,真正做到全時待戰、隨時能戰。始終保持“無事深憂,有事不懼”的憂患意識和本領恐慌,自覺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練兵備戰上,聚焦主責主業謀戰、研戰、務戰、備戰,堅持用實戰標準檢驗練兵成效,堅決鏟除“思想銹蝕”“二八現象”,深入糾治訓練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鮮明立起“勝戰光榮”的輿論導向、“備戰至上”的工作導向、“善戰優先”的用人導向、“為戰服務”的政策導向,真真正正把“軍人生來為打贏”的信條植入官兵靈魂。
二是大力培塑逢敵亮劍的血性膽氣。氣為兵神,勇為兵本。戰爭不僅是物質力量的比拼,更是精神力量的較量。軍隊黨員干部,必須帶頭涵養橫刀立馬的英雄氣魄,勇于直面困難、敢于擔當擔責,緊盯大事要事打攻堅戰,緊盯急事難事打殲滅戰,緊盯薄弱環節打持久戰,錘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膽魄意志,磨礪敢打必勝的“精神利刃”,鼓起邁進新征程、奮斗新時代的精氣神。要教育引導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始終胸懷強軍興軍的雄心壯志,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切實把革命軍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品質刻進骨子、融進血脈。持續激發官兵備戰打仗的戰斗熱情,全面培塑“硬仗惡仗無所畏、急難險重勇當先”的戰斗作風,堅持在艱苦嚴格的訓練中、近似實戰的環境中、嚴峻復雜的軍事斗爭中錘煉摔打部隊,厚實“逢敵亮劍、遇強更強”的勝戰底氣,努力培塑新時代革命軍人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支撐。
三是努力鍛造有我無敵的勝戰本領。能打仗、打勝仗是黨和人民對軍隊的根本要求,也是軍人使命職責和根本價值之所在。軍隊黨員干部,必須堅持把打仗當成全力以赴的主業、精益求精的專業、為之獻身的事業,一絲不茍研究戰爭,一門心思準備打仗,一腔熱血投身戰場,保持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高度戒備狀態,切實扛起如山使命、答好“勝戰之問”。要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強化使命擔當,聚力備戰打仗,潛心鉆研打贏,帶頭扭住“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短板練強本領、提升素質、增長本事。牢固確立“重心為戰、中心居中”的鮮明導向,抓好軍事理論、作戰知識和相關內容的學習,提高軍事素養、探析制勝機理、總結梳理戰法,力求在深度對接戰場、研究強敵對手中增強制衡強敵、戰勝對手的過硬本領;從嚴從難從實戰需要出發摔打部隊,主動設危局、擺險局、加難局,有針對性地讓官兵在實戰實訓中淬火礪刃,全面提高新時代人民軍隊備戰打仗能力。
回首黨和國家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百年滄桑歷程,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還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這些輝煌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接續奮斗出來的。當前,聚焦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速推進“十四五”規劃布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三步走”戰略已成為全軍上下的共同追求,歷史的接力棒責無旁貸交到了我們這一代官兵手中,我們就要牢牢把握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扛起奮進之責,努力在千帆競發的時代大潮中破浪前行。
一是保持不懈奮斗的趕考狀態。中國共產黨的“趕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從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如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一代代共產黨人始終以趕考狀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創新發展,奮斗不止,譜寫了“中國故事”,成就了“中國奇跡”。但也要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腦子里始終繃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之弦,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要教育官兵從我黨團結帶領人民砥礪奮進,戰勝各種困難挑戰,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中,汲取開拓奮進的強大力量,自覺增強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直面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不斷在涉險灘、攻難關中做先鋒、當表率,努力以領跑者的姿態引領強軍事業新局面。
二是保持堅守初心的趕考本色。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軍隊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趕考之路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共產黨人的群眾路線。在新的征程上,軍隊黨員干部要堅決站穩群眾立場,踐行群眾路線,秉持為民之心、滿懷愛民之情、恪守為民之責,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深厚情誼,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做人民的子弟兵。要強固初心使命,堅守黨的性質宗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厚植為民情懷,深悟黨的百年歷史就是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認清服務人民是我黨我軍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系民生福祉,努力創造更豐厚的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以此贏得大家的擁護和支持,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三是保持攻堅克難的趕考勇氣?!爸局?,無遠弗屆,窮山巨海,不能限也?!比娼ǔ墒澜缫涣鬈婈牐姑鈽s、任務艱巨、挑戰更嚴峻。在新的趕考路上,人民軍隊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內部變質、變色、變味,背離黨的領導,失去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防范被瓦解、腐化、侵蝕的危險,必須保持攻堅克難的勇氣,做到刀口向內、破立并舉。廣大黨員干部作為軍隊的中堅力量,必須時刻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迎難而上、爭創一流,攻堅克難、勇毅前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軍隊的光輝業績。教育官兵“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始終牢記肩上的責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擔當實干、埋頭苦干、善謀巧干,時時勇爭先,事事創一流,努力當好強軍興軍的“排頭兵”。引導官兵正確處理公與私、得與失、名與利的關系,涵養求真務實的奮斗精神,砥礪不畏艱險的擔當情懷,主動到艱苦的環境中磨練心智,在復雜的斗爭中增強本領,時刻以“奮楫者先”的趕考姿態投入強軍興軍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