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合理應用語篇分析策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語篇分析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英語,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語篇意義與表達方式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效果。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探索和研究語篇分析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途徑,要求學生在理解語篇以及深度閱讀的過程中,總結英語閱讀的技巧,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本文主要就語篇分析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語篇分析策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趙如英(1972.08-),女,江蘇南通人,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初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語篇知識的學習是學習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基礎。由于語篇知識在增強學生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通過對語篇知識的學習,學生對聽到或讀到的語篇內涵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比如,語篇中出現的立論句、段落主題句、話語標記語等知識,不僅有助于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脈絡,而且對于學生閱讀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語篇分析策略時,必須緊緊圍繞英語閱讀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恰當的語篇類型,設計科學合理的語篇結構,確保語篇保持相應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運用語篇分析理論概述
(一)概念
所謂語篇實際上就是完整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且為了實現某一目標服務的一種常用的語言單位。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合理應用語篇分析法,不但有助于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英語閱讀文章的內容,實現從各個層次理解語篇邏輯關系的目的,而且通過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深度挖掘,徹底打破了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了初中學生閱讀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提升,為學生學習初中英語知識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重要性
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下,教師注重的是向學生傳授詞義和語法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增加知識積累量,忽略了學生語篇分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最終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無法理解文章深層次含義的情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大致了解文章內容,而且還應要求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細節,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加強學生語篇意識培養的力度,在保證學生更好地參加英語閱讀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投入高、產出低是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雖然大多數初中英語教師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加強了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閱讀策略指導的力度。但是由于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詞語、句子、段落的解讀為主,忽略了從文章語篇結構分析著手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整體語篇結構和知識的重要性,致使學生無法理清文本的邏輯關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糾正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第一,傳統應試教育思想對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技巧的培養產生了極大影響。英語教師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采用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必須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和理解英語知識。雖然該教學方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但是教師忽視了向學生傳授閱讀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對學生學習和理解初中英語知識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第二,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是以教材和考試內容為基礎,英語閱讀資源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在參加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只能通過閱讀教輔材料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過于單一的英語閱讀資源,制約了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不僅無法滿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而且制約了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第三,初中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閱讀英語資料,并未認真思考英語閱讀的目的,影響了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的效果。此外,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英語閱讀教學時,并未制定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致使學生因為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指向性,對學生理解英語閱讀的內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語篇分析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開展有效話題導入
提問是激活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語篇,思考問題,對于學生解讀閱讀資料意義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由于大多數學生并不具備帶著問題思考的能力,其在閱讀過程中只是將單個句子語義的理解作為閱讀目標,所以導致其英語閱讀效果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對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始前,應該先要求學生通過瀏覽全文的方式初步了解閱讀資料,然后再由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問答活動,要求學生在教師提出的問題的指導下在語篇中找到解答問題的答案。問題導學教學方法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從文本中尋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培養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和意識。比如,教師在進行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 6“Food and lifestyle”的教學時,應該將引導學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積極生活態度作為首要目標。而在Comic strip板塊的教學時,則應該將漫畫語篇從Eddie 日常飲食引入到課堂教學主題中,引導學生在學習不同食物名稱以及準確分類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對話語篇手段,模仿并討論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各種食物。由于該單元的主題與七年級學生的日常生活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本單元的主題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促進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穩步提升,為初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理解語篇詞句
雖然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實施為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語篇分析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并未深入探究該英語教學方法的意義,只是簡單地認為語篇分析法就是以文章整體結構為基礎,要求學生理解文章整體內容。這種片面性的理解制約了語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效果的提升。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運用語篇分析法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必須將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識作為首要目標,合理應用語篇分析法,優化和完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引導和鼓勵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閱讀資料的內容,為后續語篇分析法的應用做好準備。英語閱讀教學開始后,教師必須詳細地向學生講解閱讀資料中的關鍵詞語以及各個語句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要求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在聯系、文章先后順序以及作者寫作意圖的基礎上,閱讀英語文章,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Growing up”這一知識點時,先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討論“What is life?”,然后再要求學生使用“Life is...”造句,最后再引出“Life is a paradox.”。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小組討論活動時,鼓勵學生用頭腦風暴等方法盡可能列舉出更多的與閱讀資料相關的語句,并將其作為學生后期詞匯復習和引出的基礎。語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幫助學生理清了英語閱讀文章的脈絡,明確英語閱讀學習的方向。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積極探索和研究語篇分析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引導學生尋找和理解英語閱讀資料中出現的邏輯性詞語,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注重掌握段落結構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只有熟悉和了解了文章的體裁,那么其學習效果自然會得到顯著提高。由于不同體裁的語篇其結構特征也各不相同,只有真正熟悉和了解了各種體裁語篇的結構特征后,才能在閱讀過程中準確把握語篇中心主旨獲取語篇信息。所以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必須充分重視引導學生分析語篇體裁的重要性,選擇經典語篇分析語篇結構,提高學生的文體知識培養效果。對于記敘文,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記敘文中的線索,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結構;對于說明文來說,則應該要求學生從語篇結構和說明方式等幾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教師在開展議論文的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緊緊圍繞語篇論點組織論據,才能在保證學生準確掌握論據與論點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和水平。比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 Unit4 Reading部分的文章“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始后,應該要求學生在仔細觀察文章標題、插圖等顯性結構特征的同時,將文章分為三部分,最后再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仔細分析語篇結構,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背后蘊藏的意義“Never give up”,從而達到促進初中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效果有效提升的目的。
(四)提高學生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學生在閱讀和理解英語閱讀資料時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假如學生具備了較強的推理能力,那么就可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對文章含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分析詞句和段落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要求學生在深入理解不同文章語境含義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為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閱讀知識提供幫助。
(五)掌握銜接連貫方法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資料語篇的銜接與連貫既是語篇分析的關鍵,同時還是語篇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比如,Halliday和Hasan在《語篇的銜接》(Cohesion in English)這本書中就是從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兩方面詳細講解了語篇的銜接手段。其中語法銜接主要指的是指稱、替代、省略和連接等銜接方法,而詞匯先進則包括了復現和同現關系等幾方面內容。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合理利用兩種不同的銜接方法對于學生語篇理解速度和精準度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必須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詳細地向學生講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涉及到的語法與詞匯銜接手段,通過對學生銜接與連貫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能力,保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此外,為了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在保證學生準確把握文章語篇結構銜接與連貫特征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才能達到有效提升初中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效果的目的。
(六)讀后歸納閱讀技巧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入到讀后環節后,學生已經通過閱讀、思考、交流等方式加深了對語篇意義和語篇結構的理解和認識。此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先要求學生自主總結語篇分析經驗,然后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歸納有助于自身閱讀技巧提升的知識。由于大多數語篇都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假如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理性認知語篇技巧,并將其總結為一般性原則的話,那么其便可在閱讀活動中舉一反三,進一步加深對英語閱讀資料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末尾環節,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發現和掌握的閱讀方法。比如,“Two cities in China ”這篇課文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兩名學生從各自的視角描述了自己的家鄉。課文中將與北京地理位置相關的內容作為線索展開,詳細講解了每個景點所呈現出的文化歷史價值。而與桂林相關的部分則在文章的開篇就引用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俗語,借助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桂林自然景色的獨特之美完整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而教師要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詳細閱讀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使用英語考試題型,創設高效教學反饋體系。這不但有助于教師準確評價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而且有效解決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閔昌祥,徐秀麗.語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校園英語,2022(13):57-59.
[2]李清波.語篇分析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2(8):90-91.
[3]竇愛霞.語篇分析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2(6):12-13.
[4]張璐.基于圖式理論和語篇分析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D].集美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