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郭鵬 □ 張玲

彼得黑龍江省遜克縣優秀電商創業帶頭典型
“老鐵們,看啊,這是我的家,我生在這兒,長在這兒,這些農產品都是來自我家鄉的土特產?!币桓毖竺婵祝瑦蹏Z東北嗑,近來,黑龍江省遜克縣網紅彼得大叔忙得不亦樂乎。
忙秋收,走親戚,逛市場,這些農家院里的家常事成了彼得大叔直播里的一個個精彩段子,家鄉的黃豆、玉米、榛蘑、蕨菜和各類藥材集中上線,快樂溢出屏幕,感染萬千觀眾。
彼得生活在依山傍水的邊境縣遜克縣,縣域擁有國家一類口岸和135公里邊境線,與俄羅斯阿穆爾州米哈伊洛夫區隔江相望,生活著鄂倫春、達斡爾、俄羅斯等23個少數民族。
彼得是俄羅斯族,從祖輩起在中國扎根已經近一個世紀。近年來,遜克縣推進“國門堡壘、先鋒遜克”邊疆特色黨建工程,打造縣域“一村一品、一鄉一業”邊疆民族黨建示范帶,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爭取了國家資金2000萬元,在“黨建+電商聯盟”的背景下,彼得成為電商銷售致富受益者,是全縣優秀電商創業帶頭典型,去年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彼得農忙時在黑土地上耕作,農閑時為家鄉農產品代言,還參演過《大掌柜》《闖關東前傳》《哈爾濱往事》等影視作品。
2017年,彼得在拍電影期間無意中拍攝了一個短視頻,沒想到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了熱門,當天就收獲4000名粉絲,從此他萌生了直播售賣家鄉農產品的想法。
此后,彼得開始用短視頻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鄉村振興、家鄉變化,5年來在多個短視頻平臺發布4000多個作品,直播近千場,全網粉絲600萬。
粉絲們陪伴著彼得一起春種秋收、孵雞打魚,一起經歷喜怒哀樂,用他的講述分享讓更多人了解遜克縣,被評為黑龍江網絡文明宣傳大使。
彼得參加節目出名后,很多外地朋友提出要吃遜克縣的農副產品。起初,他用郵寄方式把產品寄給外地朋友,大家連連稱贊遜克縣的產品。北緯49 度零污染,這給了彼得通過直播帶貨方式推介家鄉農產品的信心。
于是,彼得和妻子楊月梅2017年開通了微店、淘寶店,售賣家鄉特產,網店名字就叫“彼得大叔的家鄉特產”。后來,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他們陸續在兩家主要短視頻平臺開通網店。幾年來,彼得夫婦的電商銷量一直蟬聯遜克縣第一,不僅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手機和電商也成為他們的“新農具”。
“讓全國的朋友都可以吃到我們遜克縣的優質放心農副產品,讓更多朋友通過跨境電商方式品嘗到俄羅斯的異國風味,對我來說是一件幸事?!北说谜f。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彼得在電商致富路上跑在前、做表率。在縣委組織部開展的“黨員示范帶動、電商精準扶貧、群眾創新創業”活動中,他利用農閑時間與直播團隊入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在共享直播間和村播電商學堂中引領其他黨員帶動群眾投身電商助農,有效將黨員先鋒優勢轉化成電商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產業發展的動力。
在“領頭雁”的帶動下,一支“下地能彎腰、上桌點鼠標”的新型農村電商隊伍快速發展壯大。
5 年來,彼得勤勞創業,憑著“莊稼人”的質樸和對夢想的堅持,從最初的夫妻兩人創業,發展到今天帶動周圍村莊村民一起創業,采菜、擇菜、收購、包裝,為當地農民增加了就業機會,還解決了農產品銷售問題。
除了通過電商銷售家鄉農產品,彼得還幫助當地企業銷售產品,平均每天100余單。
他們與遜克縣的企業和實體店合作,利用直播幫助其帶貨。他還幫助身邊的農民朋友,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他們采的山野菜;利用網店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將產品挑選、分裝等工作交給村民做,并給予一定酬勞,通過電商帶動家鄉人共同致富。
通過電商帶動,讓更多家鄉人在一年辛勤勞作之后,能做到“家里不屯廢糧”,真正做到“種得踏實,賣得開心”。
事實上,彼得的創業經歷只是遜克縣眾多致富創業人才的縮影。
5年來,遜克縣從義烏等地引進電商人才9人,創建了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瑪瑙工藝品、精深加工農產品遠銷外地,走出一條融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24小時內實時配送、資源產品國內大循環銷售于一體的電商物流組織體系,多次受到商務部和省商務廳通報表揚。

彼得正在直播帶貨。
今年年初以來,為了有效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遜克縣堅持黨建引領,依托電商產業鏈在黑河市率先成立遜克電商黨建聯盟,形成黨建統領下的電商抱團發展互促共贏新格局。
該縣專注于整合品牌資源,提高對外合作話語權,成立電商企業家聯盟,打造“一鄉一業”各具特色的農林山特產品,形成品牌效應,避免無序競爭。
目前,遜克縣培育黨員電商骨干130余名,帶動全縣電商從業人員5000余人。2021年,遜克縣電商營業額突破1.1億元,更好展示了北國邊陲黨建引領電商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