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輸尿管結石主要是因為患者尿液中形成的石晶體鹽分飽和,導致尿液無法對晶體產生抑制作用,進而出現結石。患者在出現輸尿管結石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疼痛及血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眾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健康意識降低,而泌尿結石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臨床中對于輸尿管結石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但是這種方式對患者傷害較大,會延長患者康復時間。而新型治療手法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輸尿管鏡治療可以減少對患者的傷害,提升治療安全性,加速患者康復,這也使其逐漸成為了尿路結石的主要治療方式[3,4]。而輸尿管鏡的缺點在于大多為進口產品,其費用較高,壽命較短,增加了患者經濟壓力,這時國產輸尿管通路鞘輔助輸尿管鏡的應用則可以減少患者經濟壓力,滿足患者多種需求。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國產輸尿管通路鞘輔助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86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按照奇偶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3 例。參照組患者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齡32~69 歲,平均年齡(50.54±6.22)歲;病程5~10 個月,平均病程(7.95±0.99)個月。研究組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齡33~70 歲,平均年齡(51.52±6.21)歲;病程5~11 個月,平均病程(8.01±1.0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選擇經臨床診斷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標準、經超聲檢查確診為上尿路結石、患者及家屬接受輸尿管通路鞘輔助輸尿管鏡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依從性較差、合并惡性腫瘤及臟器功能性障礙、合并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患者接受進口輸尿管鏡治療。患者接受全身麻醉,采用F8/9.8wolf 硬性輸尿管鏡,將輸尿管鏡插入腎盂中,并觀察患者輸尿管結石存在位置。使用200 μm 鈥激光光纖進行碎石,將激光功率設置為20~25 W,粉碎結石,隨后將較大結石取出。放置F5 雙J 管及F16 雙腔尿管。
1.2.2 研究組 患者接受國產輸尿管通路鞘輔助輸尿管鏡治療。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借助F8/9.8wolf 硬性輸尿管鏡對輸尿管腔進行檢查,隨后將輸尿管鏡移動至腎盂與輸尿管交叉部位,留置斑馬導絲,退出輸尿管鏡。沿斑馬導絲反向放置國產輸尿通路鞘,在掌握腎盂盞及結石位置后,放置200 μm 鈥激光光纖,設定激光功率為20~25 W,隨后粉碎結石留置F5 雙J 管及F16 雙腔尿管。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手術一期成功率、結石清除率及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術前及術后1 個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主要分為生理、社會關系、心理及環境4 個方面,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低于參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住院費用少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理、社會關系、生理及環境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心理、社會關系、生理及環境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續表2
2.3 兩組患者手術一期成功率及結石清除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手術一期成功率為95.35%,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9.0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結石清除率93.02%與參照組的83.7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一期成功率及結石清除率比較[n(%)]
作為一種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尿路結石主要發生在患者腎臟、腎盂、雙側輸尿管及輸尿管膀胱口等部位,這種結石形成初期患者并不會感受到明顯癥狀,但隨著結石的不斷發展和轉移,患者會出現疼痛及血尿,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則會對腎臟功能及輸尿管、膀胱功能造成影響,導致輸尿管感染,進而并發其他癥狀[5,6]。隨著近幾年我國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輸尿管結石的治療方式也從傳統手術治療方式轉為微創治療方式,有效減少了損傷。
現階段,實施輸尿管微創治療主要以輸尿管鏡為主,大部分輸尿管鏡工作通道都在F3.6 以下,這也使光纖及網籃置入后會將通道全部占滿,如果未放置輸尿管鞘就采取輸尿管鏡治療,則會導致沖洗液無法及時引出,導致腎盂內部壓力升高,造成合并感染[7]。而合并感染后則會導致患者全身炎癥反應,出現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要在實施輸尿管鏡前預先放入輸尿管內部輸尿管鞘,從而更好的提升治療效果。目前國內外大部分對于輸尿管鞘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輸尿管鏡質量上,近幾年國內進行輸尿管結石治療主要采取國外輸尿管鏡,但國外輸尿管鏡過于昂貴,且工作通道較窄無法滿足實際需求[8,9]。國內輸尿管鏡工作通道可以達到F4.3,在置入光纖后能夠有足夠的間隙引入沖洗液,從而避免輸尿管鞘及輸尿管手術無法順利進行的問題[10]。本次研究中,使用國產輸尿管鞘輔以輸尿管鏡治療的研究組患者一期手術治療成功率較高,這也說明在手術過程中提升了引流效率。同時國產輸尿管鞘輔以輸尿管鏡治療尿路結石還可以降低患者治療成本,減少患者經濟壓力,使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而國外輸尿管鏡成本較高,且使用壽命較短,不但會增加患者經濟壓力,同時也會增加院內醫療成本[11,12]。主要原因是由于輸尿管鏡在光纖放置后由于工作通道過窄提升取出碎石的難度,進而增加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而國產輸尿管鞘輔助輸尿管鏡則解決了上述問題。
綜上所述,國產輸尿管通路鞘輔助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結石能夠提升其治療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節約患者支出,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