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王迪
近年來,山東泰安肥城市緊緊圍繞“五為”志愿服務,聚焦老年人、兒童群體需求,精準化策劃項目,品牌化運作項目,機制化推進項目,在為“一老一小”提供常態化服務的同時,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打通了“為老、為小”服務的“最后一米”。
“走,要開飯了。”正午時分,肥城高新區黃葉村村民胡學成正招呼同村的張繼申,一同前往村里的幸福食堂就餐。剛坐下一會兒,土豆燉雞、煮雞蛋、玉米糊等家常飯菜悉數上桌。
黃葉村幸福食堂是依托中共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工作委員會黨校(黨員教育中心)現有食堂、餐廳,由黃葉村投資3萬元改造提升的。
“凡60周歲以上老年人在幸福食堂就餐,按照每餐6元標準配餐,在市民政局每人每餐補助兩元的基礎上,村級每人每餐再補助一元,個人自行負擔3元。”黃葉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公道介紹。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黃葉村幸福食堂里,老人們正在吃飯。
記者注意到,幸福食堂一側墻上,張貼著規章制度,科學搭配菜譜,每餐一葷一素一湯一主食,確保營養均衡。同時,利用村級收入、對上爭取項目、接收社會捐贈、子女贍養充值等方式拓寬資金渠道,確保老人吃得起、吃得好,老年食堂健康長久開辦。
“幸福食堂是對老年人的特設福利、專項福利,也體現了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重視和關愛。通過加強心理慰藉,保障物質生活,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等一系列為老服務,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王瓜店街道黨工委書記姬建芳說。
針對農村空巢、殘障、獨居、失獨等老人越來越多的問題,肥城市突出“為老”服務這一重點,聚焦老人思想和生活需求,整合優質資源,匯聚志愿力量,建立起全方位、寬受眾、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肥城市邊院鎮聯合肥城市愛心公益協會發起的“墻上拉面 與愛同行”公益活動,自2018年5月26日開啟,已持續4年,主要服務于周邊鄉鎮和附近村莊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群體,重點向70周歲以上老人和身患疾病老人傾斜。截至目前,活動累計為困難特殊群體送出6300余碗拉面。
“在這家溫暖的面館里,進店的老人可以從墻上撕下一張便簽,到吧臺點一碗拉面。來面館的客人也可以多點一碗面,寫在便簽上,貼到愛心墻上,留給需要幫助的人。”
邊院鎮官莊村村民韓榮富告訴記者,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吃到愛心拉面了,來自愛心人士的關愛源源不斷,令她感動。
“一碗拉面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不僅幫助人填飽肚子,更重要的是,給予困難老人、困境兒童一份尊重與體面。作為‘墻上拉面’的活動載體,我們拉面館每月也會拿出一部分營業收入,增添一份愛心。”面館負責人王霞說。
今年以來,肥城市組織實施文明實踐蒲公英影院、幸福食堂、益杖陪伴、墻上拉面、情暖夕陽紅等市級品牌項目10余個,開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等志愿服務活動2400場次,真正為老年人帶來暖心周到的服務。
不僅是對老年人晚年生活關懷照料,自2021年4月起,肥城市針對基層兒童群體成長需求,打造鄉村“復興少年宮”特色品牌項目,搭建起少年兒童快樂成長、起航夢想的新樂園。
“在這里有哥哥姐姐教我知識,有小伙伴一起玩耍,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活動,特別有意思,寒假我還來。”今年上三年級的周倩倩說。
為豐富未成年人的課余生活,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暑假期間,邊院鎮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暑期夏令營暨青青學堂“為小”志愿服務活動。
以官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活動場所,立足“家門口”,面向全鎮青少年兒童開設了一系列素質拓展課程,包括安全自護課、行為規范課、文明禮儀課、傳統文化課、文體手工課等。
在這里,志愿者為孩子們授課,與孩子們一起讀書、做手工、參加戶外活動,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注入青春與活力,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有益的假期。
在鄉村“復興少年宮”品牌塑造中,肥城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鄉村學校少年宮,結合地域特色,整合多方資源,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打造各具特色、富有內涵的未成年人文明實踐陣地60余處。
在石橫鎮中心小學“復興少年宮”活動中心,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橫出山拳”傳承人徐慶國和少年宮輔導員正在指導武術少年班的學生進行武術訓練,老師一招一式教得仔細,同學們有模有樣學得認真,響亮的號子在“復興少年宮”大廳回蕩。
為了將“復興少年宮”作用發揮好,學校成立了少年武術班,利用大課間、課外活動等空閑時間段,組織學生們開展“習武明禮、修德樹信”傳統文化教育,以此變碎為整,經常性開展“復興少年宮——石橫武術”展演展示活動,常態化進行石橫傳統武術特色教學,將武術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創造更好的沃土,為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文明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有效途徑探索。
此外,孫伯鎮五埠村依托文明實踐站,整合鄉村記憶館、民俗博物館、紅色革命遺址等場所資源,為孩子們打造了頗具特色的“非遺+紅色”的鄉村“復興少年宮”。桃園鎮東里三村結合曬書城文化遺址,建設儒學講堂,向本村及周邊村孩子們宣講傳統文化。高新區王西中學對原有的鄉村學校少年宮提質升級,到這里的孩子無不被3 D 打印、機器人、海陸空模型等智能設備深深吸引,這里成為孩子們想象力縱橫馳騁的自由空間。
鄉村“復興少年宮”成為傳播新思想的新平臺、開展志愿服務的新舞臺、培育時代新人的新陣地、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