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鄧祥國 田春 何躍軍 鄧小非



【摘要】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在實施期間采取了 PDCA循環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進行全過程跟蹤控制,以提高工程實體質量,并獲得良好的經濟效應 O 文章以 PDCA的質量控制體系逐一分析各階段質量控制的重點及難點,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力求提高機場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管理水平 O
【關鍵詞】質量控制,PDCA循環,市政道路工程
【中圖分類號】 TU712.3【文獻標志碼】 A
本文依據質量控制理論及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相關理論作為基礎,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配套市政配套一標段(下簡稱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為實例,用 PDCA循環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將基于 PDCA循環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體系運用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配套市政配套一標段中,對于 PDCA循環的可行性及其可操作性,需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應用過程中加以證明[1]。
1工程概況
1.1工程建設內容
本標段設計內容包括:東西干道、北一路、小區道路二路、西四路、西六路、1#暗渠和6#暗渠。
(1)道路工程、對應范圍內的配套管網及附屬工程:道路紅線范圍內總面積約為13.7萬 m2,北一路一段道路長度1037.5 m,紅線寬度25 m,面積約為25937.5 m2;西六路長度794 m,紅線寬度25 m,面積約為19850 m2;東西干道一段長度1294 m,紅線寬度51.7 m,面積約為66899 m2;西四路長度450 m,紅線寬度25 m,面積約為11250 m2;小區道路二路長度304.5 m,紅線寬度12 m,面積約為3654 m2。
(2)隧道工程:東西干道下穿國際貨站隧道工程結構總長400 m,框架段長120 m,船槽段總長240 m,擋墻段總長40 m,面積約為21004 m2。
(3)綜合管廊工程:東西干道綜合管廊一段長度約為1244 m。
(4)暗渠工程:1#排水暗渠總長500 m;6#排水暗渠29.03 m。
1.2本工程質量控制的難點分析
本工程場區施工范圍大、場地開闊、多班組同時作業,交通組織難度大、臨時排水困難;整個工程體量大、工期緊、資源投入多、施工組織協調要求高,尤其本標段界面施工多、交叉節點多、隱蔽工程多,需要嚴密組織、精心安排,方能確保工程質量與工期,因而決定了其質量控制的復雜性和超高難度。在具體施工中,質量控制難度大(表1)。
2基于 PDCA循環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應用
基于 PDCA循環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體系,我們可以分析出,在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施工質量控制工作開展時,要分為幾步進行:
(1)根據合同文件設定工程質量總體目標與計劃。
(2)基于總目標和計劃控制項目準備工作的質量,并注意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尤其注意把控施工細節和工序的質量。
(3)驗收工程、評價工程質量。
(4)總結上述工作并形成一定的模板,基于現存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進入到下一個 PDCA循環。總之,通過上述過程使得工程質量不斷提升。
2.1 P體系
根據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合同文件,本項目質量目標為優秀。施工企業擁有市政道路工程一級資質,具有豐富的市政、公路工程的施工經驗,曾參與四川省成都市市政道路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在不同地質、復雜環境條件下建設施工過地下工程、橋梁、隧道、市政道路及跨越鐵路施工等,這些項目的施工經驗及各項關鍵施工技術應用對于本項目的實施,必將有效地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積極響應建設方的各項指令,落實各項施工組織方案和措施,發揮技術優勢和綜合管理優勢。施工企業將以實現項目的建設目標為己任,組建優勢資源集中的項目管理團隊,通過對人力、設備、材料等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工程安全、質量、進度和社會信譽的最佳成果。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以施工組織設計為先導,協調各方關系,合理組織生產,加強過程控制,實行創優目標管理,將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和"綠色工程",將這一工程打造為優良等級的工程。
基于目標確定這一前提,制定了優良等級這一質量水平的相關舉措[2]:
(1)制定獨立施工方案,同時對工程質量通病采取針對性較強的預防措施,此后依據相關可行性強的技術措施,來達到在同類工程中工程質量優秀水平這一目標,這是基于難度較大的分項工程的相關舉措。
(2)在施工環節,要確保工序、分項工程、分部工程、整個單位工程各個階段都要達到質量標準,基于這一目標,應采取措施:首先,提高各分項工程質量,其次,單獨整改未能達標的分項工程,直至其質量要求達到驗收標準為止。
(3)按照工程進展的實際情況來設立不同節點,即把整個工程分解成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按其發展次序設立關鍵時間節點,設立時間節點旨在確保工程如期完成,達到各個節點目標,從而保證整個工程的工期。
