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佳寧 徐宇樞

大運河江蘇省淮安段是中國大運河開鑿最早、延續最久,航運最繁忙、變遷最復雜的河段,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航運、水利、生態、經濟和文化功能。
2020年2月和2022年7月,江蘇省淮安市制定實施了《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和《關于統籌推進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全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淮安樣板”的決定》。淮安市立法項目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群眾參與地方立法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地方性法規的“民生底色”愈加濃厚。
淮安在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編制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熱點難點轉化為立法選題,讓立法成為回應人民群眾合理訴求的過程,成為改善人民群眾根本福祉的過程,成為推動地方治理精細化的過程。
《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強調,市、縣(區)文化主管部門加強對以淮劇、淮海戲為代表的傳統戲劇,楚州十番鑼鼓、金湖秧歌為代表的傳統音樂,洪澤湖漁鼓為代表的傳統舞蹈,淮揚菜烹制技藝為代表的傳統技藝等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和推廣。
對洪澤湖漁文化、白馬湖民間歌舞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集中、文化生態保存完整的區域,實施區域性整體保護,推動建設漁文化和民間歌舞文化生態保護區。對存續狀態較好、具有市場潛力和發展優勢的淮揚菜烹制技藝、博里農民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實施生產性保護。
全市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應利用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以及大運河沿線景區景點、古鎮古村、名人故居等場所,通過舉辦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大運河文化創意集市、大運河美食嘉年華等活動,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拓展傳播渠道,打造大運河文化交流合作平臺,講好淮安運河故事,傳播淮安運河文化。
淮安在法規草案起草、審議過程中,把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防止立法過程中部門利益法制化,注重統籌不同方面群眾利益和不同群體利益,使法規最大程度凝聚社會共識。
在出臺《淮安市人大常委會關于統籌推進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全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淮安樣板”的決定》時,將“維護群眾利益”列入8個并列的決定內容之一。
1月6日,淮安大運河百里畫廊開工。按照規劃,大運河百里畫廊東起淮安船閘,經里運河、京杭運河至五河口,向南經二河、洪澤湖大堤、蔣壩、馬壩、官灘至老子山鎮龜山村,沿線水域約125公里,重點規劃范圍為沿線涉及的街道、鎮、村轄區。
百里畫廊沿線區縣和部門注重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大運河百里畫廊屬地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強河岸、河灘、濕地的生態保護和修復。禁止在大運河河道和岸線違法堆放傾倒固體廢物、偷排廢水,禁止在沿線河湖非法采砂、非法捕撈。
淮安市百里畫廊建設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建立健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志愿者工作機制,引導沿線群眾參與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鼓勵社會力量支持百里畫廊建設。將百里畫廊建成全民向往的幸福畫廊、致富畫廊,讓群眾共建共享發展成果。
淮安區、洪澤區文化體育行政主管部門依托歷史街區、碼頭古渡、河湖濕地等原真性景觀,培育紅色主題游、漕運文化體驗游、運河水上風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游等旅游精品線路,舉辦行走大運河、運河龍舟賽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
清江浦區謀劃如何傳承延伸廟會文化,正深入挖掘文廟及花街片區的歷史文化,整合片區文旅資源,以花為主題和媒介,與境內“一廊六園”7個景區聯動,舉辦運河百花節,通過情景舞樂、歌舞、京劇、非遺文創、漢服快閃、花仙子巡游走秀等,再現和傳承花街百花節的傳統文化。
在機制建構中,基層立法聯系點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淮安市探索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不斷擴點提質,實現了全市范圍內7 個區(縣)全覆蓋,涵蓋機關單位、街道(鎮)、社區(村)、高校、律師事務所等。
基層立法聯系點充分發揮民意直通車作用,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群眾心中落地生根。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編制完善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戰略規劃,實現與國土空間規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有機銜接和整體協調。
上半年,淮安市法規草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收到的意見建議部分被吸納進法規條文中,部分作為法規實施監督的著力點,展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淮安市地方立法中的勃勃生機。
在充分調研沿線地域人文特征的基礎上,淮安精心繪制了“淮上四卷”—— “如意安瀾”“泱泱治水”“傳世古堰”“湖山勝境”,圍繞“文興、水清、岸綠、業盛、人和”的定位思路,加強市縣聯動,在全市域范圍內勾勒美好藍圖。
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堅持“文化為魂、保護優先”的發展導向,切實保護好大運河百里畫廊歷史文化風貌。系統梳理淮安運河歷史元素,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充分詮釋新時代淮安運河精神。
持續放大百里畫廊品牌效應,圍繞百里畫廊舉辦系列文化主題活動和體育賽事,激發“運河之都”城市活力,提升淮安知名度和美譽度。
淮安市、有關區縣和部門加快百里畫廊旅游景觀道建設,推進特色旅游小鎮和美麗田園鄉村串聯發展,打造彰顯大運河文化內涵、鎮村傳統肌理和景觀格局的鎮村集群。培育精品旅游線路,制作文旅解說系統,推動全域游覽體系建設,塑造百里畫廊旅游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