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控·陌上園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澤宇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88)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載體。自2001 年起,江西省就開始組織實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起步較早。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序實施,江西省立足資源和產業優勢,目前已創建4 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91 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55個省級田園綜合體,認定了43 個美麗休閑鄉村,帶動了區域內農民增收。工控·陌上園是江西省現代農業園區中發展勢頭較好的一個典型案例。
2.1.1 背靠國企,實力雄厚。工控·陌上園是由南昌工業控股集團旗下的平臺公司——南昌金泰國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南昌工創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南昌市重點田園綜合體項目,有較為雄厚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實力作為 支撐。
2.1.2 順應政策,振興鄉村。園區建設順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要點,把產業發展放在首位。項目一期占地81.605 hm,總投資約5.09 億元,致力于帶領當地“小而全、小而散”的傳統農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的新型農業經營方式轉型,打造全國新型農業示范園區、江西省農業服務示范平臺。
2.1.3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工控·陌上園位于南昌市東郊塘南鎮,東鄰涇口鄉,南接幽蘭鎮,西靠高新區麻丘鎮,北連五星農場。塘南鎮北有杭長高速,西與福銀高速相鄰,省道昌萬公路貫穿東西,將塘南鎮融入了南昌市半小時經濟圈,向西可直達南昌市區,向東通往塘南鎮中心(位于南昌市地鐵一號線向東延伸段),交通方便快捷。
2.1.4 地方特色明顯,文脈資源豐富。塘南鎮水土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園區進行規劃建設時,以“現代高科技農業”為本,保留鄉村風貌,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在園區活動中融入農耕文化和民俗特色。同時,園區重點打造了3.33 hm單體歐洲文洛式智能大棚、建設3.33 hm國產智能玻璃溫室大棚等高科技農業項目,3.33 hm江南型日光溫室、 8.87 hm采摘果林和觀賞果林等生態體驗項目,建設13.33 hm太空蓮36 號種植基地、花卉種植區、陽光草坪、房車營地和水上高爾夫等田園休閑項目;打造了集科研創新、產業孵化、農業博覽、農業培訓、農業大數據平臺、冷鏈倉儲物流、餐飲和住宿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綜合體。
2.1.5 專業物管,保障運營。在園區物管方面,工控·陌上園同新力物業達成合作,由新力物業全程照管園區,服務于商家和游客。新力物業作為江西省物業管理標桿企業,是國內新銳的全產業鏈·產城綜合服務商,依托港股上市企業新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優勢品牌資源和強力支持,以高起點平臺、高品質服務、高質量發展、高規模增長和高盈利能力,歷時7 a 創新綜合發展,成為江西省物業管理行業的龍頭企業。工控·陌上園選擇新力物業,既保證了園區物業管理的高品質、專業化,又提高了經營效率,同時有助于培養園區自身的物管人才。
2.2.1 依靠科技創新打造智慧農業園區。工控·陌上園以現代農業技術、信息技術等支持園區發展設施農業,通過歐洲進口玻璃溫室大棚、國產玻璃溫室大棚、組培中心、無塵化種植工廠和雙創中心等單元,搭建以科技博覽、科創研發、智能農業、數據云平臺和成果轉化等核心功能為主導的科創智谷板塊。例如,園區建設有引自我國蔬菜之鄉——壽光市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引進了無土栽培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不但可有效防止土壤連作病害及土壤鹽分積累造成的生理障礙,而且省水、省肥、省工、精準和高產。大棚內連接物聯網系統,可實時監測棚內氣溫度、濕度等數據,并據此及時啟動相應管理系統,調整至最佳環境參數。棚內種植有櫻桃番茄、金童玉女小黃瓜、脆梨甜瓜、白雪公主草莓和紅黃橙三色“甜椒”等蔬果,讓游客四季都能體驗采摘的樂趣,也為周邊高校提供科普研學 基地。
園區通過Zigbee 技術、GPS/GIS 車輛監控系統和精細化倉儲管理系統、運輸計劃執行管理系統和訂單協同系統,形成農產品配送、銷售體系。結合農業大數據、金融創享服務、農資一站式服務,形成“產業本身+產業應用+產業服務”的產業集群,驅動農業全產業鏈價值提升。
2.2.2 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實現農旅結合。園區圍繞“一核四區”空間規劃布局,打造了科技農谷體驗區、閑田園觀賞區、生態景觀垂釣區、親子互動拓展區四大觀光游玩區域,且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保留鄉村風貌,最大限度地保護當地自然水系,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秀美鄉村。
