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媛 江蘇省沭陽縣教師發展中心
社會在前進,時代在發展,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人才培養也有不同的要求。在發展迅速的今天,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某一技能或層面上,而是更加重視他們的綜合素養,受到這一時代背景的影響,各級教育也順勢做出了改革,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一方面是國家提升國民體質健康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體育教學來幫助學生釋放內心的壓力和情感,過程中引領他們行為的發展變化,推動他們正向、健康地成長,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有力保障。
新課程明確提出,新時代的背景下,老師要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體育學科的教學而言,核心素養包括體育知識、意識、行為、體質、技能、品質以及個性等綜合素質和修養,也就是除了學習系統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收獲良好的鍛煉習慣和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質之外,還需要學生在過程中獲得思想和品格上的提升。
通過小學體育教學,學生學習了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方法,培養了基本的運動習慣和能力。而核心素養理念的滲透,讓學生在掌握科學、健康的運動方法基礎上,更加重視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在他們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啟蒙的階段來進行歸正和引導,培養他們的良好品格,促進小學生身心整體性的健康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這也是國家對國民體質健康的要求之一。因此,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老師要合理進行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他們的身體素養,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體育品德也是主要的內容。何謂體育品德,即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對于體育標準和規則的學習,并嚴格遵守,將公平競爭的意識烙印在他們的腦海中,并因此形成自身言行的約束力。此外,在體育競技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他們不怕失敗、堅持到底以及不斷突破自我的體育精神。
在小學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滲透,能夠培養他們的健康行為,提高他們對于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養成積極、樂觀、自信的性格來待人接物,能夠讓他們受益一生,陽光、健康地成長。
小學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離不開教學大綱對體育課程的教學要求,以此為作為構建完整教學體系的向導,引導學生發展正確的價值觀。在課程教學的執行過程中,獲得體育知識的積累、體育能力的鍛煉以及體育精神的培養,落實體育教學的價值。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小學體育老師對于核心素養缺乏全面性的認知,因此在教學中也就沒有進行落實。此外,部分學校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體育老師的聘用上有所疏忽,體育教師的素養不高,甚至部分學校由其他學科的老師來兼任體育老師,因為體育素養的缺乏,教學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體育教師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誤區,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且掌握著教學的主導權,而忽視了對學生體育技能之外道德品質的培養,也沒有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制約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教學方式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在小學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約束,體育老師在教學方法上也比較單一,忽視了對學生興趣、個體差異的考慮。因此,在教學中遵循著教師講解——學生自由活動等固定模式,造成小學體育教學的形式化,難以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學校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場所所在,教師扮演著教書育人的角色,承擔著關鍵性的職責,因此,落實體育核心素養,要首先從教師著手,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從而保證學校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養的提升,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養的體育教師隊伍。第一,多引入高校體育專業的高素質人才,為體育教師隊伍注入新鮮的、有活力的血液,建立青年體育教師儲備。第二,加強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力度,鼓勵他們進行繼續教育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機體還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在這一時期融合體育鍛煉,對學生自身的發育具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很多家長雖然有對學生發育重視的認知,但是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所發揮的作用,也沒有對學生進行體育興趣的引導,造成學生體育意識的淡漠和行為的缺乏。而且,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固守著傳統的模式,認為體育是副科,忽視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創新,無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教學效果自然不甚理想。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做好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也需要從教師教學理念方面進行改革,改變他們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對學生進行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價值,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清晰的、科學的教學計劃,增加課堂教學的活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參與度,從而在師生的良好互動和配合中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就是要提升他們的體質健康。
第一,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升他們的體育鍛煉意識。小學生天真爛漫,對萬事萬物都有著高度的好奇心,興趣則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的催化劑,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勾起他們的體育興趣所在,從而跟隨著教師的節奏全力投入課堂教學,培養體育鍛煉的意識。例如,在教學第一學期第8課《50米快速跑》這一課的時候,在學生的認知中,會有一種“是人都會跑”的意識,覺得跑步很平常,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沒有參與的興趣,積極性比較低。那么,老師就要在了解學生這一心理的基礎上,通過問題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比如,跑步每個人都會跑,但是我知道一種能夠讓你跑得更快的方法,有沒有人想知道呢?配合著面部的表情,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從而跟隨老師自覺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領會到跑步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樣簡單以及積極鍛煉的意義,最終正確掌握通過積極擺臂、加快步頻來提高跑步速度的要領,提高他們的鍛煉意識和技能。
第二,借助合理的體育器材,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器材是必要的輔助工具,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材來配合體育鍛煉的落實,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體育器材,在保證個人安全的基礎上,發揮出體育器材的最大功效。例如,在進行第一學期第20課《投擲實心球》這一課的教學時,在進行正式的實心球投擲訓練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用瑜伽球進行模擬訓練,以小組為單位,告訴大家比賽的規則,然后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看誰能拋得最遠。在學生體驗完成之后,借助瑜伽球來指導各項動作要領,減少了實物鉛球過重給學生帶來的安全隱患,降低了動作練習的難度,提升了鍛煉的效果。
小學階段對于兒童來說至關重要,這一時期,他們的認知、思想都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體育教學在進行核心素養滲透的時候,除了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外,還需要挖掘德育元素,立足教學實際,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思想認知上的引導,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潛移默化之中健全對他們人格品行的培養。
第一,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學生的情感共鳴。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教育領域的改革,豐富了教育的手段,多媒體技術在各級校園中的普及就是表現之一。在各科教學過程中,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將教學的主要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教學的效率。此外,還能夠更加直觀地讓學生進行視覺、聽覺等感官體驗,增強情感的共鳴。例如,在進行第二學期第1課《奧林匹克運動相關知識》的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些視頻,可以是歷屆奧運會的精彩瞬間,也可以是賽場上的高燃畫面,讓學生了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運動項目的類型、競賽的方式。通過對會旗、會徽、格言等的了解,培養他們對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觀賞意識,建立初步的世界觀;通過對比賽規則的了解,培養他們對運動員和對手的尊重,樹立規則意識;通過對賽場上奧運健兒不懈拼搏精神的展示,樹立榜樣作用,培養他們勇于面對挫折、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
第二,設立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于自我行為的管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于小學體育知識所傳達出來的信息理解不夠透徹,因此無法真正消化吸收為自我能力的積累,就無法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教學方式上,小學體育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提高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十分符合小學生的發育特點,與情境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感受中,來加深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對于自己行為的約束能力。例如,在教學第二學期第14課《校園集體舞》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可以設置一些集體小游戲,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布置相同的任務,讓各個小組進行競爭,先完成的小組獲得勝利。在游戲的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參與,負責不同的環節,讓他們體驗團隊合作對于結果好壞的重要性,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重視對自己團隊精神、合作能力的提升培養。
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都有了顯著的改善,一方面,小學生的物質生活比較充裕,家庭的溺愛會讓他們養成一些暴飲暴食、挑食或者不愛運動的壞習慣,這對高速生長發育期的他們來說是極為不利;另一方面,對于文化科目的過度關注,讓學生缺乏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和投入。因此,小學體育老師要通過合理、科學的引導,來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發現自身的缺陷,并愿意去改正,且能夠正確使用體育鍛煉的方法,逐漸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學習時采用何種坐姿、如何正確飲水、如何合理飲食結構等,從而促進他們自身健康地成長。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基于對小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和規律的認知,改變自身教育理念,改良教學方式方法,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教學器材的合理應用、游戲化教學情境等來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促進他們體育知識、技能、意識以及思想品行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推動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