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展
(曹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 菏澤 274400)
水利工程的開發過程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例如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土地和植被,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現有的水土保持設施失去原有的功能,導致水土保持設施的出現和喪失。而水土流失又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這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水利工程建設的初衷。還應當看到,由于部分水利工程建設周期較長,工程兩側存在各種廢棄場地和生產生活區,如不及時、正確的實施水土保護,水土流失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因此,施工建設單位和相關管理部門要提升思想認識,水土保持工程的核心任務是盡可能減少水土流失,使之最終成為一項公益性工程。
毋庸諱言,水土流失對當地及下游河流的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破壞。水土流失破壞地表完整性,降低土壤肥力,導致土壤板結、板結和荒漠化,影響農業生產,進而造成所在區域生產條件惡化,群眾貧困,經濟社會難以可持續發展。應當看到,水土資源是群眾賴以生活的重要的資源,但由于過度開發,水土資源逐漸枯竭。土壤養分缺乏,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土壤資源不斷減少,而土壤資源的缺乏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甚至還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
水利工程建設如果不注重水土保持,使得水土保持難以為繼,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草皮、植被受到破壞,工程所在區域出現塌方、泥石流,使得泥沙含量增高,由此導致水利工程施工進度延緩,工期變長,增加建設投資,同時制約了當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在于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洪澇災害發生導致水土流失,威脅水利工程的泄洪。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會堆積大量的石塊和泥土,堆積就會出現淤泥問題。此外,水量的增加往往帶來更多的泥沙沉積物,可能危及水利工程的安危。同時,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建設也往往導致下游泥沙增多,河床升高,并減少水流通道面積,影響水利工程的發展。為此,水利工程必須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重視洪澇災害帶來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問題,避免由此帶來的洪水漫溢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可耕地低于聯合國確定的警戒線以下,確保耕地安全彌足珍貴。但是,這必須建立在水土資源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之上。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水土流失面積269.27萬km,占國土面積(除香港、澳門和臺灣)的28.15%,在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中,水力侵蝕面積為112萬km,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1.59%。從分布看,我國水土流失呈現“西高東低”格局。對重點地區的監測顯示,大江大河流域上中游地區仍是我國水土流失的集中分布區,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積較2019年減少了1.04%,但水土流失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比例仍然較高,為32.57%。基于此,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在做好工程建設的同時,強化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流域綜合治理,在助力工程所在區域脫貧攻堅中,促進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真正發揮重大戰略工程的作用。
在施工現場設置分階段填埋場,以提高材料運輸效率,確保項目建設及時完工。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大量的材料,根據預案應及早準備好存放材料的區域,以方便施工。取料場具體設置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選擇強度高的土段作為材料布置段,二是根據實際施工情況沿線設置,方便材料運輸。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節水工程的建設規模較大,工程建設方還必須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設置分散式垃圾填埋場,以有效提高工程的實效性。
在水庫等水利工程周圍種植樹木可以有效降低浪頭和風浪的沖擊力。這些樹木往往以灌木為主,灌木茂密的樹葉能夠有效減少風力,降低風的流速,同時可以減少干旱庫區水面積的蒸發量,起到節約水源的效果,從而涵養了水源,確保水土保持。需要說明的是,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走科學的防護林建設之路,要會同林業部門科學植樹,靠水的一面要注重營造風浪沖淘的防浪林,迎風面寬度要增加,種植那些耐水、根系發達、枝條柔軟的灌木;防風林要喬灌結合;防蝕林要以耐旱的灌木為主,采用緊密型結構。只有真正地做好防護林建設,才能確保庫區和周圍的水土保持工作可持續性發展。
為保證水利工程邊坡的穩定性,工程建設版面要將坡度固定,種樹種草,沿邊坡設置擋水溝。需要強調的是,樁身邊緣低于水庫正常水位的,可采用注漿擋墻護坡處理,種植綠化灌木,確保不塌方,水土不流失。
管理區建設初期,可將樓面作為壩區軸線的施工場地,并根據地形在場地四周增設排水溝和排沙溝。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應在施工后期拆除和綠化。
在選擇倉庫場地時,應盡量減少建筑以外的面積。堆場施工期間,必須按規定進行施工,確保泥土不裸露。對于邊坡開挖、加固邊坡等工作,應合理分區,盡可能減少泥土裸露面積。施工建設方要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堆場防控區的巡查工作,注意院子周圍的植物,以減少對植被的損壞。
施工建設者要樹立科學的建設理念,建設一個工程,造福一方百姓,要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愛護工程所在區域的一草一木,愛惜腳下的每一片土地。工程建設單位要加強員工教育,使某一個員工樹立水土保持意識,同時設立科學的規章制度,企劃水土保持質量優化和運行管理措施。事實證明,只有在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貫徹水土保持理念,提高水土保持意識和認識,才能真正實現有效的水土保護。施工、生產、生活區應集中布置,盡量減少對地表的破壞。為從根本上阻斷污染,減少對植被破壞,確保水土保持,建設者要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垃圾、廢土等雜物進行清理,施工完成后立即拆除搭建的臨時建筑物和硬化土地,表土要壓實,完成后立即進行復墾或深耕處理,以恢復土地的最大生產能力。施工過程中要從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的破壞,盡快恢復該地區原有的功能,并及時有效地發揮作用。
