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家卉 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游戲是孩子們認識世界和學習知識的最主要方式,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趨勢。課程游戲化中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更適合幼兒,能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將圖畫、視頻、聲音等融為一體,能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實踐帶來的樂趣。在積極的體驗式課堂中,幼兒全身心投入,更好地踐行了教育教學目標。本文以小班主題活動“甜甜的糖果”為例,淺談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中,如何讓多媒體技術發揮最大作用,助推主題活動有效的開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成長的理念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家長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幼兒在園生活和學習狀態,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擁有共同的教育目標和一致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多媒體的存在為家校共育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在主題活動“甜甜的糖果”開展前期,教師通過騰訊會議、班級Q Q群、微信公眾號等,鼓勵家長了解課程游戲化對幼兒的意義,創造多元化的共育環境和方法,利用多媒體手段和家長進行溝通合作,調動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積極性。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教師通過視頻、相冊等形式實時分享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狀態,讓家長更多地了解到幼兒在課程游戲化中收獲的成長與快樂,在家園共育視野下助推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
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教師運用動畫、視頻、語音等多媒體技術輔助開展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在人機互動和參與式體驗中,享受課程游戲化帶來的樂趣。如語言領域教學活動《神奇糖果店》,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呈現繪本內容,通過希沃白板中的基礎功能,讓幼兒在與大屏的互動中、在立體的視聽環境下,沉浸在具體語言學習環境與語言想象空間之中,使其更加深刻地領悟語言活動內容,這對于培養幼兒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小班數學領域活動“不同形狀的糖果”的主要目標是豐富幼兒對圖形的認知。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會直接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圖片,帶幼兒認識三種圖形的名稱,然后列舉生活中符合這三種圖形的事物,最后讓孩子們尋找身邊符合這三種形狀的物品。整個活動的內容空洞匱乏,無法滿足孩子們更深層次的認知需求。而運用多媒體教育
技術,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與資料,教師通過希沃白板將生活資料真實地展現出來,讓幼兒能夠從生活經驗出發,在腦海中搜尋經驗,聯系到與圖形相關的東西,如吃的、穿的、住的等,從而加深幼兒對圖形的深層次理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引導提問、幼兒思考回答、結合游戲等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整個教學過程靈活自由,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在游戲中鞏固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知識,同時他們可以在一體機上將日常生活用品按照三種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這樣獲得的知識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牢固地留存,這樣的方式也激發了孩子的創新意識,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辨別能力、創新能力,還訓練了思維能力。
游戲活動中的評價環節尤為重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面臨的是虛擬與現實場景的轉換,還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的問題和狀況。此時,孩子們遇到問題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在游戲中的探索過程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通過視頻或圖片將孩子們的整個游戲過程記錄下來,鼓勵孩子們根據拍攝的視頻或照片進行游戲故事的復述,再對孩子們的游戲活動進行相對應的評價與反饋,這能幫助孩子們積累更多的游戲經驗。
“甜甜的糖果”主題活動開展中,當孩子們有了想要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糖果店的想法時,教師基于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幼兒提供糖果店的場景資料。在引導幼兒搭建糖果店游戲過程中,一位老師進行指導和觀察,另一位老師通過照相或者錄像來記錄幼兒活動的整個過程,最后再將孩子的游戲過程實錄上傳到電腦進行評價。每一位幼兒都能看到自己在游戲活動時的狀態,遇到了哪些問題以及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教師讓幼兒觀看記錄,能幫助幼兒梳理游戲、反思游戲、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實現教育目標,是當下幼兒教育非常有效的手段,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幼兒教育中,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愉悅、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對教師而言,在教學中靈活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直觀的傳授工具,能夠為幼兒教育注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未來的教育必須堅持兒童立場,從兒童健康成長的視角,發揮信息技術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