為呈現“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景象,工控·陌上園引進特色品種太空蓮36 號,種植面積達12.00 hm。除了觀賞價值,太空蓮36 號也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太空蓮36 號全身是寶,長勢強,花果期、采摘期長,結實率高,蓮蓬數多、個大。夏季荷花連綿開放,為游客帶來絕佳觀賞體驗。同時,園區內設有研學科普花田、12 000 m五星級房車營地社區等,結合農業觀光、農業采摘、農事體驗等活動,服務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人群,加快推動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2.2.3 發展綠色農業,實現農業提質增效。園區內所有作物,設施蔬菜生長過程中的溫度、光照、水分、空氣及營養液均按標準嚴格把控,采取冬季輪種食用菌方式進行改土培肥,統一使用有機肥料和有機農藥防治病蟲草害,均使用組培脫毒苗,避免土壤重金屬超標及污染。
園區引進第三方食品檢測中心,對種植采摘的蔬菜及水果進行農藥、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檢測,以“不達標、不出園”的標準保障食品安全,守護百姓的“綠色餐桌”。
2.2.4 建立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實現興農富農。工控·陌上園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業發展、食品安全提供了全方位解決方案,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園區帶動了周邊區域發展與農民致富,提高了村民尤其是貧困戶的經濟收入,實現了精準扶貧。目前,園區已解決周邊近200 人的就業問題,其中包含7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未來,工控·陌上園計劃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果蔬種植超2 000.00 hm,帶動區域年總增收8 000 萬元,為當地農民提供2 000 余個就業崗位。
2.2.5 優化組織架構,實現科學高效管理。組織機構是支撐企業生產、研發、經營及其他各項活動的運籌體系,是企業的“骨骼”系統。工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有員工30 余人,為實現公司發展總目標,合理配置企業管理要素,形成相對穩定的、科學的管理體系,將所有員工劃分為九大部門,分別為工程部、工會、銷售部、企劃部、運營管理部、綜合辦公室、投融部、財務部和生產部。九大部門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組織架構,各級組織協同發展,最大限度地釋放企業能量,發揮協同效應,達到“1+1 >2”的合理運營 狀態。
盡管這幾年我國政府對農業產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重點示范園區可享受多種農業獎補政策,但是財政力量畢竟有限,尤其是縣鄉財政緊張,用于扶持農業科技創新的專項資金較少。然而,農業園區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的工程,不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高新項目的引進,都需要大量資金,僅靠政府財政扶持和企業自籌資金,難以維系園區后續建設。加之農業項目投資成本高、周期長、收益慢、利潤率較低等,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農業貸款方面的審批更為嚴謹。此外,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等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農業項目前景和利潤的不明確導致社會民間資本一直處于觀望狀態。因此,自籌資金困難、相關配套資金到位慢、后期融資難等問題都制約了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南昌縣的31 家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中,2/3 以上是綜合性示范園。這些綜合性示范園內產業分布均衡,都是既有果蔬種植又有水禽養殖,覆蓋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等鄉村產業項目,項目大同小異,缺乏優勢特色產業和有競爭力的品牌產品。這種情況導致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工控·陌上園通過引進單體歐洲文洛式智能玻璃大棚、與奧地利CKM 工業集團合作、邀請國外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等方式,以現代農業技術、信息技術等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然而,園區用于科技創新的專項資金少,加之缺乏高層次的農業科技人才,致使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成果少,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制約了園區高質量發展。
自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江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例如,2021 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江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提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訂農業產業規劃,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蔬菜、果業、茶業、水產、畜禽、中藥材、油茶、花卉苗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推動富硒農業、林下經濟發展,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對如何解決產業同質化問題進行了明確。再如,2021 年上半年江西省出臺的《2021 年銀行保險業普惠金融行動方案》,提出涉農信貸持續增長等目標,引導金融支農投入,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產業要發展,政策是保障。特別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只有政策保障到位,產業發展才能“不掉線”。要想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就要用足用活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各類政策,為產業扶貧按下“快進鍵”。
