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亮
6月21日,美國政府以“強迫勞動”為由,對中國新疆產品實施全面禁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制定了“打擊強迫勞動貿易戰略”,作為該禁令的實施步驟之一。事實上,中國法律明確禁止“強迫勞動”,說新疆“強迫勞動”完全背離事實。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看,美國才一直都在實施“強迫勞動”。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懲罰條款”,為美國實行強迫監犯勞動的“現代奴隸制”提供了法律依據。
奴隸制與共和體制、奴隸的存在與所謂自由平等社會的沖突自美國建國之初就一直存在。對“奴隸制”這個美國歷史上不光彩的一頁,美國官方文件一直諱莫如深。盡管在美國建國前,奴隸制在北美殖民地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當時的美國憲法正文中通篇都沒有出現過“奴隸制”一詞。直到1865年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通過時,才首次提到“奴隸制”一詞。
美國歷史學家認為,美國憲法正文之所以沒有出現“奴隸制”一詞,與美國殖民地背景不無關系。在美國殖民地時期,英國殖民者為了使奴隸制永久化,在普通法系內制定了一系列保護奴隸制法律,這使得在1776年美國建國時,奴隸制在13個殖民地都合法地存在。
在美國歷史上,奴隸一直受到非人的待遇。美國獨立戰爭打響后,1776年7月底,在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后,參加會議的代表們在分配征稅的數額時把奴隸視為“財產”,不作為征稅的計數。到了1787年制憲大會召開期間,制憲大會提出的憲法草案規定,各州國會眾議院人數根據各州人口的數量來決定。而對于奴隸是否納入各州的人口統計,制憲大會卻存在明顯分歧。制憲大會最終達成一致,把奴隸作為各州選派國會代表和納稅的計數,但只占自由民的3/5。制憲大會在討論廢除奴隸貿易和歸還逃奴問題時,也都避免“奴隸”一詞,而用“人”“其他人口”或“受服役或服勞役者”代之。這說明,盡管美國的開國先賢把“自由”和“平等”莊嚴地寫入《獨立宣言》和憲法等建國文獻中,但卻心照不宣地默認了奴隸制的存在。
雖然美國憲法正文在談到奴隸時用“人”或“其他人口”來指稱,但在整個南部蓄奴州,奴隸仍被視為“財產”,奴隸制在美國的社會和經濟中變得更加牢固。到1861年內戰爆發時,15個南部和邊界州的奴隸人數高達400萬人,幾乎全是非裔后代。為贏得戰爭,亞伯拉罕·林肯總統頒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所有反叛美利堅合眾國的州”的所有被奴役的人獲得自由。但是,《解放黑奴宣言》本身并不能終結美國的奴隸制,因為它僅適用于與聯邦軍作戰的11個邦聯州。要永久解放奴隸,必須通過憲法修正案廢除奴隸制。

美國奴隸制時期,大量黑奴被迫在種植園里勞動。
在國會討論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過程中,南北雙方的代表圍繞廢除還是維護奴隸制展開激烈的交鋒。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雖然最終廢除了奴隸制,但密蘇里州聯邦參議員約翰·布魯克斯·亨德森卻提出了“懲罰條款”,作為妥協方案。這一方案最后被采納。
“懲罰條款”是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第一款。該條款規定:奴隸制或強制勞役,除用以懲罰依法判刑的罪犯之外,不得在合眾國境內或受合眾國管轄之任何地方存在。由于該條款將禁止奴隸制和奴役的范圍規定為“用以懲罰依法判刑的罪犯”之外,為美國強迫“罪犯”勞役打開了方便之門。此后,南方各州又相繼通過了《黑人法典》(Black Codes)。《黑人法典》是僅適用于“黑人及黑人與白人所生的混血兒”的刑法。根據該法典,獲得自由的非裔人可以輕易被投入監獄,重新處于被奴役狀態。
《黑人法典》首先于1865年在南卡羅來納和密西西比等州通過并實施。該法律甚至把“閑蕩”“流浪”“舉止冒犯白人”“惡意行為”等列入犯罪。例如,阿拉巴馬州《黑人法典》規定,獲得自由的黑人、黑白混血兒或有色人種的混血兒禁止攜帶火器和手槍,違反者處以100美元罰款,同時規定廢除鞭刑,代之以“為國家服勞役”作為一種懲罰。它還把“黑人自由民和黑白混血兒”聚會作為一種犯罪。
《黑人法典》把大量因一些輕罪獲罪的非裔人投進監獄,這些囚犯最后變成州政府和私營企業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各州通過一種叫做“罪犯租賃”(convict leasing system)的方式,“租賃”犯人為他們工作。1871年,弗吉尼亞最高法院裁決,一個已定罪的人是“州的奴隸”。《華盛頓郵報》曾發文稱,“成千上萬的人,絕大多數是黑人,被租借給種植園主、私人擁有的火車調車場、煤礦、筑路部門,在鞭子下披星戴月地工作,常常是因為犯了偷竊或流浪等輕罪。許多囚犯死于這樣的環境”。從1866起到得克薩斯州廢除罪犯租賃的1912年止,該州有3500名囚犯死亡。
雖然在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通過后的第一年,國會通過了第一個民權法案《1866年民權法》(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866),廢除了《黑人法典》,但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漏洞”和《黑人法典》在美國的影響卻是長期和深遠的。美國監獄關押的大部分是非洲裔和少數族裔人,各州和私營企業仍依賴監犯為他們從事無償勞動或低報酬的勞動,并從中獲得巨大利潤。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監犯的時薪為0.25~0.75美元,遠遠低于當時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在佛羅里達、阿肯色和佐治亞州,從事“非工業”和私營工業工作的監犯沒有報酬。加利福尼亞州僅通過征集監犯做志愿消防員一項,每年就節省了1億美元的開支。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懲罰條款”為美國強迫監犯勞動的“現代奴隸制”提供了法律依據,是對美式“民主”和“人權”的一大嘲諷。
數十年來,美國民權運動人士一直在為改善囚禁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報酬不斷努力。1971年,紐約阿蒂卡監獄發生暴亂,監犯控制了監獄,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加入工會和獲得最低工資的權利。2018年,全美的監獄勞動者舉行罷工,抗議“現代奴隸制”。同年,科羅拉多州通過憲法修正案,宣布“在本州將沒有奴隸制和強制勞役”。俄勒岡州聯邦參議員杰夫擬提出廢除“懲罰條款”的修正案。2020年,在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通過155年后,美國國會民主黨議員提出了一個聯合決議案,要求從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中廢除“懲罰條款”。美國非洲裔和其他少數族裔要求廢除“懲罰條款”的呼聲日漸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