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蕓鋒 雷陽輝
前不久發布的《2021 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顯示,2021中國百強鎮榜單上,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位列第十位,相較2020年提升了兩個位次。
2021年,塘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6.49億元,同比增長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6%,進出口總額增長10.4%。在東莞邁入“雙萬”城市之際,塘廈交出一張合格的成績單。
4月份,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赴塘廈鎮調研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工作時強調,要進一步明確定位、堅定信心,以更大的雄心、更高水平的謀劃,全力以赴將塘廈打造成為東南門戶、產業重鎮,打造好產業生態新城,為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今天,塘廈站上城市進階的新賽道,努力躍升為莞深交會地區新增長極。
塘廈鎮毗鄰深圳,是東莞東南片區中心城鎮。近年來,該鎮發揮毗鄰深圳優勢,承接深圳高科技企業外溢,落戶塘廈,實現產業帶動,致力打造東南門戶和產業重鎮及宜居宜業的深圳后花園。同時,實現產業振興,落實鄉村振興,使百姓更具幸福感和獲得感。
塘廈是東莞傳統的工業重鎮,近年來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牛鼻子,先進制造業成為塘廈的主要發展引擎。這其中,塘廈以電子信息這一主導產業為支撐,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依托毗鄰深圳的優越地理位置和長期發展的積累,不斷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引導和支持企業內涵式增長和集約轉型,促進產業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圍繞上述目標,塘廈堅持以項目為抓手,推動重大項目建成投產,致力于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其中,塘廈布局建設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鳳凰科技產業園、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等項目建設高新科技載體平臺園區,重點承接深圳外溢優質高新技術企業,打造功能協調、創新協同、產業互補、成果共享的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推動兩地在跨境電商、智能制造、5G、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
塘廈鎮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是東莞市高水平規劃布局建設的首批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
臨深產業基地以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及高端裝備制造方向為主導,重點發展新一代通信設備、新型網絡、手機與新型智能終端、半導體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等產業,致力于打造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移轉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實現深莞高品質聯動發展的合作試驗示范區。
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項目,是東莞市“拓空間”城市更新類試點項目。過去幾年,石潭埔社區緊抓東莞市舊改契機,全面加快推進石潭埔科技產業新城(一期)項目建設,初步取得成效。
近年來,塘廈城市品質全方位提升。
該項目被納入東莞市城市更新“頭雁計劃”首批項目庫,是塘廈鎮重點推進的連片產業改造升級項目,在集體資產實現增值的同時,力爭為村級工業園更新改造樹立標桿。
現代財富是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來來往往”中創造的。“門戶”的提法,意味著集聚、輻射、聯通和服務,這既是塘廈呈現出來的特質,也是其未來的大文章。
根據東莞“十四五”規劃,未來5 年,東莞將更好發揮塘廈作為片區中心的作用,做實做強東南臨深片區高水平統籌聯動發展,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格局。新的發展規劃為塘廈帶來新的使命,推動其踏上新的征程。
今年初,東莞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完善“三心三副多節點”的城市功能格局,做強做優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三心”都市核心區,強化“三心”之間的交通聯系,提升水鄉新城、常平、塘廈三大副中心的服務能級,增強各鎮中心區與軌道樞紐站等重要節點的城市綜合功能。這對于塘廈無疑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也意味著城市定位、城市品質亟待全方位提升。
如今,贛深高鐵東莞南站全線通車,塘廈就此邁入軌道交通時代,進一步拉近與沿線城市的距離,也極大提升了塘廈的區位價值。再加上深圳外環高速公路的銜接及地鐵交通網絡的規劃建設,未來塘廈與深圳可以形成一小時乃至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塘廈將充分利用高鐵帶來的要素資源流動,探索以市鎮聯合統籌的方式開發東莞南站周邊地塊,注入科技創新、現代服務等要素,把東莞南站片區打造成城市副中心。
深莞兩地基礎設施“硬連通”和規則機制“軟連通”的深入推進,將有助于塘廈乃至東莞臨深片區的企業節約交通和時間成本,并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端人才,實現更大發展。在此基礎上,塘廈將以建設莞深融合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為依托,在規劃引領、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城市品質、社會民生等方面向深圳學習、與深圳對接,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
高質量發展強鎮,離不開高品質城市環境。塘廈具有宜居的城市生態,鎮內擁有56個文化廣場和生態公園、12個天然湖泊和水庫,綠化覆蓋率達40.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2.45平方米。
一方面,投資打造仙女湖之眼口袋公園、仙女島、環湖跑道、芳香汀、荔枝島等景觀,為市民提供休閑觀景好去處,改造后的仙女湖已于今年國慶期間正式開放。
另一方面,完成19個“一村一景點”項目建設和66個街頭小景建設,并投入約1.2 億元將林村、龍背嶺、石鼓社區打造成特色精品示范村。
近年來,塘廈發揮區位優勢,始終抓住先進制造業這個關鍵,用有力的舉措和高水平的謀劃,依法和諧有力地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品質內涵和產業競爭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是通過城市綜合轉型升級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典范。
從先進制造業、拓空間、提品質等多個方面,塘廈鎮蓄勢而起,吸引優質資源和重大項目集聚布局,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