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輝 張 昱 袁 奇 董祁晉 劉傳雄
馬來西亞登嘉樓開啟橋項目由2 座塔樓組成。其中,1A 大樓用于辦公,地上共43 層,建筑總高度為202 m;1B塔樓用作酒店,地上共35 層,建筑總高度為158 m。
為實現綜合商務功能,在兩座塔樓之間設置鋼結構高空連廊,相對標高為93 ~103.5 m。該連廊整體結構為空腹桁架結構,最大高度為10.5 m,最大寬度為9.6 m,跨度為35 m。上部和底部采用鋁塑板,兩側是玻璃幕墻,與塔樓間使用高強螺栓連接(圖1)。

圖1 鋼結構高空連廊立面圖(來源:網絡)
該工程項目的施工重難點包括以下4個方面。一是連廊使用的鋼構件體積和質量大,且距離地面較高,材料運輸和構件組裝難度大,使用塔式起重機無法一次吊裝完成,必須配合其他吊裝方式。二是鋼構件從地面吊裝至連廊施工平臺,整個提升高度較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即使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進行施工模擬,也不能完全確保吊裝過程順利[1]。三是該連廊結構內部分為兩層,上層是觀光層,下層是服務層,安裝過程中的對接口較多,增加了施工難度。四是鋼結構的受力計算和沉降觀測是重點,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和人員安全。
結合該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擬采用懸吊腳手架施工方案,總體設計如下。第一,在1A 與1B 塔樓之間配置1 臺塔式起重機,負責吊運施工材料。先完成塔樓的主體結構,完成后在與連廊結構對接的部位預埋穿墻螺栓,然后在塔樓外墻上搭設懸吊腳手架。第二,配置1臺履帶式起重機,輔助安裝鋼結構及開啟橋機械系統。第三,在連廊結構的下方設置1 個吊裝平臺。第四現場施工順序是引橋結構施工→安裝胎架→鋼結構拼裝→連廊整體提升。首先,引橋部分施工完成后,施工通道方能貫通;其次,將胎架安裝在吊裝平臺上,依次組裝連廊結構;最后,將提升平臺設在塔樓頂部,選擇合適的液壓裝置,整體優化連廊結構,達到預設高度后進行空中對接,再使用高強螺栓完成固定。
連廊外裝飾施工方案包括以下3 項。一是連廊外裝飾是本次施工項目的重難點,先搭設施工平臺,再經懸吊腳手架配合完成。其中,側面采用懸挑架,方便安裝玻璃幕墻,底部采用吊架,方便安裝鋁塑板。二是提升連廊鋼結構時,先在空中預設部位搭設懸挑架,當連廊鋼結構離地后再搭設底部吊架;連廊鋼結構提升至預設部位后,要和兩側塔樓上的外墻腳手架進行對接固定,進而開展外裝飾施工作業。三是連廊結構的內裝修、外裝飾作業穿插進行,外裝飾全部完成后拆除懸挑架和吊架。
采用懸吊腳手架施工方案的技術優勢如下。第一,搭設懸吊施工平臺,不僅方便屋面和內部結構的施工作業,還有助于安裝玻璃幕墻和鋁塑板,方便涂刷防火涂料,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鋼結構吊裝與開啟橋機械系統安裝,兩者可以同步進行,且連廊結構下方有充足的作業空間,有助于縮短工期。第二,通過合理的工藝組合,如“塔式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塔樓外墻腳手架+吊架+懸挑架”,既能解決鋼結構吊裝問題,又能減少機械設施及配套設施的投入,從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第三,懸吊腳手架能提供穩定的施工平臺,可保護高空作業人員的作業安全;鋼結構的大量使用,減少了砂石、混凝土的用量,有助于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更好地滿足文明施工要求。
