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海濤
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完善審級制度”的重要改革舉措,也是深化案件結構分布、審判資源分配、審級監督作用發揮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濟南市濟陽區人民法院充分認識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對于廣大基層法院的重要意義,深入落實“一審準確查明事實、實質化解糾紛、及時定分止爭”的職能定位,以訴源治理和繁簡分流為導向,以全流程網上辦案和在線訴訟規則為抓手,以強化審判管理和提高司法能力為重點,努力讓審級職能與群眾所需所盼更加精準匹配,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濟陽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鴻翔布置崗位大練兵工作。
近一年來,濟陽區法院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和“一審準確查明事實、實質化解糾紛”專題研討會,要求全體員額法官聚焦“一審準確查明事實、實質化解糾紛”,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角度,總結交流經驗做法,研究探討一審審判工作思路,推進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著眼全局,做好庭前準備。法官要通過庭前歸納整理訴訟材料,明晰原告依據的法律關系,提高查明事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首屆全市法院審判業務專家、現任曲堤法庭負責人的張艷偉法官,利用曾經在速裁團隊快審快結的經驗,將法庭的類型化案件制作制式調查提綱,將要素式審判中的做法借鑒到現在審理的復雜案件的庭審環節中,提前厘清法律關系。
高效規范,充分行使釋明權。法官要按照“權利告知到位、法律釋明到位”的理念,主動引導當事人充分舉證。民事審判庭負責人林圓圓提出,法官運用釋明權應當貫徹訴訟開始到終結全過程,所認定事實必須以充分抗辯為基礎。對于事實真偽不明,未獲得明確證實的,應向當事人反饋這一看法,并給予其補充證據、陳述主張和就此發表辯論意見的機會,從而最大限度地還原客觀事實。
提高質量,加強文書說理。文書說理要詳略得當,確保當事人勝敗皆明,才能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在全院開展法律文書說理評比中,全省法院審判業務專家、現任立案庭負責人楊名峰表示,文書說理一定要避免通過羅列證據直接概括案件事實。對此,他提出“六心”工作法,強調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查明案件事實為切入點,既要化解當事人法結,又要化解當事人的情結。
加強培訓,提高專業化技能。各審判團隊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既要突出專業特色,又要打破專業壁壘,讓其他庭室法官參與進來,擴大法官認知層面,跳出專業看專業。同時,加強與上級法院各業務庭室的溝通交流,建立上下級法院的良性互動,多邀請上級法院專業性強的法官答疑解惑,進一步統一裁判尺度,規范裁判行為,不斷總結改判和發回重審案件的經驗教訓,提高一審案件質量。
濟陽區法院將改革試點與落實強基導向、加強訴源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注重民事案件繁簡分流、類案解紛等與改革試點集成配套、協同推進。
讓法庭“活起來”。與地方黨委街道共建“無訟網格”,精選典型案件定期開展巡回審判,每個法庭指定一名網格聯絡員,將調處化解工作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合力化解訴訟糾紛與非訴訟糾紛。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物業服務合同等批量式、群體性糾紛案件,選擇一件典型案件先行調解、先行判決,為其他案件辦理明確導向、提供參考。
讓各級調解組織“ 動起來”。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匯聚人民調解、調解組織調解、派駐法院調解員調解、老法官調解、公益律師咨詢等多種解紛力量,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文化長廊,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糾紛化解服務。
讓繁簡分流“通起來”。對立案登記的案件精準分流,對訴訟案件精準分道,對非訴調解成功的糾紛,由專人進行司法確認;簡單案件,由速裁團隊通過簡化送達、示范性裁判、集中開庭、簡化庭審程序等方式快審速結;復雜案件,由專業審判團隊精細審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交由入額院領導辦理。
濟陽區法院按照案件類型將調解、司法確認、簡單案件、復雜案件、重大疑難案件等分類審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基層法院自身“分調裁”的優勢,形成有可操作性的裁判規則和指引,推動類型化案件實質解紛,促進審判執行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濟陽區法院強化科技賦能,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構建信息化智能化支撐保障體系,解決制約改革推進的難點堵點問題,充分釋放改革效能。
瞄準“數字化”做加法。推進“智審、智執、智管”建設,目前依托智慧法院4.0系統、移動微法院以及執行案件管理平臺3個應用支撐體系,形成“當事人申請——法院發起——部門辦理——其他部門協助——反饋當事人”的工作全閉環。圍繞司法文書糾錯、裁判文書自動生成、統一送達平臺等系統應用,為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賦能,以智慧法院應用助力改革試點工作。
瞄準“系統化”做減法。推行無紙化辦公,打造數字化審委會,集音視頻播放、會議簽到、會議表決、信息收發、會議材料展示等功能于一體,改變了審委會靠大量印刷紙質材料進行報告的傳統模式,并實現與科技法庭的互動。實現移動辦公,真正減少審判人員的工作量,提高辦案效率,為審判人員和當事人“減負”。
瞄準“人性化”做乘法。推進在線訴訟,依托山東省高院建立的互聯網法庭,輕松實現線上線下“云開庭”。同時,對“上提”和“下沉”案件,做好窗口和媒體渠道的宣傳,最大化滿足當事人多元需求,真正做到服判息訴。
瞄準“實干化”做除法。今年以來,濟陽區法院領導班子更加年輕化,從年輕干警中選出思想政治過硬、智慧法院應用熟練、各項業務指標強的年輕骨干,提拔任命各庭室負責人、審委會委員和中層副職,不斷優化審判團隊設置及運行模式,促進審判組織架構與試點要求不斷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