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2年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精品項目路演會成功舉行。本次路演會由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及北京基金小鎮主辦,北京飛鏢國際創新平臺、和義廣業創新平臺協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及昌平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共同指導。
通過線上會議方式,本次路演活動為來自海內外的7家創新創業團隊與80多位投資機構代表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對接平臺,旨在促進生物醫藥企業快速發展。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線上會議觀看達6000余人次。
2020年9月,北京市啟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為兩區建設的主要承載區,昌平區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自貿試驗區主陣地,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打造生命科學領域原始創新策源地。
生命園孵化器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一平表示,生命園公司在企業創業服務、項目孵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資源整合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自2016至2021年底,通過項目路演、企業家沙龍等活動,生命園公司已累計幫助40多家企業獲得融資30余億元,助力創新創業者快速成長,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中小企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力量。中小平臺運營管理部總監王海英表示,在鼓勵中小企業堅定信心、扎根北京的同時,中小平臺將盡最大努力加強精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完善配套政策,優化產業生態。
一直以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精品項目路演會在業界擁有良好口碑,參與該活動的項目皆為細分領域的佼佼者。此次,北京源景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果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徠科(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NewCo、N1 Life及北京瑞聯安科技有限公司等7個來自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研發等細分領域的優質團隊,依次登場展示自身實力及創新潛能。
路演會中,成績亮眼的各項目獲得了點評專家、與會投資機構代表的高度關注,紛紛就企業的市場表現、發展布局、前景展望等議題展開交流,雙方也就投融資意向進行了初步對接。同時,除了線上路演直播方式,主辦方還為各方建立微信群,方便企業和融投資機構進一步接洽溝通。
與會專家及多位業界資深人士表示,本次路演會不僅為投融資機構及創新創業的各方搭建了橋梁,促使企業融資有了更為精準、高效的通道,此舉也將進一步助力北京市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中小企業雙創升級。
中關村石景山園針對駐區獨角獸企業對空間、落戶等方面需求巨大的特點,將在針對獨角獸企業招商引資的政策、綜合配套及專業服務方面采取特別工作措施。一是完善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包括做大做強高成長型企業,重點關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孵化中小微企業;二是完善企業定制化服務機制:包括出臺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強化聚焦、精準提供服務;三是完善企業創新發展生態:包括資源聯動、優化產業環境,動態跟蹤、強化監測管理。
中關村石景山園相關人員介紹,石景山園聚焦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中關村“瞪羚”企業、國家及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精確鎖定具有爆發式成長潛力的企業,集中資源加大支持力度。如樂元素提出加大公租房匹配名額,小豬民宿提出協助辦理工作居住證等需求,將通過“一對一”專業化輔導和“靶向”服務持續推進問題解決,切實推進高成長企業發展。同時,定期研究獨角獸企業招引及發展情況,協調解決企業創新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統籌推進全區獨角獸企業落地、集聚、培育和發展工作。對納入獨角獸企業庫及培育庫的企業同步納入全區重點企業“服務包”。積極落實《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獨角獸企業服務行動工作方案》,建立市區兩級聯合服務機制。
近兩年,北京市獨角獸企業上市速度顯著提升,企業上市率21.5%,居全國第一。同時,北京獨角獸保持高速增長,新生代獨角獸正在快速崛起。石景山園將緊盯傳統賽道的延伸裂變或產業風口催生新賽道的風口,緊緊把握“互聯網+消費端”轉向“互聯網+產業”的趨勢,做強目前石景山區獨角獸企業分布的數字文娛、人工智能、旅游休閑、工業互聯網賽道領域,并向更多領域擴展,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9月21日,北京生物醫藥龍頭諾誠健華登陸科創板,這是今年全球資本市場內生物科技公司回歸A股的最大融資規模IPO項目,也是本市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成果。2021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營收為4760.5億元,同比增長116.7%。北京證監局數據也顯示,五年來“京籍”企業直接融資規模超5.9萬億元,IPO、再融資逾1.34萬億元。
在此前登陸港股后,諾誠健華成為今年首家從紅籌股回歸A股的生物科技公司。此次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股份數量超過2.6億股,發行價為11.03元/股。作為來自北京的一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公司,其自主研發的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成果——奧布替尼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用于相關淋巴瘤等適應癥,還有13款產品已在臨床試驗階段,多款產品處于臨床前階段,并與渤健和Incyte等國際巨頭分別達成多項合作。目前,諾誠健華北京抗腫瘤創新藥物生產基地已開工建設。
2021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全部企業營業收入為4760.5億元,同比增長116.7%。累計完成工業產值4153.9億元,同比增長1.62倍。去年,全市新增醫藥上市企業20家,達近三年最高,今年上半年又新增6家上市企業。醫藥健康產業已成為本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目前,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已牽頭制定了新一輪《北京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產業發展提質提速等方面持續發力。
同時,證券領域支持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作用也更加凸顯。記者從北京證監局方面獲悉,自注冊制改革以來,“京籍”科創企業集聚布局,北京證監局轄區已有超過70家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首發上市。五年來,“京籍”企業直接融資規模也在逐年攀升,總規模已超過5.9萬億元,IPO、再融資逾1.34萬億元,股權融資呈加快發展態勢,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
不僅如此,北京證監局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步伐也更加堅定。通過支持民營企業擴大直接融資,目前其轄區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260家,市值逾3.36萬億元,使得北京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較為完善的地區。
9月21日,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圍繞“打造現代食品營養谷”調研走訪食品企業。他指出,各食品企業是打造現代食品營養谷的實踐者和推動者,相關部門要搭建科技支持平臺,建立食品企業聯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政企攜手共同打造“現代食品營養谷”,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設。
唐海龍到北京西貝天然派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原麥山丘食品有限公司、紫興園(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圃美多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旺旺集團北京總廠察看企業研發生產經營情況,檢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并聽取企業發展需求。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唐海龍聽取企業負責人圍繞“打造現代食品營養谷”提出意見建議,與會同志交流發言。唐海龍對食品企業深耕平谷、助力平谷高質量發展表示感謝。他指出,各食品企業是打造現代食品營養谷的實踐者和推動者,相關部門要堅持親商、懂商、助商、成商,打造真正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讓平谷成為企業發展和創新創業的舞臺。
唐海龍強調,要搭建科技支持平臺。堅持企業出題、政府搭臺,組織社會資源,引入院士團隊、專家團隊等開展技術攻關,助力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讓百姓吃得營養、吃得放心,滿足人民群眾對食品營養、安全和健康的需求。要建立食品企業聯盟。堅持滿足企業共性發展和個性需求相結合,前端促進農產品標準化種養殖,后端帶動國際貿易、冷鏈物流等,實現企業抱團發展、互惠互利,進一步凸顯食品營養谷優勢。要推動產業協同發展。要將現代食品營養谷建設與農業現代化、世界休閑谷等領域串聯起來,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鼓勵企業把門店開在平谷,將優質產品投放到當地市場,讓更多人享受到本地高品質特色食品,增強產業鏈韌性,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做到“無需不擾、有求必應”,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生態。要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積極引進頭部頂尖食品企業,強化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現代食品營養谷”,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