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英

英國脫歐后面臨尋求新的全球市場的需要。圖為輪船稀少的英國南安普敦港。
2022年10月8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討論規則制定及新成員加入等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CPTPP委員會(部長和高官級)第六次會議在新加坡舉行。新加坡擔任該委員會輪值主席。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在會議結束后的記者會上表示,正在討論關于英國加入CPTPP的申請。
外界對英國加入CPTPP的談判了解不多。實際上,英國為加入CPTPP做了很多工作。2021年2月英國正式提出加入申請,同年9月,CPTPP所有11個正式成員開始就英國是否符合規定進行審核。
CPTPP現有成員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和越南,該協定已在其中九個國家生效,文萊和智利尚未完成國內核準程序。
CPTPP現有成員均是亞太地區國家。在地理上,英國不屬于亞太地區,它是第一個申請加入CPTPP的非亞太地區國家。英國的加入將對世界經濟和全球經濟治理具有多重意味。英國是世界領先的最大經濟體之一,加入CPTPP是出于其在“脫歐”過程中和之后尋求新的全球市場的需要,也將為世界經濟秩序帶來重組,而且對于CPTPP本身、其他申請加入CPTPP的國家或經濟體,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改革等有著多方面的意味。
CPTPP表現出要把英國的加入作為以后其他國家加入的樣板工程的意向。顏金勇表示,由于英國是第一個有意加入CPTPP的(區域外)經濟體,必須要處理好,要制定正確的程序,以維持CPTPP的高標準和市場準入水平。他說,“我們討論了接受新成員一般應采取的方式,得出的結論是,英國談判結果將為接下來的申請鋪平道路,建立更穩健和順暢的程序”。其他國家加入該協定可能將不得不參照英國的加入模式。
CPTPP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發表的《聯合公報》在最后一部分就提及“提高擴大CPTPP的標準”的問題,提出意欲加入CPTPP的經濟體皆需通過嚴格的程序。
英國,以及隨后可能的其他國家的加入,或將有助于大大提升CPTPP在未來全球貿易治理中的分量。在全球經濟大變動的情況下,成立近30年的WTO的改革早已提上議事日程,卻一直步履蹣跚、前景不定。若WTO改革在未來一段時期繼續滯后,無法在世界經濟中發揮名副其實的作用,CPTPP則為參加的各方提供了急需的重要且有效的國際貿易制度。
實際上,世界上所有區域性貿易安排(RTAs),包括CPTPP,在其協定中都開宗明義地聲明將遵守或尊重WTO的規則。這不僅是對WTO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的肯定,也是為了推動其朝著有利于全球利益的目標進行改革。一個地位鞏固的、成員擴大了的、包括了諸如英國這樣的“最大經濟體之一”的CPTPP將繼續集體遵守WTO的規則,同時,將作為一個更加有力的集體來推動WTO改革,并為其提供方向和路徑。當然,如果WTO改革繼續裹足不前,CPTPP等區域的貿易安排有可能取而代之。
在與其他區域安排的對比、競爭、協調中,CPTPP可能進一步“勝出”,成為其他區域貿易安排或經濟安排“可望而不可及”的佼佼者。
目前,除CPTPP外,東盟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以及2022年9月已經開始正式談判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相互之間存在著交叉、重疊關系,這些區域安排之間的互動、競爭、協調將決定21世紀的世界經濟秩序。
CPTPP在數字貿易條款上先行了一步,該協定的第14章就是關于數字貿易的條款。不過,CPTPP的有關協定僅限于數字貿易,而不是整個數字經濟。CPTPP的有關規定為DEPA提供了重要基礎,也為WTO關于電子商務的聯合公告倡議提供了重要指導標準。
如果CPTPP的重量在英國加入的過程中和加入之后獲得鞏固和提升,美國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困境將更加凸顯。這里,筆者提出“美國的TPP困境”這一觀點。
眾所周知,在奧巴馬時期,美國是TPP談判的主要“領導國家”,但是,在特朗普時期美國卻退出了TPP。拜登上臺后就面對著是否回到TPP,即參加現在的CPTPP的問題。由于美國國內政治的頑固原因,拜登政府決定“不回”TPP。這是拜登政府以“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為旗號的內政和外交政策的一個突出例外。
拜登政府上臺以來,力推CPTPP的日本通過各種途徑,建議和促使拜登政府考慮重新加入CPTPP。其實,對美國來說回到CPTPP是上策,有望根本解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貿易困境。
在不回CPTPP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推出了替代性的、成員國范圍似乎更大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與其“印太戰略”(IPS)在區域經濟上配套。包括美國在內,2022年5月,先后有14個“印太”國家宣布組成IPEF,其中包括大多數CPTPP成員。
IPEF沒有當年的TPP“雷聲大”,更比TPP“雨點小”。該框架包括貿易和經濟兩大部分,具體分“四個支柱”。IPEF首先聲明自己不是像CPTPP那樣的區域自貿協定?!百Q易”部分是其第一大“支柱”。負責IPEF的也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和美國商務部,但是,IPEF卻心不在“貿易”。大多數參與IPEF的成員對此頗感失望。IEPF其他的三大“支柱”主要集中在數字經濟、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甚至稅收、反腐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關于IPEF,筆者總的觀察是,它確實是“四不像”,難以解決美國面對的區域貿易困境。在貿易問題上,它沒有也不可能替代、更遑論超越CPTPP。今天的美國已經不再尋求推動全球自由貿易。CPTPP本質上是自由貿易協定,與不是自貿易協定的IPEF不合。人們或許以為IPEF是以“經濟”為主,要“框架”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印太經濟”,實際上IPEF的“經濟”非?!安蝗妗?,根本比不上CPTPP,以及RCEP等正式的區域貿易協定。正因如此,印度在IPEF談判正式啟動的2022年9月宣布退出IPEF的“貿易”部分,只維持談判IPFE的“經濟”部分,讓拜登政府受到一個小小的挫折。
“脫歐”后的英國不得不面對現實,把目光投向CPTPP,而后者如此“高標準”地對待英國的加入,這些對中國等申請加入CPTPP的國家或者經濟體也是意味深長。2021年9月,中國已正式提交加入CPTPP的書面申請函。在全球化遭遇挫折的情況下,對英國和中國這樣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來說,加入CPTPP具有重要意義。然而,CPTPP似乎是“遠水”,難解“近渴”。CPTPP協定文本規定了新成員如何加入,而在實踐上,CPTPP以英國的加入來確立以后新成員加入的規矩,中國等國的申請即使被接受并啟動正式談判,也可能將面對更加復雜、嚴格、耗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