從整個結構看來,懸挑架由“懸挑支撐+下支撐+型鋼橫梁”組成。搭設技術包括以下5 個要點。第一,連廊鋼結構與懸挑支撐的連接采用2 種方式:一是直接使用高強螺栓連接固定;二是焊接,焊點位于連接板上。第二,在支撐橫梁上方鋪設槽鋼,兩者采用點焊連接,焊點位于上翼緣板。第三,懸挑支撐的組裝和連廊結構的組裝同步完成,有利于提高人工與機械的利用率。第四,連廊結構的外立面呈弧形,根據外裝飾需求確定距離外墻的最小尺寸。如果距離外墻尺寸較大,將小橫桿向內延長,并在上部鋪設腳手板;利用懸挑架設置斜爬梯,作為連接上下的通道使用。第五,在整個懸挑架上方使用連墻件與鋼結構外挑構件連接,下部斜撐使用鋼管與小橫桿端頭扣件連接,方便幕墻施工作業。
卸料平臺搭設技術要點包括:一是在連廊結構端部組裝卸料平臺,便于裝修裝飾材料轉運;二是為提高卸料平臺的穩固性,使用加強斜支撐,并在支撐上鋪設鋼板與次梁,安裝鋼質護欄;三是卸料平臺處的懸挑架要預先設置斷開點并進行加固處理,避免后續施工中出現碰撞;四是連廊結構、內裝修和外裝飾施工時,根據要求打開外架,通過鋼絲繩卸去荷載,即可正常使用卸料平臺。
連廊鋼結構完成組裝后,使用液壓裝置整體提升,技術要點包括以下5 個方面。第一,采用四點起吊法,提升臂與鋼結構上下弦桿的連接板通過高強螺栓相連。第二,在大樓頂部設置提升平臺,并與預埋螺栓連接,保證提升平臺的穩定性。第三,連廊端部鋼結構的預裝段使用高強螺栓安裝在塔樓外墻上。第四,鋼結構和懸挑架均安裝完成后需進行質量驗收,檢查液壓設備性能是否完好,其他輔助設施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第五,提升操作采用逐級加載法,保證提升過程均勻、緩慢。當連廊與胎架脫離后,調整吊點并靜置12 h;若無異常情況,則繼續加載提升并靜置4 h。
連廊靜置檢查通過后,使用鋼絲繩將其固定在塔樓主體結構上。吊架搭設的技術要點包括:第一,嚴格控制吊桿的縱向間距,與鋁塑板的寬度保持一致;吊桿拆除后即可安裝鋁塑板,二者緊密施工。第二,吊桿范圍和間距均要滿足設計要求,確保不影響橫向水平桿拆除。第三,施工平臺凈高2 m,吊桿長2.5 m,施工過程中保證平臺不影響鋁塑板安裝及腳手架拆除;第四,吊環材質為圓鋼,直徑16 mm,連接在連廊鋼結構上,盡量減小吊環與吊桿的間距;第五,吊環從縱向鋼管內部穿出,端頭使用扣件鎖緊,吊桿上下使用雙扣件連接[2]。
水平桿具有縱向、橫向之分,吊架施工完成后先鋪設縱向水平桿,后鋪設橫向水平桿,技術要點如下。首先,鋪設縱向水平桿時,按照從兩邊向中間的順序逐跨、逐層進行鋪設。每1 根縱向水平桿與4 根吊桿相連,在最外側一跨的水平桿上搭建施工平臺,吊桿拆除后即可在此處安裝鋁塑板。其次,縱向水平桿鋪設完成后在其上方鋪設橫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位于兩側時應與4 根縱向水平桿連接,橫向水平桿位于中間時與兩側水平桿至少搭接1 個跨度。另外,在吊架、懸挑架間安裝斜爬梯,作為人員上下的通道。
高空對接的技術要點包括:一是先提升至設計標高,再使用液壓裝置精調,以滿足精準對接要求;二是鋼桁架中的H 型鋼、鋼管等桿件與塔樓預埋的高強螺栓通過法蘭或連接板進行連接;三是連接完成后,檢查連廊下部的主桁架是否固定牢靠,合格后將液壓裝置拆除,連接上部桿件;四是若鋼結構兩端與塔樓間存在空隙,則對空隙進行灌漿處理;五是吊架、懸挑架與塔樓外墻上的腳手架連成一個整體,促使施工平臺和通道貫通;六是以上作業完成后,在懸吊腳手架外圍設置踢腳板,外立面掛上安全網與索網,全面防護施工平臺,以保障下方施工人員的安全[3]。
塔樓外架和連廊懸挑架拆除后,原來的作業平臺轉變為卸料平臺,然后進行連廊頂面、內部結構以及玻璃幕墻的施工,全部完成后拆除卸料平臺。技術要點包括:首先,位于側面的腳手架及位于吊架橫向外側的平臺,拆除后應及時用橫向斜拉桿固定;其次,使用塔式起重機拆除懸挑鋼結構時,由專人進行指揮;最后,若施工時仍需要使用吊架,則應加高兩側護欄。
4.1.1 架體監測
懸吊腳手架搭設完成后需監測沉降變形量,主要內容有:一是架體安裝前測量支撐橫梁中間和兩側的標高,并記錄數據;二是搭設過程中,每日抽查支撐橫梁的標高,數量不少于3 個,并記錄數據;三是搭設完成后,每2 天測量1 次標高變化,分析沉降變形趨勢;四是支撐橫梁下降高度超過設計值的2/3 時,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報告并進行處理[4]。
