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旭波 屈新輝
腦卒中是致殘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給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極大威脅,其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約占所有卒中的60%~80%,一直是神經內科治療中的難點[1]。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中,自由基是造成腦損傷的關鍵物質,依達拉奉因其強效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目前對缺血性腦卒中已有較確切療效[2]。三七通舒膠囊是三七類的一種新中成藥,有效成分為三七三醇皂苷,可改善腦缺血所致的神經和血管障礙,其與西藥聯用可能起到更好的遠期療效[3,4],但目前尚缺乏三七通舒膠囊與西藥聯合使用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證據。本研究旨在觀察三七通舒膠囊聯合依達拉奉與單用依達拉奉相比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與安全性,為臨床治療急性腦缺血卒中提供用藥參考。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納入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上饒衛生學校附屬醫院住院治療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通過計算機軟件產生隨機數字,將其分為試驗組或對照組。患者或家屬在參與研究前均詳細獲知研究流程,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試驗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37~81歲,平均年齡(62.5±9.2)歲;平均病程最短10 h,最長14 d,平均病程(5.7±4.2)d。對照組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39~79歲,平均年齡(63.0±8.6)歲;病程最短6 h,最長15 d,平均病程(6.1±4.5)d。2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病程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基線具有可比性。隨訪6個月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1例和3例患者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5]且為初發病例;②錯過溶栓時機或不能進行溶栓治療的患者;③中國卒中量表(CSS)評分10~30 分(輕中型);④自愿參加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病情嚴重,需緊急溶栓或手術治療者;②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凝血功能異常、近期有手術或活動性出血患者。
1.4 方法對照組患者常規給予降糖、降壓、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療,并給予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靜脈滴注,2次/d,30 min內輸注完畢,連續使用14~28 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三七通舒膠囊0.2 g,3次/d,療程4周,出院后繼續按照該劑量服用三七通舒膠囊,分別觀察治療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時的療效與安全性。
1.5 觀察指標療效指標包括:①神經功能缺損恢復情況評估采用CSS評分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CSS的評估項目包括:意識、水平凝視功能、面癱、言語、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共8項。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6]。NIHSS的評估項目包括:意識、凝視、視野、面癱、上下肢運動、肢體共濟失調、感覺、語言、構音障礙、忽視,共11項,總分42分,得分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7]。②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采用Barthel指數(BI)計分法。BI的條目包括:進餐、洗澡、修飾、穿衣、可控制大便、可控制小便、用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45 m、上下樓梯,共10項。得分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依賴程度越低[8]。安全性指標為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判定標準為:用藥后發生、符合該藥不良反應類型且在停藥后癥狀有所緩解或消失。

2.1 2組患者CSS評分與NIHSS評分比較治療后1個月時,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CSS評分、NIHSS得分改善情況均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和6個月時,試驗組患者CSS得分、NIHSS得分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2組患者不同隨訪時間CSS評分比較 (分,

表2 2組患者不同隨訪時間NIHSS評分比較 (分,
2.2 2組患者不同隨訪時間BI評分比較治療后1個月,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BI得分的改善情況均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和6個月時,試驗組患者BI得分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同隨訪時間BI評分比較 (分,
2.3 2組患者治療安全性比較6個月治療期間,試驗組患者出現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1例,該患者為輕度脂肪肝,通過保肝治療后,轉氨酶逐漸恢復至正常,并繼續服用該藥,未見其他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胃腸道反應1例,皮疹1例,通過減少劑量后患者癥狀減輕并消失。其余患者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是神經系統的常見急性危重病,具有很高的致殘和致死率。其發病機制與多種因素相關:自由基的形成與釋放、興奮性氨基酸的蓄積、炎性因子的產生以及細胞凋亡等[9]。溶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很多患者由于錯過溶栓治療時間窗或因某些原因不能進行溶栓,此時臨床上需要提供其他有效的治療方式。
依達拉奉可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調節炎性因子、抑制細胞凋亡等對神經損傷提供保護作用[10]。自由基是腦卒中損傷中的重要因子,依達拉奉具有親脂基團的陰離子,易穿透血腦屏障,為自由基提供電子而改變自由基的形態,達到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11]。此外,有研究表明依達拉奉還可通過抑制梗死區域水通道蛋白4的表達而降低腦卒中引起的腦水腫[12]。
三七通舒膠囊包括人參三醇皂苷、人參皂苷和三七皂苷3種成分,主要成分是三七三醇皂苷(PTS),含量約60%以上[13]。其藥理學機制涉及多個方面:①促進腦缺血后神經細胞和微血管的增殖,并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過程[14]。②抑制自由基的產生,清除黃嘌呤產生的自由基、促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15]。③非特異性阻斷鈣離子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縮[16]。④抑制NO相關的神經毒性,增加海馬中cAMP含量,保護血管內皮和缺血腦組織[17]。⑤抑制炎癥因子表達、增加腦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15]。⑥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增加頸動脈血流量、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等[18]。基于上述藥理機制,將三七通舒膠囊用作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保守治療中的輔助用藥,可能起到保護缺血后腦血管和神經的作用。
依達拉奉是目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療效已得到肯定的藥物,本研究采用三七通舒膠囊聯合依達拉奉與單用依達拉奉比較,可評估三七通舒膠囊是否具有實際療效。研究結果顯示2種藥物聯合治療輕中度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第1個月時試驗組CSS得分、NIHSS得分和BI得分雖較對照組有好轉,但差異并不明顯;而第3個月、第6個月時CSS得分、NIHSS得分和BI得分均明顯改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兩者聯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該結果提示在出院后隨訪期間應長期使用三七通舒膠囊,才可獲得更好的療效。兩藥聯合使用過程中,未發現嚴重的心、肝、腎和胃腸道等不良反應,僅1例患者轉氨酶輕度升高并在治療后好轉。綜上結果,筆者認為三七通舒膠囊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穩定期可獲得更好的療效且安全性良好,可在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