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改變與創新,圍繞“減負”和“提質”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道路??v觀小學英語教學,其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提質增效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這也就對于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雙減背景下,通過構建游戲化課堂,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下激發對英語知識學習的欲望,并且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的構建,對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落實“雙減”政策有很大的作用,值得小學英語教師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
作者簡介:任美華,南通市韜奮小學。
“雙減”政策旨在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的負擔。在這一政策背景下,教師也開始紛紛嘗試創新教學活動,助力“雙減”政策的落地。對于小學英語課程而言,采用游戲化課堂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將難以理解的英語知識轉化成為一個個生動的英語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游戲中享受英語知識,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英語應用的能力,還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鑒于此,本文從“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構建的必要性出發,結合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構建的原則,打破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通過游戲化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英語課堂的效率。
一、“雙減”背景下構建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的必要性
“雙減”政策提出之后,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但是也給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挑戰,原本能夠放在課后完成的一些學習任務,現在主要依靠課堂的教學來完成,這也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注重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還要強化英語的練習,不斷地創新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學生構架一個高效的英語課堂。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方法和認知能力上都極其有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所以,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分心、走神的情況,加上學生在小學階段剛剛接觸英語這門課程,一旦課堂上缺少教學效果,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降低,久而久之,其學習的進度就會跟不上教師的步伐。為了保證雙減背景下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課堂的構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進而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雙減”背景下構建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的原則
(一)因材施教——游戲化課堂構建要體現差異性
在構建游戲化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的指導。對于同一個游戲來說,可能其難易程度并不適合班級的所有學生,一些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可能會覺得游戲過于簡單;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往往會因為游戲過于困難而失去學習的興趣。為此,在進行游戲化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思考每一位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保證游戲的設計具有一個難易層次的體現,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保證每一位學生在游戲當中都可以有所收獲。
(二)有的放矢——游戲化課堂構建要具有目的性
游戲化課堂的構建,其本質是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具有好動、貪玩、容易分心等特點而創新的教學形式,最終的目的是輔助教學,而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玩游戲。為此,教師在構建游戲化課堂的過程中,要明確不同課程中開展不同游戲的目的性,圍繞課程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來進行設計,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進程中掌握英語知識,實現對詞匯、句式以及語法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教師要結合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小學生認知的游戲,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落實雙減政策。
(三)學以致用——游戲化課堂構建要具有實用性
教師在設計英語游戲的時候,還要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體現出人物情感的游戲,這種實用性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實現知識的功能運用,還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收獲知識的成就感,更加習慣英語這門學科。另外,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更加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而設計一些實用性的游戲還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四)豐富多彩——游戲化課堂構建要體現多樣性
小學生的好奇心本身就很強,如果長期運用一種游戲形式進行教學的話,就會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抵觸心理,游戲化教學的意義也就無法凸顯,雙減政策自然就難以落實。所以,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和新型的教學活動角度出發,多查閱文獻資料,多創新游戲教學,總結和分析一些優秀的游戲教學案例,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創新,以此來提升教學的質量。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巧妙地處理一些突發狀況,注意游戲的靈活性和多元化,進而有效地結合“雙減”背景來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的構建策略
下面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urs”的教學為例,闡述如何構建一個豐富多彩的英語游戲化課堂,達到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質量,落實“雙減”政策。
(一)課前熱身,開展互動游戲
在雙減的理念下構建游戲化課堂,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啟發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本身性格特點比較活潑,很難集中注意力,在課前的幾分鐘,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沉浸在下課的聊天和打鬧當中。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專注時間會維持在20分鐘左右,而我們的課堂時間大約為40分鐘,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課堂上學生只有一半的時間是集中注意力的,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專注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設計一個游戲,讓學生的思維和情緒迅速回到課堂上來。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可以設計拍手游戲,創造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來吸引學生。
