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紅 文雙發
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關鍵課程。新時代,軍校思政課建設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作為一個思維活躍的群體,軍校學員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強,理論學習能力強,但社會經歷閱歷不足,思辨能力有待提升,有的學員易受錯誤思潮影響而走偏走斜,甚至走向極端。這給當前軍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軍校思政課必須發揮應有作用,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筑牢學員聽黨指揮、獻身強軍事業的思想政治根基。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員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用正確的政治導向引領學術表達,使學術表達體現正確的政治方向。
第一,從思政課屬性來講,要鑄軍魂。作為鑄魂育人、為戰育人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在思政課的課堂上,教員講什么、學員學什么,什么理論要立起來、什么觀點要破除掉,都有著嚴格的內在規定性。思政課要聚焦立德樹人、為戰育人,首要在于引導學員堅定理想信念,核心在于引導學員鑄牢軍魂意識,根本在于引導學員矢志強軍打贏,在固根鑄魂問題上抓緊抓實,真正為黨和軍隊培養出一批批德才兼備的堅定舉旗人、優秀帶兵人。
第二,從思政課教員來講,要講政治。教育大計,教員為本。習主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員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新時代軍隊院校做好鑄魂育人工作,最根本最核心的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學員。引導學員充分認清黨的創新理論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切實增強學員投身強軍事業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引導學員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科學立場、觀點和方法,在增進認同上下功夫,以思想理論上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
第三,從思政課建設來講,要把根本。思政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決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思政課改革發展的首要遵循,否則就會失掉根本。在教學目的設定、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效果檢驗以及學術研究導向、學術研究規范、學術成果評價等方面,要突出思政課應有的政治性和公信力,堅定不移地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堅定不移地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和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堅定不移地提升青年學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實現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最終向學員價值體系的轉化。
理論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馬克思曾言:“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根本,需要辯證的思維、邏輯的力量、透徹的分析。軍校思政課教員只有以嚴謹的邏輯、透徹的學理為學員答疑解惑,才能真正征服學員,才能讓思政課所表達的政治觀點和訴求真正為學員所接受并成為其自覺追求。
第一,抓住理論精髓,堅定理論自信。學理分析要透徹明了,透過外在表象直指事物本質。要用最真實的歷史還原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歷程,讀馬列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實現理論與實踐、歷史與邏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統一。要帶著問題學、聯系實際學,切實把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能力和理論素養。有效抵御各種錯誤思潮的滲透,進一步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讓學員真正受益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磅礴力量。
第二,品讀黨的歷史,打牢思想根基。習主席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讀黨的文獻,讓學員了解我黨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召開的重要會議、簽署的重要文件以及重要人物等。弄清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史代論、史論結合,把講道理與講故事有機結合,以黨史、新中國史、軍史中的生動事例闡明歷史智慧與規律,實現“隱形嵌入”,在潤物細無聲中融入理想信念、精神指引,通過歷史的熏陶、理論的滋養培塑學員信黨愛黨跟黨走的情懷,堅定維護核心、聽黨指揮的信念。
第三,研學研教研戰,促進理論創新。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軍校思政課不僅要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更要推進理論發展,尤其是軍事理論的創新發展。教員要圍繞教學改革創新的需要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時代化中國化的學術研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論水平,用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員的尊崇;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貫穿教學以及學術研究的全過程,關注時政熱點,緊跟時代步伐,著眼于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灌輸質效的現實問題,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推進教學及其理論創新;用馬克思主義學理研究思政課教學,研究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軍事教育改革創新、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效;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研究現代戰爭規律特點,研究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精準對接需求,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實戰化建設,使人才培養供給側同未來戰場需求側精準對接,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為戰育人教育目標。
作為一個體系化的大工程,實現軍校思政課政治性與學理性相融合需要總體布局、整體推動,要切實把握有效抓手并在關鍵點上布好局發好力。
第一,把握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習主席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是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思政課教學改革涉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多個層面,要在確保正確的政治導向、思想引領的前提下,通過改革努力實現思政課教學“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包裝”時尚,讓學員“真心喜愛,終身受益”。軍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要達成整體共識,把握正確方向,教員隊伍是“主力軍”,課程建設是“主戰場”。
第二,明確課程建設的總體布局。軍校思政課程有其獨立特色,要緊扣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貫徹落實。明確思政課關于黨的創新理論“三進入”教學內容設計,以教學內容調整和實戰化課程建設為契機,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明確思政課教學實戰化課程建設方向,緊緊圍繞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教育目標,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政治建軍方略,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助力人才培養供給側同未來戰場需求側精準對接。
第三,強化教學管理的重要職能。要壓實黨委責任,堅持依法抓教,建強教員隊伍,加強實踐探索,形成黨委負總責、上下齊動手、大家一起做的生動局面。優化教學結構。從教學常規運行要求來看,思政課教員隊伍數量、結構、教研組、課程組應合理編配;在班級結構上,須適度縮減教學班級規模,鼓勵有條件的軍校盡量實現小班化教學。規范監查督導。設立專門的思政課督查組,聘請資深專家教授擔任督查員,鼓勵同行之間相互聽課相互評價,組織集體教學觀摩,以督促學、以查促改、交流互鑒,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加強集體備課。針對一些院校普遍開展的集體備課因缺少創新意識致使教員積極性不高,主動參與性不強,教學資源共享率低,集體備課形式單一,其象征意義已經大于實際效果的問題與現狀,加快改變集體備課固化模式,提倡學員參與教員集體備課,鼓勵多人共講、同課異構、教研結合、多校共備思政課等新方式,真正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