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麗華
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是黨章和國家法律賦予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任務和職責,也是正風肅紀反腐的重要舉措,其目的不僅在于懲處違紀違法行為人,其深層次的意義更在于以治標促治本。對企業紀委來講,查辦案件既是治標的重要手段,又具備治本的重要功能,只有堅持標本兼治,不斷強化查辦案件治本功能,才能實現紀檢工作高質量發展,才能從源頭上有效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才能切實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近年來,國有企業紀委在強化以案促改、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能上進行了積極的嘗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筆者現結合工作實踐,從三個方面淺談企業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
國企紀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上級機關有關部署要求,結合企業實際積極進行探索實踐,將深化“以案促改”工作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具體抓手,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立足典型案件,深剖問題根源,強化警示教育,推進制度建設,堵塞監管漏洞,鞏固思想根基,不斷強化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同時,企業紀委牢牢把握個案質量“生命線”,定期對案件開展“回頭看”,剖析違紀原因,查找案發規律,發現共性問題,劃出紀律“底線”“紅線”。
通過對黨的十九大以來企業內部案件情況進行再次全面梳理、系統總結,結合信訪舉報及問題線索情況,從時間、空間兩個維度,精準研判企業各級黨組織政治生態,做到摸清底數,及時掌握“樹木”“森林”狀況,實施精準畫像。
對起底案件從案件類別、人員構成、違紀類型等方面進行分類統計、分析研判,既分析案件的共性,又把握個案的典型性,為有針對性開展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從黨的十九大以來企業紀委初核立案情況看,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形勢整體向好,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仍然禁而不絕,違反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問題及公檢法移送線索立案案件依然存在。
結合案件分析研判情況,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組織紀律問題等案件中分類選取典型案例進行“解剖麻雀”,從思想教育、制度流程、監督監管、體制機制、“兩個責任”落實等方面深挖被處分人員違紀違法深層次原因,在找準病根、對癥下藥的同時,進一步以案明紀、以案釋法,警醒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深刻認識到紀律規矩意識淡薄的巨大危害,時刻保持清醒警覺,遵守黨紀國法企規。
國企紀委深入挖掘案件資源,做實以案為鑒、以案促教,充分發揮反面典型的懲戒、警示和教育作用。
盯緊企業“關鍵少數”和關鍵業務領域,通過舉辦警示教育大會、警示教育現場會等方式,強化案例警示教育。如:召開由全體黨委班子成員、二級班子副職以上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參加的年度警示教育大會,組織與會人員集體觀看警示教育片,通過對貪腐案例的直觀、生動再現,以違紀違法人員墮落前后的鮮明對比、巨大反差形成有效警示、強力震懾;通過企業黨委主要領導深刻剖析貪腐案例反映出來的問題,突出強調以案為鑒、警鐘長鳴,從案例中獲得警示、從問題中吸取教訓,以此筑牢企業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及關鍵崗位人員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針對企業發生的重點領域典型案件,組織拍攝警示案例教育片,用身邊事教育警醒身邊人。如:本企業紀委對一名原領導班子成員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從其個人成長和腐敗墮落兩方面經歷著手,組織拍攝了警示案例教育片,從多維度立體呈現了其從先進標桿淪落為腐敗分子的全過程,具有較強的警示教育意義,為企業扎實推進警示教育工作提供了生動直觀的警示教材。警示案例教育片一經播出,使企業全體黨員干部“面對面”地接受了深刻教育,并從靈魂深處受到警醒和觸動。
通過加強案例通報和曝光、組織開展“警示案例大家談”“政策法規大講壇”等活動、運用網絡平臺“廉潔教育專欄”等載體,企業打出了常態化案例警示教育“組合拳”。如:本企業在組織開展的“警示案例大家談”活動中,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圍繞上級紀委編發的《黨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錄制的企業警示教育片等,靈活采取每課必談、每周一分享重點談、每月一案自由談等形式,對警示案例進行大學習大討論,全體黨員干部結合本職工作進行對照反思、撰寫心得體會,時刻做到心中有戒、警鐘長鳴,企業常態化的日常警示教育局面初步形成。
國企紀委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以案件為抓手,著力打通紀檢、巡察和業務主管部門之間的內外統籌協調雙循環通道,推動案件辦理與企業治理、建章立制融合貫通,促進監督治理綜合效能提升。
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內外協調、同向推進。如:企業紀委將黨的十九大以來內部案件分析研判成果,統籌運用到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巡察監督各項工作中,針對案件剖析發現的短板、弱項及漏洞,有的放矢強化監督執紀工作,推動責任單位認真整改、完善制度、高效治理、落實責任。同時,依托反腐敗工作協調小組平臺,建立紀委辦公室與巡察、審計、財務、企管等業務部門之間問題會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每半年召開協調小組工作會議共享案件分析研判成果,分析業務管控薄弱點和廉潔從業風險點,督促職能部門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制度流程,認真履行監督監管責任。
圍繞安全環保、產品營銷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和作風整頓,壓實監管責任,提升管控水平,防范系統風險。如:本企業針對產品營銷工作中存在的某產品外銷業務問題,在銷售領域開展專項整治,推動責任單位制定優化產品定價、調整業務流程等整改措施,并以此為契機,全面開展廉潔風險點排查,制定防控措施,專項整治取得良好效果;針對案件中反映出來的個別干部工作不實不細、不履責不盡責、不擔當不碰硬等作風問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生產經營假記錄假數據等專項整治,同步修訂《管理人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監督問責管理規定》,補充完善負面清單及問責標準,在專項整治期間,針對基層單位作風建設不扎實問題,兩級紀委及時約談相關黨員干部,推動作風持續向好。
針對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資金密集、資源富集、權力集中領域和關鍵人員權力運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及制度漏洞,通過下達紀律檢查建議書等形式,督促責任單位在整改問題的同時,健全制度流程、堵塞管理漏洞。如:本企業先后通過下達紀檢建議書,督促相關單位、相關部門完善《產品營銷管理規定》《庫存物資管理規定》等多項制度規范,有效彌補了制度短板和管理弱項,確保權力規范運行、黨內監督更好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確保達到發現一個問題、改正一類問題、規范一套流程、提升一個專業的效果。
面對正風肅紀反腐新形勢、新要求,強化查辦案件治本功能、樹立科學辦案理念是先導,依規依紀依法辦案是前提,強化監督保障落實是關鍵,提升辦案人員素質是保障。國有企業紀委應持續聚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不斷強化查辦案件治本功能,推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機制,不斷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和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