比如,教師一邊拍手一邊說道:“Now, class, let's have a little game,show me your hands, please clap your hands , now, flow me and do it.”,這個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則會轉移到教師的手上,緊接著教師有節奏的說道:“Patty cake patty cake little hands clap, Patty cake patty cake just like that...”。在有節奏的拍手歌當中,孩子們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很好地進行課前的熱身環節,保證能夠隨時隨地的進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
(二)導入新課,運用啟發游戲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課前的導入環節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一個優質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迅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環境中去,這個時候,為學生創設趣味的游戲導入能夠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保證雙減課程這一目標的完成。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在新鮮趣味的基礎上,結合本節課所學習的重點內容來進行合理化的設計,保證游戲的難易程度適合班級的大多數學生,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鼓勵學生培養自信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
在上一個環節經過注意力的引導之后,筆者為學生設計了“歌曲猜猜猜”的游戲,來導入本節課的新知識,通過多媒體視頻為學生剪輯之前學習的一些英文歌曲,然后,教師和學生一同參與到這一個游戲當中。在學生熱火朝天的猜測當中,課堂的氛圍也到達了高潮,最后一首歌曲為Colour song,也是本節課的主題,在播放前奏的過程中,有部分的學生已經猜出了歌曲,紛紛舉手想要表現自己。在這一環節還可以采用搶答的形式,學生不用舉手,誰聽出來了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直到答對為止。由于最后一首歌之前沒有學習過,大部分的學生都很好奇這是什么歌,在個別的學生回答完畢之后,筆者又為學生播放了一遍,并且說出今天要學習的主題,這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記憶猶新,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英語文化知識,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提升。
(三)講授新知,創設探究游戲
想要實現減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就需要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基礎,在講授新知的環節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以及英語能力的提升。在導入環節之后,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主題,這時教師就可以開始正式的講授新課。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分為四個小節,第一小節的內容為“What colour can you see?”顏色的認識,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帶領學生來朗讀顏色單詞;第二小節的內容為“What other colours do you know?”顏色的引申,需要從學生發散思維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去嘗試說出其他的顏色,這一過程可以說英文,也可以說中文,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說出中文之后教師要對應的為學生拓展英文,保證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第三小節的內容為“What colour is it? It's ...”,主要是學習句型和掌握顏色詞匯,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為學生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吹著不同顏色的泡泡,教師指著屏幕上飄過的泡泡問:“What colour is it? It's red.”,讓學生跟隨教師的引導說出不同的顏色,這樣的互動形式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強化學生對于詞匯和句型的理解和運用;第四小節的內容為“Colours in daily life”學以致用,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生活當中還有哪些顏色,然后運用顏色卡片為學生展示,拓展英語知識。通過營造一個愉悅的游戲化氛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構建一個高效的英語課堂。
(四)鞏固知識,設計體驗游戲
在進行游戲化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要靈活的針對課程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興趣。為學生講授完基本的課程知識之后,教師需要通過游戲化課堂的構建來引導學生鞏固知識,在課堂上完成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為了保證班級的學生都可以積極地參與進來,我們可以開展一個轉盤游戲(在課前為學生準備游戲道具,將一個兩層的圓形轉盤,外側的圓形轉盤上平均分成八個不同的顏色,內側的圓形轉盤上平均分為四份,每一個區域畫著帽子、短袖、褲子和裙子,中間的指針是可以轉動的)。教材當中有一個變魔術的場景,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一場景來開展此項游戲,將班級的學生兩兩分為一組,一個扮演魔術師,一個扮演觀眾,通過轉轉盤的形式來進行游戲的問答,一位學生問衣服和顏色,另一位學生回答,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的能力。
(五)突出效果,增添闖關游戲
在雙減背景下,想要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那么就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課后的作業練習。為此,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闖關類型的游戲,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當中,以此來檢驗學生的課堂上知識的掌握情況。
本次闖關游戲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PPT,也可以制作手工卡片,將卡片貼在黑板上,設計一個想要回家的青蛙,經歷了一關又一關的困難,最終回家的游戲。游戲的第一關:綠綠的荷葉,這一關為學生呈現青蛙要回家路過的荷葉,每一個荷葉上都是不同顏色的單詞,青蛙需要跳過荷葉才可以繼續回家,教師可以通過點名的方式來進行這一游戲,選擇因材施教的理念,讓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基礎較強的學生回答一些復雜的問題,通過拼出單詞來完成闖關。游戲的第二關:搖晃的吊橋,由句子組成一個搖晃的吊橋,將本節課所學習的句型的單詞打亂,然后采用開小火車的形式,每一位學生只能夠說一個單詞,完整組出句子的隊伍則為闖關成功,就能夠把小青蛙送回家。在進行闖關游戲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采用舉手求助的方式,求助的對象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教師,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當然,在整個游戲當中,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獎勵,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加主動地去回答問題,掌握更多英語知識。
四、結語
“雙減”政策并不是在教學的質量上做減法,而是要注重課堂的效率和質量,讓學習重新回歸到校園當中。構建小學英語游戲化課堂,是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手段,游戲化課堂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習,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豐富學生的語言認知和英語體驗,在交流溝通、觀察探索當中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和認知的規律。教師在構建游戲化課堂的過程中,應該將教材當中的英語知識作為主線,以學生為核心,通過游戲這一載體來構建高效課堂,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來設計游戲內容,這樣才可以實現“減負”與“增質”并舉的教學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游戲當中快速提升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謝雅萍.寓學于趣,寓學于樂: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9(28):195.
[2]汪玲軍.探析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開展與應用[J].科幻畫報,2020(6):137.
[3]苗迎雪,喻夏玲.如何利用英語游戲教學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生命化質量[J].校園英語,2020(8):172.
[4]林莉.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探討[J].新課程,2021(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