4.1.2 技術交底
現場施工作業前,設計單位需與施工單位進行探討,做好技術交底,明確設計意圖、相關參數及關鍵工序、重要部位的施工注意事項。結合施工現場環境條件,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合理配置人、機、料等資源,確保施工人員嚴格按照圖紙施工,滿足規范標準要求。
4.1.3 聯合驗收
施工前,業主方、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建立聯合管理機制,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共同管理、聯合驗收。首先,鋼構件進場前,施工單位上報業主方和監理單位,復核鋼構件的數量與規格,并取樣進行性能檢測,合格后方能進場使用。其次,施工作業中,采用施工班組自查、項目部檢查、監理旁站以及取樣抽查等方式復核施工數據,確保和設計方案一致。最后,每項施工完成后,均要進行三方聯合驗收,確認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
4.2.1 設置索網
吊架的搭設和拆除均為高空作業,為保障作業人員安全應設置防護索網。索網所用的鋼絲繩,直徑為10 mm,安全網規格為10 cm×10 cm。鋼絲繩固定在塔樓外墻的預埋件上,為防止相鄰鋼絲繩下撓分離,相鄰安全網搭接寬度應不小于1.5 m,最低點的撓度不超過1 m。
4.2.2 搭設安全網
安全網搭設的工藝流程是作業面移交→焊接耳板→鋼絲繩下料加工→逐根懸掛鋼絲繩→樓面上分單元拼裝安全網→安全網就位→綁扎固定鋼絲繩→驗收。相鄰安全網在重力作用下會下垂,導致拼縫部位出現縫隙,因此規定相鄰搭接寬度應不小于1.5 m[5]。
4.2.3 安全監督檢查
施工過程中,安全監督檢查項目包括以下5 項。第一,針對危險性較高的施工方案進行編制論證,并檢查方案編制、審批以及論證等流程是否符合規范。第二,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要求證照齊全,實際操作者應與提交的名單一致。第三,定期檢查起重機、液壓裝置、電焊機以及測量設備等機械設備,確保性能正常。第四,加強高空作業管理,檢查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配置到位,如安全帽、安全繩、護欄、斜爬梯以及焊接平臺等,確保施工作業環境安全。第五,鋼結構焊接作業時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消除火災隱患。
文明施工、保護環境是現場施工管理的要點。本工程施工期間采取的環保措施有以下5 個。第一,由環境衛生管理部門負責整個施工過程的環保工作,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制度,加強控制建筑垃圾污染。第二,保持施工場地整潔,合理布局施工現場并進行分區管理,設置顯眼的標牌和警示牌。第三,對施工作業中可能存在影響公共設施的情況,應進行監測、預防和應對,有效保證公共設施免受損壞。第四,合理配置施工機械,以噪聲小、能耗低的環保型機械為主,將施工產生的噪音控制在允許值內。第五,嚴格控制施工作業時間,避免夜間施工;必須夜間施工時應提前告知周圍居民,并經上級部門批準。
鋼結構高空連廊在高層建筑中較為常見,本文結合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懸吊腳手架施工技術方法,總結了各項控制措施。結果表明,懸吊腳手架能為高空連廊提供安全可靠的施工平臺,具有工藝成熟、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質量可控等優點,可在類似工程項目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