確保農業技術的先進性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工控·陌上園以科創興農為運營核心,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生產設備和種植、加工技術,以及邀請國外專家現場指導等方式,顯著提升了園區科技支撐能力。農業科技園區應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優化創新環境,開展重點領域原始創新、技術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農業科技園區可與相關機構聯合成立實驗室、研發中心、實驗基地等,加快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聚焦關鍵技術需求和市場潛在需求,讓更多成果走向市場,實現技術創新與市場高效對接和供需平衡。
品牌強農是優化農業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的有效路徑。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走精致化、品牌化發展道路迫在眉睫。
開展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行動,打造優質農產品基地,不僅可以提高農業園區知名度,而且可以促進園區產品銷售。農業園區可以通過建設綜合展示區等方式,向大眾全方位展示先進的技術和整體規劃布局,展示集檢測、研發、物流、冷鏈倉儲和包裝等于一體的智慧農業體系,全面展示推介農業品牌形象。同時,積極探索農業對外合作交流模式,讓江西省生態農業品牌“走出去”。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農業發展形成的新業態,已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新亮點。工控·陌上園所在的塘南鎮張溪村,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進行園區規劃建設時,設計人員充分利用了當地氣候特征和資源特點,打造8.87 hm采摘果林與19 座江南棚型日光溫室,種植水果品種多樣、高產高質。在園區科普花田中,根據季節播種不同的花卉,如秋季交叉種植百日菊和孔雀草。播種時,利用無人機精確定位描繪花海路線,智能定制花海造型,做到不同區域種植不同品種。因此,無論哪個季節來到陌上園,游客都能欣賞到不同的花卉景觀。工控·陌上園也因此成為南昌市及其周邊地區游客周末短期旅游、課外教育、寫生創作和婚紗攝影的特色基地。園區引進溫室大棚種植技術不僅帶動了周邊農業的創新發展,而且讓游客近距離地了解到了農業發展情況。同時,為了更貼近游客需求,科技農谷體驗區增設了菜園認領的趣味項目。從一鍵認領到餐桌體驗,園區提供了全托管式種植管理模式,讓用戶參與種植的同時,保證食品安全。
塘南鎮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江南古鎮,鄉土文化氣息濃厚,農耕文化和民俗活動多姿多彩。賀郎歌在塘南已有700 多年的歷史,由鄱陽湖漁歌演化而來,是舉辦婚慶禮儀、洞房花燭之夜必備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于2014 年被評為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控·陌上園結合塘南傳統文化資源,將賀郎歌的“戲臺”搬進了園區,打造了特色研學教育平臺,也給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實現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外在”價值的提升和“溢出”效應的增強。今后,園區可繼續在此方面加大發展力度。
鄉村振興需要生力軍。除了要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引進農業高科技人才,建立擁有先進理念和先進農業專業知識、致力于農村發展建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人才隊伍以外,還應重視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主體地位,讓新型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中流砥柱。
留守婦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為解決張溪村留守婦女就業難問題,園區同張溪村成立的鼎沃勞務公司建立勞務派遣關系,由園區負責村民培訓、支付工資,同時按照就業人員每月收入的6%支付給勞務公司作為管理費,既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就業率和經濟收入,使村集體年增收超10 萬元,又解決了企業用工難問題。下一步,園區可以拓寬培訓渠道,如依托職業技術學校、縣委黨校、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等,開設農業特色課程,鼓勵農民“對什么感興趣,就學什么”,做到“農民缺什么,就教什么”,培育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致富的新型職業農民。與此同時,通過“公司+農戶+基地”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由園區建好大棚、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村民采取租賃方式種植指定產品,然后園區回購產品,推動農民加入產業鏈環節,為農民致富提供新動能,實現農業產業提檔升級。