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于海軍
微風吹過山崗,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城南村的土地上。水泥馬路整潔暢通,道路兩旁花木繁茂,一幢幢精致的農房錯落有致,一步一景,獨具匠心。村子正中央紅旗飄揚,城南村黨支部就在這里。
城南村位于吉林省和龍市西城鎮東部,是個朝鮮族聚居村落,全村有588戶1686人。
近年來,城南村黨支部堅持把基層黨建與脫貧固效、鄉村振興、民族團結、人居環境提升、農村治理協同發展,走出了一條農民富起來、集體強起來、鄉村美起來的治理之路,唱響了邊疆發展的“新農歌”。
近年來,城南村將鄉村振興工作與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發展產業等方面作用,提升基層組織力,助力鄉村振興。
當地強化堡壘作用,促產業發展,發揮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凝聚黨員群眾,因地制宜、抱團發展。結合和龍市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規劃,依托“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全面推動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過去的城南村,因老書記年齡高、身體差,無法勝任村黨組織書記,導致班子無人接續,全村經濟發展緩慢。
新一屆班子上任后,深刻分析問題和原因,積極尋求解決途徑,認識到當前問題解決的最終落腳點只能是發展經濟,而沒有黨建作保障,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
為此,城南村黨支部帶領全村群眾一邊尋找發展本村經濟的有效途徑,一邊探索加強黨建工作新思路,大力加強黨組織“三力”建設。
從思想提高入手,村黨支部每月定期組織學習,通過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省、市各級政策,組織黨員大學習、大討論,使全村黨員干部清醒認識到為什么要當黨員干部,當黨員干部要為人民群眾做什么,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干部為黨工作、為黨增光、發展經濟的新思想新觀念。
從落實責任入手,村黨支部建立了黨員責任區,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承諾踐諾制度,使全體在家黨員人人有責任、責任有承諾、承諾能兌現。
此外,從組織建設入手,村黨支部狠抓村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制訂學習計劃,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使班子變成團結務實、敬業盡責、廉潔自律、辦事公道的強有力集體,班子戰斗力和凝聚力顯著增強,村黨支部公信力明顯提升,讓“有困難找組織,有問題找黨員”成為村民共識。
只有千方百計幫助群眾增加經濟收入,增強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的能力,黨支部才有凝聚力、號召力和吸引力。
近幾年,城南村黨支部搶抓鄉村振興機遇,強化黨員帶頭,狠抓集體經濟發展,形成以投資米酒加工產業項目為主、村集體資產外包為輔的格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6.7萬元。

近年來,城南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圖/于海軍
同時,積極推進果蔬儲藏窖項目、精準增收項目發展,僅精準增收項目一項,通過貸款委托延邊潤土果蔬公司經營果蔬加工項目,每年每個脫貧戶就可獲得600元項目分紅。
腰包鼓了,發展進度更快了。利用集體經濟收入及上級項目幫扶,城南村積極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村內道路硬化率達到100%,村內農戶100%通廣播電視、通自來水,村委會、衛生室寬帶網絡全覆蓋,標準化衛生室、村級活動場所健全,改善了群眾生產經營和生活環境。
2021 年以來,以“千村示范”建設為契機,全村新設路燈86座,新建排水溝1600米,開展環境整治活動280余次,清理村莊垃圾160噸,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獲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鄉村之美,美在環境,美在人文,美在民風。城南村“內”“外”兼修,成就獨特的“西城之美”。
在不斷推進全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城南村黨支部一直沒忘建設美麗幸福新城南的發展使命。
強化鄉村治理,才能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
從打造文化鄉村著眼,村黨支部帶領廣大黨員、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學習鄉村建設經驗,認真細心收集整理本村人文、地理、歷史及紅色文化故事,深挖城南村歷史內涵,使城南村的文化故事在邊疆地區廣為流傳,極大地提升了城南村的知名度,為城南村成為文化旅游村打好堅實基礎。
為打造道德鄉村,村黨支部積極響應和龍市委號召,常態化啟動“愛心超市”,鼓勵村民從帶頭致富、好人好事、人居環境等方面的評比中獲得“愛心積分”,按照“幫扶部門拿一點、集體經濟出一點”的方式,通過“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形式,有效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引導村民在致富奔小康、改善村容村貌和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貢獻。
從打造美麗鄉村著力,村黨支部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及文明村創建,將環境衛生整治寫入村規民約,納入“互評互比”,定期開展“環境整治月”“美麗庭院”“干凈人家”等特色評比活動,做到“平日小掃,周大掃,月清理”,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向上向善激發農村自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