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青青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左店鎮中心幼兒園
兒歌教學是幼兒園語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豐富幼兒詞匯量的積累,還能夠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兒歌的語言風趣幽默,深受低齡幼兒的喜愛,同時也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當幼兒在念誦節奏明快、語句通俗的兒歌時,會流露出輕松愉悅的情感,這種情感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雖然兒歌在幼兒的語言領域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已有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在實際幼兒園兒歌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兒歌教學的發展并不是十分理想,兒歌的教育價值也沒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幼兒園教師對兒歌特點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兒歌教學簡單,就是單純的識字課程。她們的教學活動組織機械化,大多都是簡單導入,接著開始兒歌內容的講述,忽略了幼兒自己主動探究的過程,也忽視了兒歌的情境美、情感美和幼兒感受美的能力。這些問題都影響幼兒對兒歌學習的興趣,不能將兒歌的教育功能和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功能的價值發揮出來。
幼兒園部分教師都是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在舞蹈聲樂方面比較優秀,但是專業知識比較薄弱。她們對基礎理論和幼兒心理學的知識有所欠缺,幼兒出現的某些特殊情況不能及時科學地描述與解決。教師自身缺乏教學理論和心理學知識,沒有渠道主動學習和進修,也沒有完善自身教學水平的意識,不接受新鮮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水平提升得就比較慢。幼兒園應建立濃厚的知識學習氛圍,提高幼兒園教師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擇優質的教育者,通過學習和進修,提高自身知識水平。
幼兒期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兒歌可以幫助兒歌發展語言能力,激發幼兒的想象思維與空間創造能力。開展兒歌教學活動還可以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禮貌行為和常規習慣。學習兒歌可以幫助幼兒欣賞美、表現美,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1.發展語言能力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和關鍵期,這一時間幼兒對于外界的語言刺激十分敏感。幼兒園兒歌教學剛好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小班幼兒認識和經驗少,可能還有部分語言發育遲緩的幼兒。兒歌為幼兒提供了學習語言的環境,兒歌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匯。
2.發展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
幼兒在閱讀中接受美的熏陶與刺激,不斷地感受文學作品的音律美、節奏美,從而逐漸提高他們對美的感受力。教師引導幼兒不斷地去追求美的事物,建立健康的審美趣味。如兒歌落葉:“秋風,秋風,飛飛;落葉,落葉,追追,就像一群蝴蝶,張開翅膀追追。”翩翩飛舞的落葉,就像是一群可愛的蝴蝶在秋風中追逐。而且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有趣地運用兒歌的引導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圖畫內容。如兒歌《點點畫》運用了簡單的語言“伸出手指點點點,一點兩點三四點,點和點能連成線,點完西瓜點葵花”吸引幼兒注意,引導幼兒學習手指點畫。小班幼兒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其年齡階段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幼兒思維方式。運用語言的直接性與簡捷性可使美術教學更容易被幼兒接受,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美、理解美、欣賞美,進而創造性地表現美。
1.提供教師培訓機會
教師專業素質不夠,相關教育部門和幼兒園需要提供平臺給幼兒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首先,在教師成長的這條路上,教育部門更像是伯樂,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對教師進行更長遠的培養。在兒歌教學方面,教育部邀請教育專家定期舉辦兒歌教學講談和研討會,讓教師在兒歌學術活動進一步學習,接觸到兒歌教學的經驗價值,學習新的教學思想與方式,打破自身禁錮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其次,幼兒園也需組織培訓相關教學活動,給幼兒教師提供學習的渠道,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加強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可以組織地區幼兒園教師相互交流兒歌教學經驗,相互評價兒歌教學活動吸取經驗。
2.開展兒歌教研活動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不斷更新和發展中變得更加美好的。教師這個職業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教學指導的過程也是不斷探討與改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門起到組織作用,多次開展兒歌研討活動,為教師提供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機會。幼兒園教師起到自我監控的作用,秉著各盡其責、共同努力的初心,這樣教師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通過教研活動的相互學習與探討,豐富了幼兒園兒歌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與方法。教研活動的開展為幼兒教師提供了溝通的橋梁,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海納百川,不斷地吸收學習別人精彩的教學,并把它同化,結合自己的自身優勢轉化成為自己的寶貴財富,這樣方能發揮兒歌教研活動的價值。
1.豐富兒歌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是體現教師是否能夠組織好活動的重要環節,是與幼兒溝通的橋梁。教師教學方式的選擇,直接決定了課堂氣氛和活動價值。豐富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師再結合生動貼合的語言,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的內容,也直接決定了教學活動的質量。兒歌的種類形式多樣,教師在使用教學的過程中需根據兒歌的具體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階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兒歌在合適的教學方式中發揮最大價值。教師需要不斷地與幼兒磨合,尋找幼兒喜歡的事物,完善自身知識經驗,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幼兒進行興趣教學,讓幼兒喜歡自己的教學方式,喜歡兒歌。
2.明確兒歌教學活動的目標
兒歌具有歡快的旋律及節奏感,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在制定兒歌教育目標時需抓住兒歌的特點,確定好兒歌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幼兒快速學習領悟。每首兒歌都有自己的側重點,所以教師在制定兒歌教學活動的目標時,必須要以認知理解兒歌的特點為前提,把握兒歌在語言上、音樂上、主旨上的差異。每首兒歌都有主要思想,兒歌目標的制定也貼合體現這個中心思想。教師需要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更好地區分,讓這個活動更加有邏輯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
3.完善兒歌教學內容
幼兒園階段兒童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渴望,教師應正確引導幼兒創作兒歌,激發兒童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幼兒園小班兒歌教學活動內容的精彩與否,直接決定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也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否取得預期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兒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就十分關鍵,不僅要符合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要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兒歌教學內容既不可超過幼兒已有認知高度,又不能太過簡單讓幼兒失去探索和學習的興趣。幼兒園應該在兒歌教學材料的選擇上加以嚴格把關,教師盡力去搜集多個種類、各種內容的兒歌,幫助小班的幼兒了解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上的事物形成最初的認知。教師可在幼兒未知的生活方面對兒歌內容進行加工創編,這樣豐富了兒歌的來源,也幫助幼兒增長了知識經驗。幼兒成長環境與幼兒的性格年齡階段限制了兒歌的取材,所以教師可以在原有課本的基礎上,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兒歌種類與豐富的兒歌內容。
在兒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幼兒為主體,結合教師的主導性,了解幼兒的興趣需求,運用創新的有效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兒歌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