水土流失災害的發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于多種原因而發生的。對于已經發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加強科學合理地規劃和治理,盡量減少水土流失的面積。為此,工程建設者要強化領導,每一級領導都是最大的責任人,領導帶頭抓落實,做好預案,真抓實干,層層到人,確保每一個細節到位。工程建設周期長,所需資金巨大,工程建設部門要做好資金落實,確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充裕的資金支撐,從而確保維護工作順利進行。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土流失的類型主要有點型和線型兩種。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工程建設者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出科學的水土保護措施,形成科學化、體系化的保護體系。工程建設者要在研究施工現場土壤結構、充分評估土地適應性的前提下,與水利部門、農業部門、氣象部門相互合作,真正建立起適合本工程實際的水土保護措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施工方必須根據施工現場的各種特點和特點,設計和實施最理想的方案。不僅可以增加地表植被的覆蓋面積,還能提高地表土層的防侵蝕能力,從而營造優質的地表生態環境。
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是水和自然資源。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就在于科學合理地保護水力資源,為人類更好地利用,水的承載能力不是無限的,水不能過度利用,不能污染,要保護好工程所在區域的水土,使其能夠出去可持續性發展。為了保護好水土資源,需要重視水資源的利用。為保持水土保持水質,減少水資源的不合理使用,水利工程建設者要尊重生態規律,要順應自然,保護好大自然,樹立科學的生態文明觀念。在做好工程建設的同時,要堅持預防同行,水土保護優先的原則,要從長遠來進行科學的規劃,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作出科學的保護措施,工程建設要保持環境的和諧,最終以恢復為目的,要強化科學的綜合治理,嚴格實施督查,尊重科學,尊重自然,通過工程建設發揮工程和自然資源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實現人與自然與工程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建設與管理相輔相成,只有建設并不能做好水利工程的水土保護工作,還必須在做好建設的過程中加強管理工作,唯有雙管齊下,才能確保水土保護工作的出去可持續性發展。工程建設部門要始終明確管理是做好水土保護的關鍵性要素,做好科學的管理才是預防水土流失、確保自然得到有效恢復的重要保障。為此,工程建設監管方要從政治的高度,全力做好水利工程建設以及水土保護工作的監管和測控,監管和測控的重點就是水土流失的區域及其防治成效,水土流失區域發生的時間節點,在此基礎上,監督工程建設方及時有效地采取對應的補救措施,并且督促工程建設方提升思想意識,完善水土保護治理措施。不僅如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和監管部門還要加強對水利工程所在區域的地表植被和水土流失情況實施監管,通過對地表植被和水土流失情況的監督可以發現工程建設方在工程綜合管理中的缺失,由此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從而做好水土保護工作。
水利工程建設水土保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在系統化方面做好工作,尤其是在水土保護設施的驗收方面,要落實到位。具體而言,首先要確保自主驗收,水利工程建設方項目法人要根據國家對水土保持標準規范而確定的驗收標準和相關條件,在做好水土保持設施建設的基礎上,自主組織開展對水土保持設施的驗收工作,要在水利工程竣工驗收之前完成自身所承擔建設的水土保持設施的驗收報備工作。可以說,這是國家加強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步驟,也是確保水利工程建設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完成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水利主管部門要敢于擔當,擔負起國家和人民群眾賦予的職能使命,在接到項目法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之后,認真做好對項目水土保護設施的驗收監督檢查工作。尤其是對那些應驗未驗的項目,要做好督促指導,加快驗收工作進度。工作中,水利職能部門要嚴格執法,加大水利工程建設水土保持設施驗收之后的核查工作,對那些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真正筑牢驗收核查關,確保工程建設功在當代,造福子孫。
水利工程建設者要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做好水利工程建設和水土保護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水土保護并不是水利工程建設方一方的事情,而是全社會都要來關心才能做好的。為此,水利建設部門要學好相關法律,在自身做好工程建設和水土保護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法律的公信力,在人民群眾中做廣泛的宣傳,使人民群眾明白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明白水土保護的重要性,明白自身參與水土保護的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等先進的信息宣傳手段,在各部門、各建設單位和所在區域鄉鎮以及鄉鎮間做好全方位、無差別的水利工程建設的水土保持工作宣傳。水利工程建設部門要不遺余力,要堅持不懈地做好全民發動和宣傳,形成真正的效果,真正提高施工人員和轄區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和自主性,并且貫穿于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水土保持得以高效和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加強水土保持的科學研究。我國科技工作者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科研領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國水土保持概論》《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林草》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論著的問世,為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國土面積廣大,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還需要廣大的科技工作者要做好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尤其是針對局部性、區域性的水土保持工作作出更加科學、更加詳盡的研究,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效率,進而帶動全國性的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提升。
現在我國還存在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呈現出大面積水土流失的典型特征。部分地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這些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水利工程的目的在于開發利用水資源,減少自然災害,這也是水利工程的核心要素。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預防性監督可以提高工程質量、維護生態平衡、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因此,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意義,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案,做好水利工程中的水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