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良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昂卯媹F圓明月夜,中秋天色變春光?!痹谶@個色彩斑斕的季節,全國各地處處秋色醉人,中關村也迎來了收獲的時節。這片曾被譽為“中國硅谷”的熱土,在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征程上闊步向前。
百舸爭流中,大量科技創新企業脫穎而出。全球最大的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悟道2.0”、國內算力最強的寒武紀思元人工智能芯片等成果涌現,量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并已組織開展6G未來技術路線和潛在技術攻關,啟動6G太赫茲低噪放混頻芯片、太赫茲功放芯片等相關研究。同時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標桿,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關鍵工序裝備數控化率平均達到80%,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26%,福田康明斯、三一智造獲評世界“燈塔工廠”。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數據顯示,北京獨角獸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40家增至2021年的102家,穩居全國首位。2021年,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達2070億元,是2016年的2.3倍。2015年,北京每天增加科技企業數量為110家,到2021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270家。2021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8.44萬億元,占全國高新區總收入的1/6,是2008年示范區批復前的8.3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2.46萬家,是2008年的1.33倍;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8萬件,主導創制標準累計超過1.5萬項,國際標準605項。
中關村在創新變革中奮勇向前,緊緊圍繞國家最緊急、最緊迫的科研攻關需求,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探索,進一步釋放科研機構創新活力;推出“揭榜掛帥”、報備即批準、先使用后付費等多項政策支持企業創業,一批企業通過高新認證,享受各項優惠政策;印發《關于對科技創新企業給予全鏈條金融支持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加大企業金融服務力度……中關村不斷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征程上交出了一份生機勃勃的答卷。
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的中關村民營企業也取得耀眼成績。2022北京民營企業百強榜單發布,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是實力逐年增強,五年間,百強入圍指數共計提升18.99億元,整體營收規模增長約2倍;二是發展韌性持續顯現,今年民營企業百強資產總額為5.57萬億元,同比增長5.09%,連續5年保持增長態勢,凈資產總額同比增長5.81%,繳稅總額較2020年增加48.67億元,同比增長4.46%;三是“高精尖”格局得到不斷鞏固,將近四成企業屬于十大“高精尖”產業,營業收入總額約占百強企業“半壁江山”,近八成企業關鍵技術來源于自主研發。
科技與創新創業、科技與音樂、科技與運動、科技與人文進行更廣泛的融合,讓遠見卓識進行更大范圍傳播。9月6日,持續20多天的中關村軟件園“科技向北”系列活動在云端正式啟動。科技+文化雙核驅動,十余項活動相繼接力,將科技以多樣的姿態呈現在公眾面前,引領創新者的生活方式,點燃北京科技圈。
9月15日,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幕。本屆活動周以“創新增動能,創業促就業”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主會場設在安徽省合肥市,全面系統展示了全國創新創業的典型案例和取得的最新成果。北京“創新名片”閃耀全國雙創周: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云逛展”,在圍繞新業態拓展就業空間、新技術助力自立自強、新生態激發主體活力、新動能提升發展韌性等四個方面設置了線上展覽,一覽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最新成果和顯著成效??傆?70個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在云上展廳進行線上宣傳展示。北京市堅持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五子”之首,立足科技和人才優勢,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發展環境,充分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打造北京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名片”,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匯聚起奔騰向前的力量。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迎著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國張開雙臂與世界相擁,中關村也在科技創新的路上一路高歌,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播種夢想,收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