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是農民農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農民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質保障。江蘇省各地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依托集體土地、物業資產、區位條件等資源稟賦,發展“資源發包型”“資產租賃型”等傳統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同時創新開拓新的渠道,走出具有江蘇特色的集體經濟增收之路。經過多年積累發展,全省村組集體資產規模超過4000億元,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200萬元,形成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新時期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須進一步完善新型集體經濟運營、管理、監督機制,推動全省新型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 突破要素制約 擴大先發優勢
★ 分類施策補短板拓寬增收路徑
★ 完善產權交易機制 盤“活”農村集體資產
★“十四五”,江蘇擘畫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