2.2 D體系
(1)基于各分項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單位工程需要達到優秀標準這一目標,首先要采取適應本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的質量標準,包括工序、工藝、分項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各個方面,同時要提高其操作標準。
(2)要加強質量把控,使得整個生產工程都處于受控過程之中。
依據道路施工圖紙,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來分析,現將整個道路項目分為3個分部工程:一是路基工程,二是基層工程,三是路面工程(表2)。
針對各個分項工程結合企業多年的經驗,針對整個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的部位,提前編制各項預防方案。項目實施中道路質量的控制始終貫穿項目的整個過程,質量控制中采取責任制(表3)。
2.3 C體系
檢查驗收作為質量控制工作的關鍵環節,旨在以質量檢查的方式發現其過程中的存在問題,并針對相關問題實施有效舉措,以此保證項目能夠達到目標要求,其目的在于查驗施工措施的實效性與現實效果[3]。
在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對已完的單位工程,成立專門的質量督導小組,首先,進行自檢與評定,自檢包括2個方面,一是設計圖紙自檢,二是根據質量標準自檢;其次,對自檢結果進行評定,自檢結果呈現的具體問題:
(1)路基超厚填土。
(2)水穩基層平整度差、松散、裂縫。
(3)瀝青面層龜裂、不規則裂縫、松散、車轍、橫裂和縱裂。
(4)人行道基層混凝土截面尺寸偏差。
2.4 A體系
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基于質量督導小組的監督管理,將實際效果與目標預期加以對比,通過對比分析的方式發現了現存問題,避免了質量問題的發生,對此采取相關整改舉措,旨在使得工程質量始終處于監控狀態之中,在工程完工后形成相關的可借鑒技術經驗并以文件方式留存。
針對在 A階段發現問題的環節,各自獨立進入 PDCA循環,同時運用 PDCA循環實現質量達標的目標。以上述問題中 A階段的人行道基層混凝土為例。
2.4.1 P階段
現場施工人員基于現場運用相關工具進行實測實量,同時整理分析相關數據,使人行道基層混凝土不合格率減低至7%(表4、表5、圖1)。
分析圖1可知,A類影響因素(累計頻率0%~80%)為坐標點位和截面尺寸,B類影響因素(累計頻率80%~95%)為標高,C類影響因素(累計頻率95%~100%)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平面水平度。觀察分析上圖數據,可以得出下一步的重點應聚焦于解決.類質量問題這一關鍵要素上。
基于此,質量督導小組人員紛紛建言獻策,采取多方建議與意見,包括現場工人、班組長、質檢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等,綜合分析得出,多數觀點認為人行道基層李凝土的坐標點位的偏差對視覺影響不明顯。用全站儀現場測量結果與圖紙的差別在1 cm以內,小于 CJ1 A2660《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要求的坐標點位不大于2 cm的標準,即在施工誤差允許范圍內,對人行道的使用和外觀影響并不大。如果坐標點位在允許范圍的誤差而返工,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混,因此對影響人行道質量的關鍵因素(人、材料、方法和環境)重點分析截面尺寸偏差造成的原因(圖2)。
針對圖2中的因果進行分析,主要對找出末端因果用"√、/"的形式進行了要因確認(表1)。
分析上表數據,可以發現,人行道截面尺寸不合格的問題可集中為2方面,一是模板尺寸不合格,二是技術檢查不到位。針對上述問題,質量督導小組分析其成因,同時討論制定了措施(表7)。
2.4.2 D階段.
質量督導小組根據上述現實情況、原因分析以及對策措施等[4] ,在工程施工中進行了一系列監督施工活動(圖3)。
2.4.3 C 階段和A階段
質量督導小組基于現場進行實測實量,同時整理分析相關數據,其目的在于使得人行道基層混凝土合格率能夠達到93%這一要求(表8)。
以上數據顯示,通過PDCA循環,人行道基層混凝土合格率達到97% ,達到了質量控制目標。
3結束語
本文基于PDCA循環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在機場市政配套一標段的實際應用,并以道路分部分項工程(人行道基層混凝土)為例,在開展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時,要分為幾步進行。
(1)根據合同文件設定工程質量總體目標與計劃。
(2)基于總目標和計劃控制項目準備工作的質量,并注意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尤其注意把控施工細節和工序的質量。
(3)驗收工程、評價工程質量。
(4)總結上述工作并形成一定的模板,基于現存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進入到下一個 PDCA循環。總之,通過上述過程使得工程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孫美芳,顏兵文,喻燕.督導制下 PDCA循環結合在園林工程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J].綠色科技,2016(21):3.
[2]曾愛嬌.PDCA循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4):174.
[3]李春杰.淺議 PDCA循環方法和統計分析方法在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制造業自動化,2014(16):94.
[4]姜騰.淺談 PDCA循環在鐵路工程項目管理中應用[J].江西建材,2016(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